我们曾共同走过,2018流行语说明了什么?
2018-12-06 17:30:05
来源:星星生活

转眼2018即将进入尾声,各种对2018总结性质的TOP10扑面而来。前不久,《咬文嚼字》发布2018十大流行语: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立刻引起关注——

网络时代的流行语,可能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也可能成为记录历史铭刻在时代中的鲜明印记。但无论如何,作为语言文字的一部分,他们是我们回放这一年点点滴滴中最好的注脚,如同一块三棱镜,折射出这个时代的色彩——多元、理性和融合。

多元的不仅是这个世界,更是我们的视野。纵览这十个简单的词语,维度跨越的非常广阔。从国际政治到国内时事,从大政方针到热点事件,从娱乐新闻到生活状态,“流行”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大众的视野不是挡风玻璃前的一块,而是360度全景无死角。

生在多元化的时代里,时代在背后推着我们往窗外望去,所有人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外面的世界,自我封闭死路一条,而看出去时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命运共同体”能够成为一种流行,可以说是大家对这种态度的认同,面对多元的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既是方案,也是态度。

再比如身边的“佛系”“杠精”,多元化的社会中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多元化的社会里也避免不了价值的碰撞。流行的背后是一次次讨论和思考,不光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也让我们的思想更深邃,灵魂更加有趣。

理性的不仅是我们的头脑,更是整个网络。“流行”更迭是一种必然,而那些被取代的流行你还记得吗?“X丝”“撕X”“X格”……不知不觉中,这样的词语慢慢淡出了聊天界面,退出了朋友圈。“流行”的光环褪去,粗鄙之处显得特别刺眼。就像小时候的QQ签名,每看到一次都要尴尬一次。

粗俗的词语逐渐离场,也并非仅仅因为“流行”如日月交替季节变换,语言是社会的一部分,语言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明进步,消失了的那些“流行词”丧失了生命,背后是早已默默生根发芽“向上”的力量。

这力量是向往幸福生活的力量,是理性的力量。与其说是社会“自净”掉了语言的糟粕,不如说是网络中的所有人都在不断的学习成长。网络能够延伸到生活,生活中的规则和荣耻自然也能影响着网络。

还记得曾经的“躲猫猫”“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钓鱼”吗?面对一个个引起热议的公众事件,“火”起来的词是质疑、嘲讽。2018的热词里不乏热点事件,而“火”起来的词,是从高铁霸座、重庆公交坠江中集体反思出的“巨婴”,是在上海民警对违法妇女执法中,大家一致赞赏的“教科书式”。

突发公共事件中,有官方的及时应对、回应民意,大家也在规则中成长反思,日趋理性。共同的进步,让我们共同的网络天空变得更加清朗,让2018的流行词变得更加走心。

融合的不仅仅是文化,还有隔阂。曾经“官宣”和“网文”是两套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似乎确认过眼神,相互都不是对的人。而在2018,事情发生着变化——

在美国大行单边主义政策的背景下,2018年“退群”被赋予新的含义。在互联网上网民用“退群”形象地调侃这一现象,“网言网语”变成了“官方用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面对全世界媒体记者时都在使用“退群”这个词。两套语言体系交融的背后是对网络语言智慧的高度认同。

“官宣”一词在2018年,意想不到地成为“官媒”和网民互动的桥梁。“官宣”不再面目可憎,不再和“网文”泾渭分明,“官媒”们一阵“官宣”把这个词送上了十大流行词的“宝座”。这个词的流行,预示着隔阂在逐渐消失,政府和网民的表达方式在相互靠近,情感在相互融合。于是“高大上”的“放管服”也可以化身为“店小二”成为今年的流行语。

2018十大流行语,十个词,十个色彩斑斓的注脚,让历史铭记这一年,我们曾共同走过。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