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精华卷:我在“印度王国”的日子
2018-12-22 17:12:5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红叶 发自美国加州)在硅谷这个世界高科技云集的圣地,最常见的少数族裔面孔是华人和印度人。他们以勤奋好学,精明能干,逐渐成为了很多公司里的两大主力军。这其中,中国人更多的是以内敛和不善往上爬的性格,成为默默苦干的一族,而印度人却本着他们的语言优势,以及嗜好驾驭的秉性,成为更张扬以及不甘落后的一族,有能力的干脆就自己开个小公司当老板。读过一篇文章,声称硅谷即将成为印度谷,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也不能说不现实。

在我这么多年的打工生涯里,或多或少,都会与印度人共事,如果说,那些蜻蜓点水式的相处,令我对印度这个族裔有了肤浅的了解,那么,我这几年在“印度王国”的职场生涯,则让我对它的人文习俗有了更深度,乃至某些颠覆性的认知。

一、不经意间闯进“印度王国”

虽然,在我的职场生涯里,曾有过印度人的顶头上司,也有过印度人的同事,但却从没想过要在一个印度人开的公司里谋职,然而,命运之神却让我在无意间闯进了一个“印度王国”,并且一干就是五年。

2011年底,由于原来就职那家生化公司的业绩不佳,经费削减,把我们整个化学部门一刀切,那是我经历过的第一次职场被“擂”。那段暂时休假在家的日子,可谓是我踏入职场以来最休闲的时光。领着政府发放的失业金,在家过着自由散漫的日子,除了做好一个全职主妇之外,还笔耕了不少的文字,那时候,真希望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

然而,有一天我接到了一个印度口音的电话,说是在网上看到我的履历,想与我聊聊,当时我对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职介经纪,因为在硅谷,印度人几乎垄断了这个行业。当时还没有很强烈的渴望要重回职场的我,很随意淡定地与他谈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专业背景等例行公事的问题,这位印度人谈吐也很轻松随和,还不乏幽默,谈话在双方都愉快满意中结束。之后,我没把这事还有连名字都没记住的印度“中介”放在心上,只因当时的我,真的没太在乎这份工作。

过了几天,印度人又给我打来电话,约我到某公司面试,公司离家不算太远,我欣然答应,那时,我才意识到,印度人并非一名“中介”经纪,而是那个邀请我去面试的公司职员。

依约面试,我被带进一个不大却很整洁的会议室,里面两个人一位是高个子的白人女士,被介绍说是公司的VP,另一位就是与我在电话里交谈过的印度人,笑意盈盈的脸上透着睿智,见到我,很恭敬地递给我一张名片,我一声谢谢后就放进了随手的文件夹里,心里嘀咕着,这位也许是未来的部门上司或技术主管之类的吧。

面试在出乎我意料的轻松气氛里进行着,或者说,这是我遇到过的最不拘谨的应聘面试了,印度人问了我几个技术方面的问题后,话题就偏离了,竟然转向了生活,家庭,人生……“你业余生活都做些什么?”“你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我准备好应对的技术问题还没真正的用武之地呢,却让我去回答这些人生答卷,我这是在应聘化学工作吗?

不过,印度人的风趣幽默,谈吐中透出的智慧,令到毫无思想准备的我也不至于太尴尬,反而,在轻松随和的气氛里慢慢进入状态。本该拘谨严肃的应聘面试,慢慢转变成无拘无束的侃侃而谈,而坐在旁边的女VP,反而成了一位默默的听众,时而投来一丝微笑或一两句的搭腔。

面试回家后,取出那张名片,看了一眼一阵惊讶,原来这位名字叫M的印度人,是这个公司的CEO加总裁,是主宰这个公司的大老板。我想如果当时认真地看一下名片,在面试时还会那样轻松淡定吗?我与他的调侃,还会那样出口随意,真诚袒露吗?虽然谈不上紧张,但至少会带上那么一点敬畏吧?也许,正是这份“无知者无畏”的心境,让我那段不加修饰的真诚交谈带给M老板的第一印象。他日后对我说,“我喜欢你的个性。”

没两天,我又接到M老板的电话,电话里给了我聘任通知,谈了薪水,工作性质等等细节问题。带着几分对悠闲时光的不舍,又开始了日复一日链条般的忙碌,而这一转就是五年的链条,成了我职场生涯里最“魔鬼式”的历练,也给我留下了一段咖喱般芳香却又辛辣的岁月……

二、在历练中收获人生

我应聘的这家公司,是硅谷里一家环保测试公司,不大,也就二十多人,业务就是为客户检测水质,土壤里的微量毒性物质。

第一天上班,走进整齐排放着分析仪器的实验室,几乎是全方位的色谱仪,质谱仪,我就知道,我要学的东西会很多,仪器的操作,软件的使用……尽管之前的工作里,个中的仪器作为搞科研的工具,多少都接触过,但如此单纯和专业的仪器分析工作,对于我,还是一个新的挑战。

第一天上班,走在公司不大的建筑内,遇见不同部门的同事,肤色有黄,有黑,有白,但感觉有一半左右是印度人,听着他们闲聊时讲的印度语,闻着午餐室里弥漫的咖喱味,我真有进入“印度王国”的感觉。其实也不奇怪,一个印度人开的公司,偏爱招聘本族裔的雇员,也是见惯不怪的事,只是,我知道,在这个公司里,我会遇到一种异国文化的冲击并要学会去接受。

第一天上班,眼观着其他同事忙碌身影,身受资深同事对我的培训,我意识到,这份检测服务工作,与我之前任职的科技研发工作,在节奏上,性质上,工作方式上都不一样,我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并去适应新的环境。

刚进去的那一阵,日子还算轻松,因为我主要在接受技术培训和环境熟悉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和记忆中度过。全方位地学习操作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分析仪器,记住使用那些完全陌生的应用软件的每一个步骤,还有那个复杂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实验报告的电子传送系统,虽然算不上忙碌,但也不能说没有身心的压力,因为我要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接受和熟悉这些全新的东西,成为一名技术上独立的人。

在公司头一两年里,工作的节奏也不算太快,一方面,那时候公司的业务总体不算繁忙,虽然偶尔也会有一阵像暴风雨般袭来的样品,但由于出数据周期是五天,这是环保测试行业的标准周期,因而,从处理样品,仪器分析,数据处理到完成报告,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应付。另一方面,我主要负责的是一项比较复杂且价格又较高的测试,因而送来检测样品相对也少一些,所以,那个时候我在做好自己负责的测试同时,还有时间去帮助其它的样品测试项目,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不同的仪器操作和分析方法。

那段日子,我就是在样品时多时少的一松一驰里,度过了节奏时快时慢的两年。没有惊喜,但在日复一日的平淡里,我在学习中慢慢填补了之前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上的空白,并在工作实践中逐渐趋之成熟。

然而,在环保测试这个行业,按常规运行的公司,是很难在竞争激烈里独占鳌头,甚至是生存下去的。那时,精明的M老板就想出一招,对一些老客户提供三天出数据的优惠,这样一来,样品的数量就明显增加了。稍后,享受三天出数据的客户越来越多,并几乎成了我们公司的例行出货周期。

其实,如果样品处理没出意外,仪器运作正常的话,从收到样品到出报告,三天的时间,还是可以应付得比较淡定从容的。可是,环保测试数据的高度准确性,要求仪器的精准度很高,稍有达不到标准的,就得用一系列的标准样品重新校正。有时候,仪器的常规消耗的部件脏了,也会导致运作上的偏差,这样就得拆下来清洗保养和更换。遇到这些耗时的意外,三天的时间往往也会显得很紧张。

自从有了三天出数据的样品,工作的节奏明显加快,如果遇上像暴风雨般大量样品的话,延时下班,周末加班的次数就越来越频繁。而那些要面对的一边要处理仪器问题,一边又被催促交数据的压力,已经超越了之前在其它公司我所承受过的。人,真的是可塑性很大的物种啊!

三天出数据之招,确实令我们繁忙了好一阵子,之后又慢慢归于平静了。在环保测试这个竞争激烈的商海里沉浮,周围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低迷了一段时间之后,公司又出狠招,为老客户提供一天出货的优惠。24小时对于从收到样品到出报告的测试过程是一个什么概念,那就意味着通常要午后才收到的样品,必须在下班前处理好,放上仪器自动测试,还得确保仪器运作正常才可放心回家,次日上班赶紧处理数据,出分析报告。万一遇上夜间仪器出状况了,早上上班发现标准样没过关了,那么,一切都得从仪器校正开始,重头再来。

仪器闹别扭,报告在延时,老板在催促,更糟糕的是,这边的报告还没出,新的样品又暴雨般袭来……这等压力,真让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那是一段延时下班,周末加班已经成为常态的日子,是一段每天都处于身心紧张的打工生涯。在那段魔鬼式历练的日子里, 我抱怨过,脑海里也曾闪过走人的念头,但还是在犹豫挣扎中坚持下来了。

直到有一天,当我意识到,这样的压力,早已超越身心所能承受,才毅然坚定了纠结了好一阵子的决定,辞职!是的,不是跳槽,是辞职。作为一个人,我得给重压下的自己一个缓解的空间;作为独生女,我得给远在国内的父母更多的陪伴。

在“印度王国”的最后一天,我微笑告别了老板与同事,在解脱的轻松里竟泛起一丝淡淡的留恋,是伴随过我五年喜怒哀乐的那幢小小建筑?是实验室里见证过我的技能从生涩到成熟的一台台仪器?是曾经一起同甘共苦的同事,还是那位令人又敬佩又痛恨的M老板?也许,这正是从“印度王国”里散发出来的芳香辛辣,又令人回味的咖喱般的味道吧?

驾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已经没有抱怨。是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经营运作方式,当你不能承受下去时,只好自己选择一个华丽的转身。“印度王国”在我的身后渐行渐远,然而,它予以我的魔鬼式历练,定会在前路的拐弯角,让我收获更精彩的人生,并受益于未来。

三、重新认识了印度这个族裔

在就职“印度王国“之前,我在其它的每一家公司,几乎都有印度同事,但除了工作上的交流,基本上都是泛泛之交,因而,对于这个族裔的认知,更多的还是来自职场之外周遭的人们,特别是华人之间的谈论,有关他们的秉性,生活习惯,乃至气场很大的咖喱味……

在“印度王国”不长也不短的五年里,工作中的相处,午餐室的闲聊,让我身在硅谷,却得以比较全方位地了解印度,关于他们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乃至饮食习惯,并在认知中慢慢接纳。

一直听说印度是一个很团结的族裔,尤其是在职场里,都很善于“抱团取暖”。当我置身于印度人的公司,在印度人成堆的地方工作时,就真切感受到他们之间互助互爱,共同进取的职场友情,还有他们表现出的以公司之忧为忧,以公司之乐为乐的主人翁精神。就比如,当加急样品如暴风雨般袭来,我们加班加点抱怨连连的时候,他们却是忙碌中并着快乐,为这份付出得以换来公司的盈利而无怨无悔。同是公司的雇员,截然不同的态度,细想之下,还真感惭愧。

印度的宗教是多元化的。之前以为印度只有印度教,但在这里工作后才知道,在印度,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教派,也就有不同的“上帝”,不同的崇拜庙宇。我同组的一位印度同事,她所属的教派叫Sikhi,这个教派的宗旨是提倡人类的平等,没有极富,也不应有饥饿的民众,因而,这个教派的庙宇,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会敞开大门,为民众提供免费食品。出于好奇,有一天的午餐时分,同事把我带着公司附近的Sikhi庙宇,在那里受惠了一顿简朴地道的印度午餐,还对这个教派有了些粗略的感性认识。

进入这个庙宇的第一件事,首先要用那里提供的七彩头巾把头发包起来,但鞋子却要脱掉,光着脚丫行走。庙宇的崇拜大厅,中间一个稍高起来的平台上,供奉着这个教派的一本大圣经,用精美的丝质品覆盖着,四周是这个教派所属的一些装饰品,在柔柔的射灯下,场景庄严祥和。

走过大厅,后面就是用餐的膳堂。拿一个纸盘,走过自助餐一样的食品柜台,一位印度长者在为用膳者分派食物。由于这个派都是素食者,食物无非就是一些薄饼,米饭,豆子以及咖喱糊糊之类,还有甜饼,虽然简朴,但品味着地道的免费咖喱午餐,依然心存感恩。

当时,膳堂里除了我们,只有三两个印度长者在那里悠然地闲聊。我问同事,这样的免费用餐,会不会很多人,她说,不会的。是啊,Sikhi庙宇,在百万富翁成堆的硅谷不止这一个,这些简朴的餐饮,不会成为富人们的“锦上添花”,但却为贫困的人们“雪中送炭”, 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温饱的地方。这一小时的庙宇午餐体验,让我对Sikhi的“人类平等”的教派宗旨深感认同并肃然起敬。

印度的文化,也如同他们的服饰一样多彩。之前,我只有在印度电影里感受这个族裔的能歌善舞,印度女郎的多情妩媚,还有几十年还挥之不去的《拉兹之歌》。然而,在“印度王国”里,我有幸在银幕之外,感受印度多彩的文化与风俗。

“Diwali”,又叫灯光节,是印度一个盛大的节日。每年的秋天,当这个节日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把自己的房子清洁得干干净净,在房子内外四周点上灯火蜡烛,意在驱赶妖魔的同时,迎接吉祥和喜庆。在节日期间,印度人都会穿上艳丽的服饰,烹调美味的食品,家庭聚会,朋友分享。

除“Diwali”之外,对于他们来说,另一个盛大的节日就是新年,他们的新年不同于阳历的新年,当然,也不同于中国的农历新年。在“印度王国”里,每年到了这两个盛大的节日,印度的同事,就会穿上艳丽的服饰,带上精心烹调的美食来上班。午餐时分,我们这些“异族人士”,也无一例外地参与分享他们的节日庆典。

看着平时职场里素颜便装的印度女士们,在浓妆艳丽的衣裙下尽显的妩媚,真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品尝着他们用心烹制的,极具味蕾刺激的美食,就像就餐于一家美味的印度自助餐厅;而当我沉浸在他们节日的喜庆里,置身于他们的欢声笑语时,真仿如走进了印度。

常常,我们从图片和传说里认识印度,几乎无一例外地渲染着他们落后的生活,贫穷的人们,脏乱的环境,也许,硅谷的印度人,给我显示了他们更文明和光鲜的一面。然而,在“印度王国”被他们的文化习俗熏陶了五年的我,却产生了一个冲动,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走进印度,去体验传说并更深度地认识这个神秘又充满争议的国度。

后记

挥别了“印度王国”,我回国度过了一段轻松洒脱的日子。陪伴父母,游历山水,真有追逐“诗和远方”的畅快惬意,然而,“诗和远方”毕竟只是生活的奢侈品。在职场生涯这道漫漫的旅程里,我从一个驿站逃了出来,潇洒涣散了一段路,命运又把我引回下一个驿站,继续人生常态的苟且。

在下一个工作面试时,我在“印度王国”里收获的全方位仪器分析技能,得到面试官满意的认可,而当他们给我打“预防针”般地提及,这里有时会很忙,要加班,你受得了吗?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经历前公司魔鬼式的历练,把我放哪都可以生存的”。不知是我的技能还是这句大无畏的回答,我被录用了。

生活又回复链条般的忙碌,而“印度王国”里的人和事,喜怒和哀乐,还是会不经意间在我心底泛起阵阵的回味,有如一缕缕弥漫的咖喱,五味杂全,又挥之不去,在实验室,还有,在我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

《星星生活周刊》2018精华卷目录

捷克佳:扎根还是逃离?爱岛华裔移民素描
陈图永:四十四年前的移民路
星学:出国的诱惑一言难表
黄启樟:落叶归根与身份认同
爱米:落叶归根vs落地生根,此心安处是吾乡
玮仁:苦尽甘自来的移民生活
祎然:身边的铺路石子
阿妍:为什么要留在加拿大
黄启樟:努力走出华裔社群的小圈子
瓯越:海内存三子,五孙若比邻
华磊:到了“伸手要钱花”的年龄
夏婳:养花和移民的异曲同工
星学:老友晋级荣升为牧师
素净:我在加拿大佩戴罂粟花的情怀
华磊:地库出租二十年
枫叶树下:闪耀人性光芒 雨夜中的那盏灯
陶丽彬:暴雪中的搭车客
从个人经历看善意与相助的传播
爱米:温暖和睦的邻居
邓思杰:护士手记:病房的月光
华磊:一次打911看急诊的经历
静语:北美医疗系统如何化解医患矛盾
夏婳:浅说我所感受的国内外医疗的区别
王根:我的家庭医生怎样对待病菌的抗药性?
心仪:和死亡擦肩而过
黄启樟:分享白内障手术的经验
林卡:我为什么要写圣凯瑟琳的骑行
卓子:硅胶玩具与老小孩
杜杜:被家庭批斗会摧毁的辟谷计划
孙白梅:康乐中心里的好哥俩
小苗:我不喜欢这样钓鱼
丁丽茹:我和老魏哥的幸福生活
马强:追忆故乡的年
红叶:我在“印度王国”的日子
点心:找工作之面试之重要性
余若扬:央街惨案之后的思索
戴小厨:一不留心 竟然被警察尾随
三角梅:我所经历的电话诈骗
叶元凯:刨析骗子的伎俩
爱米:不高明的骗术
素净:暑期工对高中生成长的意义
大麦:我在北京实习四个月
爱米:名校情结知多少
阿妍:华人的名校情结
玮仁:女儿如愿得到大学助教实习工作
捷克佳:“地下”夏令营的少年教官
玮仁:结识一群可爱的小留学生
阿妍:多伦多各种教学班真是鱼龙混杂
夏婳:我家有儿初长成
林野溪:千万别小看 北美中小学的Project其实大有名堂
阿妍:孩子学兴趣班的体会
爱米:走进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
捷克佳:驶入汽车电影院 同样的故事 异样的体验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