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伴的日子
2019-02-11 14:51:0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爱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人们只求丰衣足食,身体健康,平安度日,望子成龙的家长也不多,我的童年时代,没有学习压力。

那个时代,小学生功课很少,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我基本上在学校就赶紧完成。放学回家后,如果找不到玩耍的小朋友,我就一个人呆在家里玩积木,或者看小人书。

小人书又称连环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烙印,不少连环画出自名家手笔,书中细腻流畅的黑白线条把各类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艺术造诣颇高。我对书籍十分爱惜,多少年以后,那些童年时代珍藏的小人书与新买来时几乎一样。

我看书的速度很快,小人书很快便不能满足我读书的愿望,我在家中书架和橱柜等可能存放东西的地方寻找书籍,偶然发现在小床夹层里,有很多繁体字的老书,估计是父母喜爱的读物。后来,妈妈告诉我,文革期间,销毁了不少经典名著,但还是冒险保存了一些好书。

印象深刻的是,妈妈把她最喜欢的一本书《小癞子》珍藏在一个木盒子里,那本书的封面被一层光滑的牛皮纸仔细地包裹着,我把《小癞子》反反复复,细读好多遍。这本书的作者不详,描写的是十六世纪中期西班牙一个卑贱穷孩子的凄苦遭遇,文字朴实简练,人物刻画生动,情节跌宕起伏,真实地反映了中世纪西班牙社会状况,开启流浪汉小说的先例,为同类作品的鼻祖。

我小时候,体质较弱,每当生病不能上课,书籍就成为最好的陪伴,在病床上,我阅读了不少鲁迅的作品,还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丛书。

母亲的二姐在九江新华书店工作,母亲请她购买了多部古典名著,她还从单位图书馆或者同事手中借来不少中外名著。有些书是繁体字,我也囫囵吞枣,连猜带蒙地读下去。当时,我看书没有什么选择,拿到什么书就看什么,我都会以废寝忘食的劲头,很快地看完。现在想来,我对文学的热爱大概是基于那个时期大量阅读书籍的缘故。

上高中后,迫于高考的压力,我一门心思学好数理化,所看的小说不太多,但保留听广播小说连载的习惯,每天听书成为一种期盼,播讲者总是在章节最精彩的部分来一句“且听下回分解”,调足听众的胃口。我还保留着背诵古诗词的爱好,诗词歌赋起到调节生活陶冶性情的作用。

大学时期,我着重阅读了一些外国名著和诗歌。参加工作以后,我就很少看大部头的长篇小说了,只是借着单位小图书馆,阅读了些西方哲学方面的书籍。

出国二十年来,我从图书馆借回不少书籍,但印象深刻的书并不多。快捷便利的网络,使得信息量爆炸般扩散,尤其是现在,人手一机,微信泛滥,若没有自制力与判断力,个人几乎要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我已习惯在网上阅读,凭着一目十行的功底,迅速甄别有阅读价值的文章。

与书为伴的日子是不是一去不复返?非也,对于经典名著,确是需要捧在手中,反复研读,方解其味得真谛。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