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猛于虎!驾车中遇到的那些事
2019-03-05 13:55:05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 发自美国波士顿)这次开车来波士顿差点“追尾”,离事故只差一步之遥。那天还是个周末,刚出家门不久,上了DVP,南下到了401,一时间几股车流潮涌汇集,车速顿时骤减。好不容易“蹭”到左边快道,车速渐渐上去,虽知前面突然减速,我急忙猛踩刹车,只见ABS(防刹车锁死系统)启动,脚下踏板颤动,发出咯咯噪音,车总算停住了。心有余悸地继续行程之时,我检讨自己,还是因为留的车距不够。

那天幸亏马路是干的,否则麻烦就大了。记得刚来多伦多时,有朋友告诫我说,DVP是北美弯道最多的高速,加上地势起伏,车流忽快忽慢,没有哪次不要急刹车的。20多年来,目睹湖边及CN塔周边无数高层公寓拔地而起,车不知增加多少,马路还是老样子,岂有不堵之理。

不久前,在波士顿开车我也“大难不死”——吓出了一生冷汗。波士顿是美国最老的城市,当地人不无调侃地说,许多马路都是在18世纪马车道上改造的。那天倒是与马路无关。我在向北准备上93号高速的匝道前遇到红灯,等了好久,好不容易变到绿灯,就急忙加速。说时迟那时快,一辆皮卡从我车前面“嗖”地垂直擦过去了——显然是在闯红灯。如果他再迟个零点几秒,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

事过之后,我思量出一个道理,光自己遵守交通规则还不行,还要对那些不守规矩者防着点——灯变绿了也不要那么急着走,尤其利用“黄灯尾左转”时,更要小心,闯红灯的大有人在。

来北美开车近30年了,真正卷入造成严重后果的车祸有两次。一次是1993年底在美国巴尔的摩的街道上。我“前面的前面”一辆车顶着一个床垫突然掉下,我前面的车随之急停,我毫无刹车的思想准备,追了尾。当时人倒是没事,但车撞得“惨不忍睹”。搭上了不少辛苦挣来的钱才勉强把车修好。为了“理赔”我又是写过程,又是画图解释,都已于事无补——追尾一定是后面车的责任。

打那以后,我不但注意保持和前面车的车距,还常瞄瞄后视镜,防范后面的车跟我太近。太近了能换道“躲开”就换,实在不行,就按下“紧急灯”以示警告。长途开在高速上一定不能让那些开车习惯不好的人跟着你。

十年后的2003年我又出了一次车祸,这次更严重,但也幸运——车毁人未亡。那天晚上九十点钟,在一个朋友家聚会后回家,绕道送朋友的母亲去老人公寓,在一个十字路口,被一辆抢道左转未减速停让的汽车,直接撞到我车的左前部司机侧。当时狼藉不堪,十分“惨烈”,我和“乘客”都被送到了医院。休息了一个星期我颈部才能动。

这次车祸,应付全责的显然是对方,一个不说普通话的华裔小伙子。他超速行驶在那段上坡路上,转弯时来不及对我的车作出反应。好在出事后他并无大恙,还急忙走到我车前探视道歉。

细想起来,我虽无责任,但也有欠缺——夜间行车并未提高警觉,还和乘客讲话——没有“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而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地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取自网上称为“防御性驾驶技术”中,提倡的一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

防御性驾驶技术有五大要领:预估风险、放眼远方、顾全大局、留有余地、引人注意。读者可上网查询解读。看起来自己开车的正反经验都能从中找到答案。但人生有许多事,单凭培训学习或想象推理是很难到位的,特别像开车,只有在无数经验教训中不断积累。回顾几十年的驾驶,可以找到不少值得感悟的事例。

我家住在一条叫Crescent的路上,名副其实,这是一条“镰刀状”的弯道。在弯度很大的地方,这家住户建了一个高而严实的篱笆,一定程度上挡住了开车人的视线。我的邻居就在这里和对面来车相撞过。我曾向多伦多市政“311”发信,提出要求拆除或改进这段篱笆。回答说,经调查并不违规,并说,那里已有一个“Yield”(让牌)的路标了。我只好自己“好自为之”,绕道而行,避免在此右转。因为有些左转的车贴着转弯处就疾驶过来了,“礼让”也无济于事。

我很少在大雨中行车。暴雨来了,把雨刷打到最大档都不一定有用。所以每开不熟悉的车,首先要摸清雨刷怎么打到最大的。有一次在魁北克近郊,大雨过后上路,路面一侧有积水。开车高速路过时,汽车突然偏向一侧,方向盘难以掌控,让我头一次体会到路面积水的厉害。

长途开高速最怕打瞌睡,路边隔离墩上一道道车胎蹭出的痕迹,历数着这里发生过的一个个事故。所以一旦有瞌睡苗头,就要警惕,听听音乐唱唱歌。真控制不了,就老老实实地停到休息处或适当的地方休息休息。

开车时最忌讳分心,也最怕“折腾”。我有一次在高速上行驶时,左手扶方向盘,侧身用右手去捡掉到另一边座位下的东西,顿时引起车子剧烈地摇摆,幸亏前后左右没有车。吓得我从此开车老实多了。记得80年代,第一次在美国上高速时,教我开车的朋友,曾对我说过,在高速上调方向盘“就要像绣花一样!”

恶劣天气下,常常发生几十辆车连环追尾的恶性大事故。下雪天路面上的冰雪是造成这种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能不出门绝不出门。就像高速公路上告诫人们不要边开车边打手机的警示牌上写的那样“It can wait”(这是可以等的!)。真要在途中遭遇冰雪,千万离前面的车远远的,必须放眼远方,探索到15秒以外的交通状况,一有情况提前减速,尽量避免急刹车。

“生命多美好,何必抢几秒。”我从GPS上注意到,每小时开快几公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就缩短几分钟。超速既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又会吃罚单。长途开在高速上,最佳的方式是跟着车流走,保持车距。如车辆稀少,则严格按限速行驶。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每当出门上路,我都用这句话“吓唬”自己。倒不是一定会出事故,或用这话来原谅自己出车祸,而是警钟长鸣,防范未然。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