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死相难看”的热门节目
2019-04-11 19:44:52
来源:星星生活

涉及电视节目难免离不了收视率的拷问,很多节目伊始之初很是受到欢迎,但是看多了多少都会有些审美疲劳,这也是很多节目做到后面都越来越炒话题的原因,毕竟热闹凑到最后还是要交考卷给金主的。

《最强大脑》:找死比等死快

我们是来看科学的不是来听你扯犊子的。《最强大脑》是典型的转向太猛丢失本心的代表,这找死的速度可比等死快多了。可惜了这样一个为大家喜欢的好节目。以科学为主题,以娱乐为形式,娱乐之余助力推动科学流行,多好的初衷。不但提高的节目段位,也无形中拔高了观众的品味,明明是一手好牌却打的稀烂,而且还烂的无可救药。越到后面越是一塌糊涂的局面,最重磅的炸弹当属“以科学为唯一衡量标准”的魏坤琳和节目组的制片人桑洁的不正当关系。这其中的真真假假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最强大脑》已经玩完了,无论此节目还想如何顽强的求生,金主是不会再去填坑的。

《爸爸去哪儿》:以娱乐之名消费孩子

此话从真人秀的节目说起,2013年《爸爸去哪儿》在湖南卫视横空出世,新颖的节目形式,又有明星萌娃吸引火力,此节目可谓是一炮而红。爆红之后,还没等第一季结束中间突然增加的的广告已经像布丁一样打满了屏幕,后面愈演愈烈。那些因为节目就走红的孩子们更是代言加身,连人民日报都刊文批消费孩子哗众取宠。在”限娱令“一出,这样的节目立刻被圈进了框框里,最终跟大家说再见了。

《舌尖上的中国》:德不配位

《舌尖上的中国》是人们很喜欢的一个节目,往小里说可以看到很多全国各地的小吃,从大处着眼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饮食文化已经发展到刻进骨子里的程度,怎么能让人不爱呢。但是坦白讲,很多地方小吃之所以很难传播至全国各地,很多时候是因为制作方式、成本、运输等问题的限制,但是有些菜品小吃在经过节目传播后声名大噪,很多店家立刻开始扩张,随处可见”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字样,典型的捧到了高位却没有能力承受。因为有名气,很多时候菜品到了食客嘴里真的有种被节目欺骗的感受,连带着《舌尖上的中国》都不受待见了。

《今晚80后脱口秀》:美人迟暮的尴尬

同样转向失败的是还是有曾经带给大家欢乐的《今晚80后脱口秀》。大家都知道喜剧难做,观众的笑点也会越来越高,所以《今晚80后脱口秀》做到后面,幕后的写手纷纷转战台前。并且后面也接入了很多明星的宣发活动,新歌、新电影等都到此来宣传,但是貌似《吐口秀》气数已尽,后期甚至连赞助商都没有了,真是有种美人迟暮的尴尬!

《演员的诞生》作茧自缚,破茧重生

演技这个事情本身弹性很大,但是有些时候差距不是微妙的,好的和差的还是很明显的,观众确实不专业可是观众也不瞎。从欧阳娜娜被一路保送到袁立手撕节目组,从小争议到大矛盾的爆发,可以说是节目组作茧自缚,大家就是图一乐,但是不能拿大家当傻子逗。面对第一季的N多是非,《演员的诞生》求生欲顽强,硬生生的重新洗牌,成功转型为 《我就是演员》,导师的点评也从原来的以捧为主到后面的较为严苛的标准,总算是“演”也像那么回事了。选手之间的配比也更为科学,《我就是演员》成功破茧重生了。

《吐槽的大会》我无耻我坦白

纵使是被大家捧上天的《吐槽大会》和李诞同样面临开播即高潮,越播收视率越下滑的局面。但是《吐槽大会》身上有着李诞个人的鲜明烙印,在第二季以开播李诞直言这一季没有上一季好看。大有一副“我就这样,你到底爱不爱我”的无耻之象,别人都是畅销书作家,我李诞就是著名滞销书作家,你怎么地吧!好巧不巧,这种不藏着掖着的心态,扼住了新生代年轻人的七寸,纵使后面节目没有进行很大的调整,也依然相当受欢迎。但是《吐槽大会》真正的转型还在路上,希望不会死相难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什么明明很多受欢迎的节目也命不久矣呢。小编剖析出以下几个原因:

1、主创团队换血,偏离初心。很多节目大火之后初创团队与制作方会因为节目走向和理念发生分歧,导致初创团队换血、出走,最终抛弃初心,《最强大脑》尤为典型。

2、吃相难看,为了满足金主需求,广告植入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使得观众心生厌恶。

3、急于收割,打下良好的观众基础后,很快赢来“我收割人气,你收割金主”的局面,所以表演痕迹严重,那就离被抛弃不远了,《爸爸去哪儿》堪称典范。

4、借驴拉磨成本低,不惜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很多节目都是从国外直接模仿来的《中国好声音》(后更名《中国好歌曲》)、《爸爸去哪儿》等着这样的节目,由于国内对于国外的电视节目接触较少,且国际间维权成本高,所以抄袭成本低,大多数节目前几期认真耕耘,一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立刻就要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根本等不得细水长流。在品牌和效益之间连基本平衡都懒得维持,只想着赚快钱,赚热钱。有一个词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当一个事物已经从里面坏了,那这个金玉的外面也维持不了多久,坏到外面来只是时间问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文/纳兰泽 )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