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混血女孩学中文的秘诀
2019-05-06 16:52:01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郝伟)前不久在给青少年中华学艺比赛的1-4年级组“讲故事”比赛做评委时,第一个上场的选手是位非华裔小姑娘,她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个小姑娘不仅发音正确,咬字清楚,而且语调语气都把握得十分到位,流利地讲完“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之后,又点出故事的道理,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更加强调故事给人的启迪。结果,她荣获该项比赛的第二名。

后来得知,这位小姑娘的母亲是华裔,父亲是非华裔。她今年参加了学艺比赛中的国语和粤语的独诵、唱歌、讲故事、古诗词朗诵、亲子对诵等八个项目的比赛,其中七项获奖,她和妈妈一起参加的“亲子对诵”还赢得了第一名。作为混血儿童,这位小姑娘学中文的经历是怎样的呢?她又是如何准备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在组委会主席董薇女士的帮助下,我带着这些问题联系上了这对母女。

小姑娘的中文名字叫晓灵,现在还不到9岁,读三年级。晓灵从小在家跟着外婆讲粤语,因为外婆不会讲国语,更不会英语。上学以后,才开始学国语。晓灵妈妈最开始只要求孩子能听会说,根本没想到在学中文的路上越走越远,一直走到了今天。今年参加学艺的比赛,完全都是由妈妈辅导准备的。晓灵的妈妈首先做了如上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直奔主题。晓灵妈妈说晓灵的中文学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中文课后班。每天下午3点钟学校放学后,晓灵由课后中文班的校车接到学校,在那里上一个小时的中文课,并完成当天的中文作业。直到6点钟妈妈下班时接她回家。在课后班里,有一些是晓灵的同学,大家每天课后都这样“泡”在中文里两三个小时一起学习,有环境又有气氛。另外,许多学中文的孩子对写中文字感到困难,但是,这里的老师告诉孩子们中文字就是图画,这让孩子们对“画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二是周末国学读经班。每个星期六,晓灵和妈妈一起去读经典国学的班上课,她们已经按教学进度读完了《大学》和《中庸》,现在正在读《论语》。这里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课上每读一句,学生在下面跟着重复读两三遍。从中国广东来加拿大已经20多年的晓灵妈妈坦言:“以前在国内时没有学过这些,现在与女儿一起上课,算是给自己补上了这一课,更为重要的是给孩子起好榜样作用。”其实,晓灵三岁时,妈妈就开始教她背诵《三字经》全文。晓灵的妈妈强调说:“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对内容不能马上理解透彻。但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且通过背诵,可以锻炼孩子中文的语感,对开发智力也十分有好处。”

第三,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磨耳朵”。海外学中文的最大困扰是缺乏语言环境,孩子们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都是讲英语,只有在家和中文学校才有中文的环境。晓灵的父亲不懂中文,其家庭中文环境要比父母都是华裔的家庭还要少。因此,晓灵妈妈想方设法地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尽可能多地为晓灵创造中文语境,她称之为“磨耳朵”。具体的做法是在车里播放周末在国学读经班所学内容的CD录音,每天吃饭时,播放儿童版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小说音频,还有成语故事、童话寓言等。晓灵妈妈特别提到她十分怀念以前在国内每天中午和家人一边吃饭一边听收音机里的“小说连续广播”的时光,许多名著都是那时这么听来的。现在网上的资源很多,所以,晓灵妈妈每天和晓灵一起听,有时也会给晓灵做些讲解。

晓灵妈妈讲到这里,自己突然有一种预感,将来晓灵也一定会像她的妈妈现在怀念过去听小说广播的时光一样,怀念她和妈妈一起听中文故事的温馨时光。晓灵妈妈还向我推荐了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就是把中国的古诗词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

说起刚刚参加过的中华学艺比赛,晓灵妈妈说:“晓灵以前每年都有参加这个比赛,今年是成绩最好的一次。参加比赛是对孩子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对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晓灵也十分喜欢参加学艺比赛,并不觉得有压力。”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艺高人胆大”。晓灵妈妈透露:“晓灵将在5月20日的学艺颁奖典礼上应邀表演。”这不禁令我十分期待。

晓灵妈妈最后深有感触地说:“要好好利用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练好童子功。” 她也十分希望自己的女儿像“晓灵”这个名字一样,永远是一个充满阳光和激情的人。

从晓灵母女的中文教学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孩子学中文,需要开动脑筋,找出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孩子在掌握一门语言的同时,思维也得到训练,并加强了记忆力,还把家庭传统继承下来,并形成很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孩子和大人都获益匪浅。而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坚持下去,坚持就会有收获、有成果。

衷心感谢晓灵妈妈分享多年来摸索并积累的教混血女儿学习中文的宝贵经验,她的以身作则,不仅为女儿,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祝愿她们母女在中文教与学的路上取得更大成就。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