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艳阳与九九重阳
2019-09-30 17:21:58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过罢八月十五中秋节,看了一下日历,下一个阴历的节日就是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了,俗称“九九重阳”。为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30年前中国把它定为老人节,这个节日就更富有内涵了。

以往就知道有那么一个节日,但从来没有把它当回事,更没有当“节”过。今年不知怎么有了兴趣,多了些留意,也多了些许感慨,也许真的是老了。

农历九月九为何作为重阳节?说来有一定的道理。《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提起重阳,脑子里就有了橘红橙黄、金桂飘香、“黄澄澄的谷穗好象是狼尾巴”的景象,更有古人戴茱萸、赏菊花,登高观景、品花糕、饮菊酒、赋诗词、颂长寿的画面。

殊不知,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警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竟然与九九重阳“有染”,只因这千古名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人佩戴的茱萸(音zhūyú)是现代一般人比较陌生的植物。连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随葬文献中,医书病方中的草药名,都用来考证“茱萸”的来历,还引发了学者们的一番争论,不去深究也罢。就当是古人避灾佩带的一种香料吧。

几十年来,我们“独在”他国“异乡”的“异客”,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每脱口而出,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溢于言表。

虽他国“异乡”的风土人情、语言交流、生活习惯也日渐适应,甚至为“异乡”人性化的服务、社会的和谐与互信、公民的那份权利而沾沾自喜,更不要说有“蓝天白云好空气”了;但佳节良辰,思念倍加,唱起《谁不说俺家乡好》,想起家乡的山和水,还有节日里热闹的亲朋好友团聚,心里还不时有空落落的感觉。王维诗中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不正是国内的同学好友们聚会时独缺了“我”吗?

“九”与“久”同音,寓意着长寿、长久。人们对“九”字津津乐道,乐此不疲。改编自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电影《红高粱》中,《酒神曲》中唱道,“九月九 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一四七 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九月九”与“酒”于是结了缘。结尾《九儿之歌》更是把对主人公“九儿”的感人的演绎推向高潮。

我对“九”字也颇有感情。文革后期一句名言 “老九不能走”用来表示要善待点知识分子了——这原是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面的一句台词,因为杨子荣混进威虎山后,排在原有八大金刚之后,名为“老九”。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斗争的对象是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还有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排在斗争和改造对象的第九位,因而在老九的前面还往往冠以“臭”字,呼作“臭老九”。父辈及我均属“臭老九”之列。

提起九九重阳,自然联想到“九九艳阳”。我原以为“九九艳阳天”说的也是云淡风轻,秋高气爽的农历九月九。后一想,《九九艳阳天》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来自1957年的电影《柳堡的故事》,而歌词里却有“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这分明是绿意盎然、勃勃生机的春天!

上网一查,确实,九九艳阳天是指“冬九九”。“冬九九”又称“数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每九天算成一段,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这时已是“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了。

我们这一代人说起《柳堡的故事》真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感慨。在那青春萌动的年代第一次被影片这么美妙而淳朴、纯真而动人的爱情迷住,为“二妹子”和“副班长”所倾倒,更为这部电影的插曲所陶醉。那年月,一时间“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唱遍神州。

“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这一代如同汪洋中的一叶孤舟,在绵长的生命之河中随波逐流,人生际遇、命运归宿迥异。但几十年过去了,都经历了自己的“柳堡的故事”,转眼由“九九艳阳”到了“九九重阳”——“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如今咏叹伤春悲秋之余,也领悟到九九重阳发人深省的蕴蓄,体验到它那厚重沧芒的时空感——悠悠千载、渺渺环宇。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