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国庆看《中国的重生》
2019-10-01 16:01:51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域外游子通过电视遥观海内欢庆典礼,感同亲临其境。除惯例的大阅兵、文娱晚会及焰火表演外,今次的一个亮点是邻邦俄罗斯提供的老记录片《中国的重生》,给人以意外的惊喜,耳目一新。

出自旧日“老大哥”手的这部彩色文献片,让我第一次目睹了诸多罕见的历史镜头,仿佛倏然置身那自个尚未降世、后却被影响了前半生的改朝岁月,换代之时的一切是恁地真确写实。摄于新旧交替之际的这些珍贵镜头,随着后来的中苏交恶,甚几度兵戎相见险爆核战而不见了天日;纵使苏联解体后的卅年间间有所改善,睦邻友好再也未企及如初的蜜月峰巅。此番俄人献礼这一“贺岁片”庆生新华,亦属头一回,甚飨大陆中老年华人。

这部分六集放映的短片,每集13分钟,国庆前即已播完,介绍了解放战争、北京、上海、祝寿斯大林、建国初期的实况,信息量巨大,虽俄语解说,尚无中译或字幕,但对急于先睹为快的我而言,驿动的画面即是无声的诠释,无须旁白助解就能读出其内涵。

尤其是开国大典的场面,较畴昔所见过的黑白片要冗长细节得多,但见天安门城楼上一干新主俱未往矣,年轻体壮,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民主人士的排位都还很“中心”抢镜;大型的阅兵首秀,无论军服还是武器装备,都显得忒简陋质朴,军兵的阵势踢步均不齐刷,无法跟如今鲜亮整洁划一的大仪仗相媲;群众游行亦乏组织与气派,不过却实落反映了时代本相。


【图: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为黑白资料图,下为彩色纪录片截图)】

更难得的是,航拍了些老京畿的城墙与座座门楼,逶迤连绵,雄伟壮观,尽管很破旧了。而且清晰可觑老的天安门广场、皇城墙及垣外的洋式高大建筑,教人动态知悉了世界最大广场的前身。惜后来都被陆续拆除了,改建成了宽马路、大会堂和博物馆等,古迹荡然无存,导致曾屡上谏力阻无果的梁思成失声痛哭。今从片子展示的当年实景,还原了古都故宫的珍贵风情,令人感慨唏嘘,或能为晚近喧嚣渐起的重建城门墙等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参照。

再就是随拍的京沪穗等大都会的市井日常民生,它们尚属民国的遗痕残迹,因为共产尚未建树作为呢,百废待兴。城里乡下一派“土得掉渣”,形形色色琳琅满目:外滩川流着“骆驼祥子”拉黄包车,老街的招幌广告,苏州河水上人家,街头卖艺拉洋片,垃圾场拾荒的妇孺,婚丧队伍吹打过市,路边摊贩剃头匠,路口中央徒臂指挥的交警,乡村土改斗地主、分田地的场面。

还有大众百姓的晦气服饰装束,庄户农夫的田间赶牛扶犁耕地、蜗居在弄堂陋巷的众生,普通民居内的简单陈设等,都朴实无华,旧破不堪。黎民们的面相,个个慽慽皱眉愁容苦脸,写满了华夏的沧桑苦难,如此的天然素颜,与现今满街国人的美容化妆粉饰、玉面姣庞锦衣,简直是天上地下,就在弹指一挥间。

影片实录了神州大地那个年代的剪影,却不啻为神奇之作,忠于原始重现了70载前的赤县概貌。更有毛泽东等领袖们的真活画面,前所未见,包括核心开会、视察等,这等当时皆属“国家机密”,能允外国人拍摄自是难得。由于这些宝贵的影像资讯来自苏俄,而非天朝的自我宣传,少了“隐恶扬善”之瑕,故阅后有种“旁观者清”感,迥异于以往的受教角度。

据制作简介,1949年从苏联来的摄影队精心拍了一年半而成此片,1953年斯大林死后,200多盘胶片便被束之高阁,雪藏至今。新近俄电视人制作节目查资料为贺俄中建交七旬,偶发掘出这批尘封已久的史材,欣喜若狂,其中有的胶卷都已褪色了。他们从中萃取处理,精选出鲜见的节段编成系列片,在俄电视台播放介绍新中国的前世今生,并即将终辑合成电影片,日后一体展放,以如此熠熠生辉之作送与中国作“贺寿”佳品,礼贵意重。

我素来酷爱看历史题材的记录片,毕竟多见识史料类比在世间多活过若干个朝代,“长命百岁”不止。祖居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持续延绵着古老文化习俗语言的翘楚,溯史温故足以让后人增睿知新,薪火续传地球上的优秀文史哲,作为炎黄子孙尤为珍惜。

早先没有摄影术时,人们只能靠读史书文字来了解意测古贤,或凭着想象揣摩、或据抽象的丹青“临摹”意会。后来有了照片、电影、录像等,就可以全真地节录图像音声动画,令后昆直观目击其时的人、事、物,客观准确无疑。

值国庆之际,阅罢复视今朝“吾国吾民”,实觉“天翻地覆慨而慷”,如炬的见证事实,胜过雄辩,叫人无可推诿,的确换了人间!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