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第二故乡多伦多
2019-11-18 14:32:3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我和玮先生于1994年10月从英国移民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到今年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里,我们先后搬了三次家,两个女儿也相继出生并已经长大成人。大女儿今年夏天大学毕业,目前从事着她向往的工作。小女儿今年9月进入大学,学习她喜爱的专业。

虽然二十五年过去了,但仍清楚地记得当年初到多伦多时的情景。从机场出来,坐在朋友的车里,看着401高速公路上往来穿梭的车辆,目不暇接。同是曾在英国和我们一起学习工作的朋友感慨道:“一共有八条车道啊!咱以前还没见过这阵势!”后来,这条横穿多伦多东西的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车道也又增加了好几条,真是令我眼花缭乱。

来到一个新地方,需要办理的事情很多:去银行开账户,申请社会保险卡,以便找工作。另外,抵埠后得知:安省的驾驶执照从那一年开始实行G1、G2、G三级制,需要考两次路试。对健康保险卡也有了新的规定:新移民登陆并居住三个月后才生效。玮先生因在英国时已有驾照,所以可以先用他的国际驾照开车。另外,我们当时也没有什么急于就诊的身体问题。尽管这两项新规定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但也需要尽快去办理。

住处附近的社区公共图书馆是我们当时每天都要去的地方,看报纸,找工作,改写简历,还发现供借阅的图书中有几本中文书,其中一本香港移民写的初到多伦多的书,不太厚,但十分实用,对我们新移民来说算是一本生活指南。读后获益匪浅,致使我当时就想将来也要像这位作者一样,把自己的移民经历分享给后来者,帮助大家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

那本书美中不足的是,里面的一些地名和专用名词都直接翻译成了广东话式的中文,并没有标注出英文原名称。比如”登打士东街”,我们费了些劲才和它的真正名字“Dundas Street East”对上号。还有“芬治”(Finch)“士刁(Steeles)”等等街名,以及一些常用词语“燕梳”(Insurance)等。所以,我后来写文章时,特别注意文中凡是使用翻译成中文的人名和地名时,一定在第一次出现时注上英文,便于读者更好理解。

社区图书馆在我们后来的生活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每个居民都可以办理图书卡,可以借书或者光盘等资料。我父母几次来多伦多探亲期间,我帮他们借来一些中文书,充实他们的生活。我的两个女儿上学后,也常常按照学校老师开的书单去借书来读,当时没有借到的书,可以预定,十分方便。每次借阅时间是3个星期,到期时可以续借。预定和续借,以前是通过电话,后来通过网站完成。

这么多年,除了社区图书馆,还有社区活动中心,为我们提供游泳、滑冰、打球等文体设施。孩子们小时候学游泳、溜冰、跳舞等都是在社区活动中心报名学的。直到现在,孩子们周末还去社区活动中心的溜冰场去滑冰。

初到多伦多,虽有国际驾照,但当时的经济状况还不允许买车。我们住在市区里,附近有地铁。可是却只有两条线,与之前我们生活的英国伦敦四通八达的地铁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现在二十五年过去了,只增加了一条线,与多伦多日益增长的人口完全不成比例。所以,虽然高速公路增加了车道,却依然车辆拥堵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公共交通不够发达和便利,也为人们出行造成困难。顺便说一下,我们刚到多伦多时的油价是每升0.30-0.40加元。

玮先生在我们抵达多伦多一个月后顺利找到工作,两个月后我们从临时租住的地下室搬到北约克的公寓楼内居住,一样样地购置家具等生活必需品,好多东西都是从前几年停业关门的零售店Zellers买来的。如今Zellers虽已不在,但是我们家里的几样东西还保存着当时的记忆,让我们常常想起它。

大女儿出生后不久,我们在多伦多西北的宾顿市(Brampton)买了第一个房子,当时只考虑房价便宜,并没有考虑当地人口构成、学校教学质量等等。搬去以后发现那里华人很少,而且等大女儿开始上学后发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不高,不得不转了几个学校。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学校里遇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不公平待遇,多次和老师及校长交涉后,我们终于决定搬到现在居住的华人较多的地区。

选择现在这个地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方便孩子们接触更多的中国文化,这里华人超市、餐饮业和零售业琳琅满目,文娱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常常感觉和生活在中国差不多。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这么多年来,我的两个女儿不仅中文达到一定水平,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完全可以在中西两种文化间自由切换。

二十五年里,我们一直感受着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氛围,不仅有中国文化活动,这里每年还定期举办意大利、希腊等其它族裔的文化活动,让我们经常有机会接触和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

移民前提起加拿大说到多伦多,首先就想到寒冷多雪的冬天。我们在10月初,气候最为宜人,也是多伦多最漂亮的时节来到这里。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就进入冬季下雪天。不过,第二年一进入五月份,各种花都赶趟儿似的竞相开放,让人们充分享受春暖花开的喜悦。不过说起来,长达半年的寒冷和冰雪真是很考验人。

多伦多作为我们的第二故乡,在此居住的时间已经比我们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还长。二十五年时间,我们见证和体会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也早已经熟悉和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