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的日子
2019-12-17 13:11:4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栏作者:杜杜)早晨听广播,一条消息令我哑然失笑。UBC一门商业交流课的教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小”作业:把手机留在家里两三天,不去触碰。写下没有手机的生活日记并分析这项作业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项作业并不是必修作业,允许学生自愿参加。有一位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作业太可笑了!作业小,可它太大了,对我来说简直是疯狂的!

E时代,手机几乎成了青年一代身体的一部分,心肝肺胳膊腿一样难舍难分。难怪那位同学感觉这个作业不可思议,把手机锁家里,如同被截肢,缺胳膊短腿,缺心少肺,还怎么活?

手机这个百宝箱,有闹钟,有日历,有天气预报,有Facebook,Twitter,Instagram,snapchat等等社交网站的即时消息,有万事通siri,有随手即拍的照相机,有字典,有扫码器,有电子支付,有记步器,有游戏机,有音乐播放器,还有许多你想安装就安装、想卸载就卸载的App们,你可以用它们读书、学习、娱乐、搞笑、聊天、恶作剧……

这一块小小的长方屏幕,是你连接世界的最佳出口,你从它了解世界,也从它向世界输出自己,你和屏幕后面成千上万的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抬抬手指,一切都可能发生,一切也可能结束,比如爱情,比如机遇,比如藏在现在后面的未来。

安省教育部宣布从今年十一月四日开始,教室里禁止上课时使用手机。在制定这个规定之前,教育部对家长、老师和同学做的民意测验表明,97%的人认为上课时不应使用手机,课堂上应专注于所学知识,而不是在手机上走神儿闲逛闲聊。人类普遍自制力不足,手里捧着手机,能把大脑留在课堂上,是神话,不是现实。而这个现实,给学生们带来的后果是,课堂知识的领会掌握变得心不在焉、理解滞后且课下负担沉重。

伴随着两个女儿的成长,我目睹了电子时代手机这个小小神器如何操控着青年一代的生活和工作。丝丝的工作性质是市场策划,手机变成了工作的重要工具,各种网络推广的时时跟踪都需分分秒秒在手机上实现,同事之间的快捷交流、用户反馈、消费者需求等等,没有一样离得开手机。

我曾经订立的禁止手机拿到饭桌上的规矩,在女儿探家时不得不因此网开一面。“对不起,妈妈,一个工作邮件,我只需要2分钟回一下,很紧急!”“对不起,妈妈,我手下有个雇员闹情绪,必须安抚一下。”看着敬业的女儿,妈妈能说No吗?手
机正在剥夺人类对食物的热情和仔细品尝美味食品的人生享受,这种时代病,对这手机控的一代并不是病。“妈妈,你片面了,我们也很在意享受聚餐交流的乐趣,专心品尝美味。你知道我们怎么不让手机干扰我们的晚餐吗?”我满怀好奇地等待下文。“我们每个人都把手机放到餐桌中间,谁如果伸手去拿自己的手机,这顿大餐的饭钱就都由他/她来付。”女儿哈哈大笑起来。“这招非常管用!”年轻真好,一切都有快乐的理由。

小女儿贝贝进入多伦多大学工程系以后,我兴奋地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她经常几小时后才回复我发的短信。“妈妈,时间不够用,上课和在图书馆做作业的时候,我不看手机。”都说多大竞争激烈,工程系尤甚,入学短短两个月,我看到了孩子弦在弓上的紧张学习状态。数学算式和物理题,毕竟不是玩玩儿手机就可以替你计算出结果的。UBC那位教授的实验性作业,如果拿给工程专业的年轻人来做,估计并不是难事儿。

两个女儿的不同人生方向和近距离反馈,让我可以平静客观地面对手机的有无问题。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赖以生存是有条件的。鱼儿赖以生存的水,对于天上的飞鸟就可能是坟墓。离不离得开手机,得看你是鱼儿,还是鸟儿了。

【作者简介】:杜杜,加拿大中国笔会理事,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员,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员。海内外平面纸媒发表作品逾两百万字。作品屡获美、中、加文学奖。作品被收入多部作家文集。已出版个人散文集、诗集、长、短、中篇小说集、英文诗集、古诗词集等13部。杜杜作品在Amazon.ca等国际网站有售,搜索词:dudu Anthology。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