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中华学艺比赛获奖选手谈中文学习
2020-10-05 14:43:1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郝伟)今年是青少年中华学艺比赛举办第二十年,因新冠疫情,比赛时间不得不推迟到十月份,且全部都在线上进行。作为安省同类比赛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赛事,青少年中华学艺比赛每年都吸引数千名青少年参加。

记得在去年的学艺颁奖典礼上,除了两位专业主持人之外,还有两位学艺比赛的获奖选手参与主持,其中一位是因赢得多个单项奖而获得9-12年级组杰出参赛奖的李思彤,而且,她的妹妹李姝彤不仅获得3-4年级组杰出参赛奖,还在颁奖典礼上最后一个闪亮出场,接受学艺比赛最高奖项“中华文化大奖”。这样出色的一对姐妹是如何学中文的?又是怎样准备比赛?参加比赛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又对中文学习起到怎样的作用?

最近,我联系到这对姐妹及其妈妈。“思彤和姝彤姐妹俩都是出生在加拿大,姐姐思彤今年16岁,读11年级,妹妹姝彤今年11岁,读6年级。姐妹俩从2015年开始到今年连续6年参加青少年中华学艺比赛。”妈妈首先介绍说。

妈妈接着说起姐妹俩学习中文的经历:我们家里都是讲中文的,孩子还没出生,从胎教就开始经常听中文儿歌,后来教她们认读中文字词卡片,学习讲解《弟子规》和《三字经》。正规的中文学习是在约克区教育局的中文学校。不过,每个星期两个多小时的课是完全不够的,孩子回来的作业虽然不需要督促,但是需要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中文学校最大的作用是让孩子的中文学习更系统,而且使学习中文成为持之以恒的习惯。

关于参加学艺比赛,妈妈侃侃而谈:首先是让孩子有一个展示自己中文学习水平和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参加第一次时很紧张,而且觉得有些难度。但是第二次就熟悉了,也知道该如何去准备,有几项获了奖,就更有动力了。其次,每次准备比赛,除了要帮助孩子发音准确之外,还有对诵材的理解并表达出来,这个十分重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她们对比赛的诵材和歌曲以及所要讲的故事等等,都有了她们自己的理解。参加学艺比赛的古诗词朗诵,让孩子们惊叹中国古诗词仅用几句话,二十多个字,就可以描述一个场景,抒发一份情感,感觉中国文字的奥妙精深。通过讲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礼仪美德。她还特别举例说到“孔融让梨”,强调故事中所体现的关爱他人,把好的东西与他人分享的美德无论任何时候都值得提倡和学习。还有一年是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此外,参加比赛也锻炼了孩子们在公众面前的表达,妹妹姝彤因为在参加学艺的唱歌比赛中获奖并听到评委说她有唱歌天赋,便专门去学唱歌,并代表加拿大去美国参加比赛,面对数百名观众也不怯场。她前不久还参加“文化中国•水立方杯”歌曲大赛的选拔赛。所有这些,都吸引着孩子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从来不觉得学中文是额外的负担。

回忆第一次参加学艺比赛,妈妈说她那次和小女儿姝彤一起参加亲子对诵,这对孩子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而且,她们母女后来连续几年参加亲子对诵并获奖。所以,妈妈深有感触地说:“虽然自己平时工作很忙,但还是安排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中文,准备和参加比赛,这是非常好的亲子互动,也让孩子们了解更多中国文化,这是我们这一代移民身上的责任,乐此不疲!看到如今两个女儿的优异成绩,尤其是对中文学习的热爱,真是倍感欣慰。”

问到今后的努力方向,姐姐思彤表示自己需要加强中文的读和写的能力,所以她最近在阅读中文小说,把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标出来,上网查看,以此扩大词汇量。

妹妹姝彤今年报了网上课程,跟国内的老师学习中文。姝彤说她现在十分愿意参加中文比赛,甚至国内电视台举办的比赛,以此挑战自己。今年疫情期间她参加浙江卫视举办的一个小主持人的节目,在网上和电视台的专业节目主持人一起朗诵诗歌,特别有成就感,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她说每次比赛准备阶段,都要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一首诗或者一支歌一个故事,是非常好的锻炼。

非常感谢思彤和姝彤及其母亲的分享,她们的经验再次证明父母在子女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衷心祝愿这对姐妹花不断进步,取得更大成就!


【图1:李思彤是去年学艺比赛颁奖典礼主持人之一】


【图2:李思彤和李姝彤姐妹分别荣获所在年级组的“杰出参赛奖”】


【图3:李姝彤荣获学艺比赛最高奖项“中华文化大奖”】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