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护士手记:日失一日,既糟心又暖心
2020-11-30 12:03:11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邓思杰)夏天前脚走,第二波疫情接踵而至。这段时间,灰蒙蒙的云层飘过树梢和房顶,带着浓厚的雪意。月初的第一场雪降在夜间,引起了朋友圈的浪漫追拍。张爱玲说“低到尘埃里,也要开出花来,”尽管新冠病毒随处游荡,尽管新冠病例以寒冷之名创出新高,还是有人在漫舞的雪花和迷离的路灯下,去听如歌的行板。


【图1】

新冠病例的记录不断被刷新,ICU病床已快接近极限。这一切,似乎不再引起人们的惊诧和大幅反应,人类心理忍受度的增加,一如温水煮青蛙的典故。街头,照样车水马龙;人群,或晨跑或遛街;公园里的老老少少,或遛狗或踢球或围聚烧烤。

抗疫走到这个地步,全加拿大几乎1%的人口遭到病毒的阻击,更有预测,最糟糕情形下,加拿大新增确诊病例数可能达到单日6万。政府责任在肩,迫于无奈,除了苦口婆心提醒口罩洗手社交距离,又狠下心来,决计再度封城。

说不担心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很忧心。担心自己,更忧心亲人。担心也没用,目前只有忍着,等待疫苗的诺亚方舟,躲过2020年的这波劫难。


【图2】

新近一期《时代》周刊封面,冰雪已经部分堵住一扇窗户,窗户残留的部分,出现“新冠寒冬”几字。其下附着一行小字,提醒人们,渡过最难熬的几个寒月,就会迎接疫苗的曙光。但是看看新闻,每天都有新冠病人永远倒在了寒冷地带。

太平洋东岸的叮咛,不时从微信弹出。要多注意安全,出门多注意防护,需要什么防疫品,尽管说。我们担心着自己,也牵累着万里之外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太平洋的波涛再汹涌,也隔不断血脉亲情。

饭桌上,妻子说,今年的“年辰”的确不好,庚子年,历史上就有不少坏事情发生。这种说法很流行,微信一查就有。糟心的事一来,人们惯于找寻各种各样的原因。

女儿说,Costco要求顾客必须带面罩进商场,却招惹上“Hug over mask”的人,他们专门跑去抗议。真是“太讨厌了。”

昨日下班,车子驶离医院不久,看见一个病人坐在电动轮椅上,带着氧气瓶,在街头左右徘徊。口罩呢?医院是给她发了口罩的。但谁能禁止她上街呢?又谁能要求她必须戴口罩呢?自由的权利吧。二个小时前,我还对她说,第二波疫情很严重,希望她哪儿也不去。看到她在街上闲逛,我能说什么呢。

至于医院本尊,虽然天天给员工发送防疫消息,但第二波疫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还没有禁止访客。第一波疫情时,不知基于何种考虑,即使一个医院内部,新冠病人发生的情况和员工感染也是不会透露的。一家医院的工作人员说,她所在医院的透析室,已经出现不少新冠病例,可许多内部员工并不知情,这是后来了解到的情形。第二波疫情来临,透明度多多少少有了些改善。深层的原因,细想想,西方人有西方式的逻辑和思维。

说多了,于事无补。家里的人,只会对在医院工作的我们更加忧心。

从疫情之初,我们三口之家考虑,公筷的使用是必须的。社交距离是这样的,一人在厨房吃饭,其他两人端碗去客厅,分隔在客厅东西两端。谁要拈菜,招呼一声,大家顺位转圈儿。公用地方消毒也是必须的,例如共用的马桶、家庭电话、电视遥控器,大门、厕所、房间,还有各类电器的把手,厨房、洗脸台、炉子的开关旋钮等等。只是开窗通气,其他三个季节还好办,如今严冬来临,实在是个问题。


【图3】

除了每天换洗衣服,有些同事还在门口放置酒精喷壶,进门前对鞋底一阵猛喷,家里消毒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有位同事,第一波疫情期间,她所在的病房入住新冠病人。她上大学的儿子,已被严肃告诫,不允许回家。请先生把铺盖给她搬到地下室,她自己孤身一人入住。先生在楼上煮好饭,戴口罩给她端下去,放置门前,或微信通知或敲门离开。待到先生走开,她才开门接饭。

这样日复一日不复相见过日子,她的先生觉得实在太亏待妻子,于是劝她上楼吃饭,他可以远离她,他可以带着面罩吃三餐。这一番表白和体谅,令她彻底泪目。也让我们一众同事,像她一样虑及家人安危的护理工作者,心有戚戚。

今年感恩节,护士微信群,有同事陆续发出短信:“感谢那些不知名的人,感谢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愿好人一生平安!”“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引来护士们纷纷点赞。

回想疫情发生之初,许多华人和华人组织率先发动起来,为一线医护人员捐献防护用品,全是无偿捐献。一位年轻的华人女护士感慨留言:“华人的团体让人暖心。”


【图4】

许多个人,我只记住了他/她的网名或所在的组织,还有一些是临时组建临时起名的捐赠小组。从口罩手套防护帽防护服,到护手霜口罩扣湿症膏测氧仪等等,不一而足。而我们医院的一些护士,有些也亲自拿起针线,制作防护帽,分发给大家使用。有些护士还让自己的孩子帮忙,为同事们缝制口罩扣,搞得跟当年的战争时代拥军一样。

本月初的一个傍晚,我在医院晚餐。母语书写欠缺的女儿,发来四则中文短消息:“帮助前线医疗人员的物资送到门口,留在门外。”“我把它拿回家了。”“感觉很丰富,除了PPE(个人防护用品)还有食品。”“感觉特别暖心。”

当初,华人平权会的义工张玉春女士联系我时,我曾对她说,我已经什么都不缺了。看到女儿的四则留言,我还是很受触动,反反复复查看她的留言。不仅仅是我,受英文教育的女儿,已经完全感受到了一份关心与呵护,来自我们所属社群,来自跟我们一样血脉的人群。这一点,难道不值得骄傲和自豪吗?

抗疫路上,一群华人护理人员和他们的家庭,不是独自上路。有一份特别的爱,来自休戚相关的族裔。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