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词“中文版”的解读
2021-02-23 14:23:2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黄启樟)中文的容形词和名词简单又贴切,而且多得不可胜数,但我们偏偏弃而不用,选用一些从外境传入的“洋货”,改头换面,加工复制。

例如“粉丝”这个名词,我听了无数次才知道它是英文名词“fans”(拥趸)的化身。但认真来说,fans代表“众数”,是超过一个“拥趸”的意思。假如著名作家“莫言”是我崇拜的偶像,但不能说我是他的“粉丝”,必须说我是他“粉丝”之一才对。

“达人”这个名词也是高深莫测的,如果在后面加上一个“秀”字,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我初时听得一头雾水,不知何所指。后来经过一些“高人”解码,才知道其来龙去脉。

“达人”是英文(talent)的音译,天才之意,由此类推,“秀”是英文表演(show)的另一音译名词,连结在一起成为了“达人秀”,“天才表演”之谓也,真是神来之笔!据闻台湾人最喜欢这个“秀”字,用来形容各种不同的“新人秀”,“名人秀”,“脱口秀”,而上演的最多的是“政治秀”。

英语在中国普及大概开始于十九世纪的年代,大不列颠帝国以“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将英语输入,并在中国的国土上播下种子,萌芽,开花,结果,引起相争学习的兴趣。英语代表的是“文明”与“进步”,中国人趋之若鹜,借用为快。结果衍生出“德先生”,是英文(democracy)的简单音译,同时又出现了“赛先生”,是(science)的简单音译。

这都是中国知识份子的创作,延用多年才停止,改用“民主”及“科学”来宣扬他们的理想。最初选用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我只能猜测是他们刻意用来表达这些是“入口货”,具有崇高的价值。回想当年,中国人的自卑感可说是已下降到无可再下降的极限,呜呼哀哉!

另一常见的名词和动词双用的词句“杯葛”,是来自英语的(boycott)。这是“抵制”的意思。我看不出“杯葛”和“抵制”所表达的意图与行动有何不同,为什么中国人会选择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是否崇洋的陋习养成了驱之不去?

“拷贝”是在电影行业内流通的一个名词,指的是胶卷的复制本,由英文(copy)那里来。这个行业的人十分洋化,英语不离口,习惯成自然,“拷贝、拷贝⋯⋯”,忘记了还有其他中文名词可用来表达。

中学时期喜欢阅读一些谍情小说,如徐訏的《风萧萧》,内容洋气得很,“派对”这个词是从这本书初次接触到的。集会有各种形式,如茶会、舞会,酒会,怎可以用“派对”一词囊括所有?

当年我对西方生活方式及社交礼仪认识有限,读这些小说很难产生亲切感。

不知从何时开始,告别时我们习惯说的是“拜拜”,而非“再见”,或“后会有期”。西风愈吹愈烈,恐怕有一天英文会完全取代中文。

上世纪才发现的“后天免疫力缺乏症”,被称做“爱滋病”(AIDS),虽然简洁,但含意不足,还是中文表达得较好,一目了然。“摩登”来自英文(modern)一词,中文有更多选择,如“时髦”、“流行”、风靡”,为何弃用呢?

在众多中国版本之英语名词,我最喜欢“幽默”这一个具有特色的词汇,Humor绝对不是“诙谐”、“滑稽”所能涵盖,而具有高度的智慧、品质与趣味,我相信是出自幽默大师林语堂的精心杰作。

环球一体化,英文愈来愈普及,已成为国际语言。以后将会有更多英文名词中文化的词汇出现,但希望不致泛滥成灾,大家必须防范,保持中文之优越性。


【图:林语堂:引入Humor,助力幽默文学】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