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犹未尽,观赏诗诵会迎端午
2021-06-15 10:19:1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包粽子和赛龙舟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里最常见的习俗。每年的端午节前好几天,华人超市里就已经粽香飘溢了,不仅有口味众多的现成粽子出售,连自己动手包粽子的食材也是应有尽有。中央岛每年也在端午节前后举办国际龙舟赛,如果天气好,时间又合适,我们曾前去观赛过,也顺便在中央岛游玩一圈。

但是去年和今年由于疫情,龙舟赛不得不停办。不过,今年端午节前两天6月12日晚上,我有机会通过Zoom,观赏了一项新颖的端午节线上活动—高原声音端午经典诗诵会。

这场由加拿大语言艺术协会主办,高原声音语言艺术中心承办的诗诵会以9名诵读者在悠扬的古乐声中的《古诗词联诵》开场。随后,30个诵读节目逐一登场。全部由语言艺术(朗诵)爱好者及高原声音语言艺术中心的历届学员诵读,有独诵,有合诵。或高亢咏叹,或低沉吟诵,或歌以咏志。既有经典诗文,也有原创诗歌。有的与端午节相关,有的则是其它题材的诗歌作品。

节目中不乏耳熟能详的著名诗篇,有些是我以前在国内读大学时接触的,比如汪国真的简洁易懂又富有人生哲理的《热爱生命》,尤其其中那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追求的不是最终的成功和完美的结局,而是为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

如今我漂洋过海30多年后,再来回味这些经典诗句,不禁感叹“年少不解诗中意,读懂已是诗中人”。

诵读者声情并茂朗诵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我完全融进诗歌的意境中。我也曾经在英国读过书,去剑桥大学参观过。后来离开英国移民来到加拿大时,也有着和诗人同样的对那里的人与物的依依不舍,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

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虽是我第一次欣赏到,但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据说这是高原声音语言艺术中心的语言与发声培训班重点练习的诗歌,曾经几次在社区活动中朗诵过,得到一致赞赏。

为了详细了解这首诗,我上网搜索查看诗文得知:这首诗的主题是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迷茫和悲哀,都要坚定不移地憧憬着光明的未来,鼓励人们以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未来是美好的。联想当下尚未走出困扰全球长达一年半有余的疫情,人们实在太需要这种“相信未来”的信念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几首端午节里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诗歌,诵读出海外游子共同的心声。

还有一首原创诗歌是追思不久前去世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诗歌《种子的力量》,令我们不禁对这位解决世界饥荒的水稻专家肃然起敬。

诗诵会压大轴的是高原老师饱含深情诵读的《屈子祠》,让我们欣赏到朗诵艺术家的风采。通过这首诗歌也让我知道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湖南省汨罗有一座始建于汉代的古祠–屈子祠,现在为屈原纪念馆。

两个小时的诗诵会结束后,人们意犹未尽,不舍离去,高原老师和大家一起对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今后越办越好。

新冠疫情肆虐一年多来,各种活动被迫取消,娱乐场所也都关闭,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高原声音端午经典诗诵会”以诵读诗歌的形式迎接端午节的到来,用声音展现诗歌作品的独特魅力,给人带来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