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渥太华的叔叔
2021-09-22 13:23:39
来源:星星生活

–《枫华诗词文稿》之序节选


【图:瞿介章教授从教50周年纪念留影】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我和妻子在渥太华有个叔叔姓“瞿”,九十多岁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退休后随子女住在渥太华。我们一直通过电邮联系着。几年前的一个中秋节,接到了他亲自打来的电话,激发了我:当时就想写一篇关于他的短文。我对“瞿叔”说,您和家父(我岳父)及本叔(岳父弟)的友谊,您和我们如同亲人般的交往,特别是您一生经历坎坷但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他给我和妻子回信道:

您们太客气了,我愧不敢当。诚然我和仲舒、其钰先生和其本兄之间的情谊,非笔墨所能尽述的,可谓是优患与共、肝胆相照、生死之交的命远共同体。最可惜的是其钰先生过世太早,1948年夏急病猝逝,当时闻此恶耗,我极度悲伤,痛哭了一场。

1980年仲舒先生仙逝,我出差在外,迨回到合肥听到此不幸的消息,我立刻到安徽医科大学和平村看望您岳母,竚立在仲舒先生遗像前,我情不自禁地泪如雨下,号啕大哭,犹如我母亲临终时那样悲伤。就是现在每一回忆,心犹凄然。

在1985年我们办江淮职大,要是仲舒先生那时还健在的话,我一定会邀他一起干,他也一定会乐予参加的。自从他逝世后,我感到无比孤寂,失去了可以推心置腹的良师益友,能不悲乎!其本兄,还有其鉌姊、涵江哥,我们相处犹如手足,再加您们,都非常亲昵。这也许是一种缘分吧!但愿人长久,永结衿契俦。祝您俩琴瑟和呜,唱随康乐!

上面瞿叔信中所提到的“仲舒”是我岳父,“其钰”是岳父之兄,“其本”是岳父之弟,“其鉌”是岳父之妹,“涵江”是岳父之妹夫。如此之关系是因为他们本是江苏江阴城内的小同乡。近又拜读了瞿叔发表在渥太华“加京华报”的《忆抗战时期求学二三事》八首诗及注释,更知他们岂止是同乡!

瞿叔的诗句“抗战负笈背井离”“风歺露饮志毅坚”“读书救国两不误”“宣传群众坚抗日”勾画了他们那一代人艰苦的求学岁月。“抗战爆发京沪陷,高校纷纷往内迁”,瞿叔因其父亲在抗日后援会工作,开设的运输公司被鬼子发觉主要是运输物资支持抗日游击队,而被布告通缉,公司探得信息,及时紧急疏散逭匿,他遂冒生死之险,穿越封锁线,逋奔到了后方进入安徽学院(由多所高校流亡来的教师和原址安庆的省立安徽大学的部分师生与各地流亡学生组合而成)。

江阴人朱佛定(留学巴黎大学和日内瓦大学获法学博士,曾任过广西大学校长等职)时任安徽省政府秘书长兼安徽学院院长,与瞿叔父亲是同窗老友。瞿叔便得以在安徽学院半工半读,以继续学业。后瞿叔介绍我岳父之兄张其钰(中央大学理工学院卓有声誉的年轻物理学教授)至安徽学院任教,“钰师身高魁梧帅,学有素养仪庄端”,不久便升任教务长。此后瞿叔又膺差遣,“聘得四位有仲师”。仲师就是我岳父。从此他们朝夕相处。岳父之弟张其本又与瞿叔是同届同学,故经常来往,成为莫逆之交。

抗战胜利后,他们风雨同舟在上海“执教沪上并战斗,秘密行动共死生;反战反迫反饥饿,护校护生迎黎明。”见《怀良师战友张仲舒教授》。

除大伯英年早逝,瞿叔和岳父及本叔又在1949年底响应支内号召,支持从上海内迁到安徽的东南医学院工作。该院后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现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当时的东南医学院张锡祺院长是上海著名的眼科专家(日本千叶医大留学),他在上海开设的光华眼科医院(东医的附院) 是地下交通上海站的秘密联络点,曾掩护过党内不少重要干部。瞿叔和我岳父及本叔被委派前去襄助张锡祺院长主持校务和任教。

1952年开始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提高干部的理论和工作水平,瞿叔又被从学校调到省委新成立的学委会担任了培训职务。1957年瞿叔奉调至省委农村工作部从事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研究,推进农业发展纲要的实施,编辑出刊《农村工作通讯》。由于说实话,遭受当时极左路线的错误批判与不当处理,在反右运动中被送去淮南农场监督劳动。

那时正值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场里的粮食被调空,储备喂牲口的干红薯叶子便成了主食,好多人患了浮肿。瞿叔不仅浮肿还得了肠梗阻,奄奄一息,被送到附近的矿工医院,主治医生幸巧是他十年前在东南医学院教过的学生,全力以赴抢救,保住了一条性命。

1962年中央七千人大会后,李葆华(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儿子)任安徽省委书记,大力纠舛、拨乱反正,瞿叔终于获得甄别平反,职级及名誉等全部恢复,重返机关工作。

瞿叔这些经历都是我在岳父和本叔家陆续听说到的。在那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里,搞“文科”的瞿叔,要比有“教授”头衔的岳父和任妇产科医院院长的本叔,吃的苦头更多。他们虽曾共遭厄运,甚至被关押过,但从未相互揭发或落井下石过,在那个年代实属难能可贵。

文革期间,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医院医师护士等大批下放,瞿叔随他夫人安医附院医疗队下放到寿县最贫困的小甸公社安家落户,并任贫宣队工作。他与贫下中农同吃同劳动,为公社办了许多实事,做了大量工作,使当地的粮食产量平均亩产不到二三百斤增产到五六百斤,甚至八百斤:工分值成倍增长,贫困面貌大有改善。省里函令上调他回省时,当地政府和干部竭力要求挽留,但未获准。临行前公社设宴热烈欢送,这是当地前所未有过的。

上调回省后,被安排重回学校工作,瞿叔有了重能展其所长的用武之地,就在我的母校和我多年后调回来执教的安徽大学任教。瞿叔备课认真,教学严谨,以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从理论到实际,旁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有声有色,采用多种形式、充满激情地讲授。

其间,他撰写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出版数部著作。并多次代表省里出席全国理论研讨会,参与修订高校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等。先后被评为教学先进工作者。评审提升为副教授、教授。

此外还曾兼任皖西联大、合肥联大教授、安徽省乡镇建设学校副校长,江淮职业大学副校长等职。被聘为全省高校、党校系统及省经委高级职务职称评审委员等。安徽大学理论教学部在介绍师资力量时曾说:“作为教学科研单位,在理论领域曾聚集了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如……”,把瞿叔列在首位。

这些事迹先后收入国家教委及省教委编印旳高校名人录,以及江阴市志等处。2018年安徽大学建校90周年,颁给瞿叔“从教50年纪念”锦盒一座,这更是对瞿叔从教业绩的肯定。

作为瞿叔的晚辈,我曾在岳父和本叔家多次见到瞿叔,目睹了他们真挚圣洁的友情。后来我们一家又有幸地和他们一家生活在安徽大学校园里很多年。

1996年我们从美国移民加拿大后,瞿叔夫妇来美加探亲,由在美国任教的大儿子开车途径多伦多,到我们所住公寓来访,我们能在异国他乡相聚,真是喜不自胜。瞿叔夫妇的次子和女儿都陆续移民加拿大,定居渥太华。长子现为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博导兼学院院长。第三代在美加茁壮成长,获奖不断,相继从名校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后服务社会。

瞿叔探亲旅居加拿大,在渥太华多种华文报章发表了四百六十多首诗词,很多诗词入选《中国当代诗词家宝典》等辞书。其中他专门为岳父写了一首《怀良师战友张仲舒教授》,诗中赞扬道:“尽瘁教育赕一生,师表懿行桃李崇。”他还为其本叔写了《怀念乡谊窗友张其本学长》,除彰显了他的成就外,还用“祈君有知来入梦,夜雨对床倾离衷。”表达了他的情怀。我们回国在给本叔上坟时,亲眼看到了瞿叔为他写的“墓志铭”。

2014年9月瞿叔“收到良师战友张仲舒教授之四女儿张家虞女士赠送追念其父母亲百岁冥诞及生前摄影的文集。”(家虞女士即我的妻子,我也参与了文集的汇编)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诗句:“字字泣血啜幽咽,句句回肠荡心弦。踵前廸后树楷范,慎终追远贤缵挛。”(语出《论语• 学而》意指追念祭祀先人而绵延不绝,以对先人怀念和崇敬。)

2015年6月我妻妹夫妇来加拿大,我们一起到渥太华看望瞿叔一家。瞿叔瞿婶早早地站在门口翘首等待。见面后,冥冥之中,我感到岳父大人也和我们在一起,与瞿叔谈笑自若。我连襟杨良杰先生是文科出身,两个文人相聚,十分投机。我则“发挥专长”抓拍了瞿叔的一组特写。在请教长寿秘诀和健身良方时,瞿叔给我们表演了太极拳,我也随之。他从容不迫、身手不凡、进退自如、一气呵成——其动作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动如脱兔,哪里像九十多高龄的老人。

2020年,当瞿叔得知我的习作《枫叶红了》出版后,写下来长诗《諲颂芸编遂出版》(六首)。用“岁月悠杳梦婵媛,关山迢递愁肠断”“孤灯眷听风沙咽”“青葱茂齿荒漠献”等绝句形象地描绘了晚生毕业分配后的遭遇和矢志不渝的信念;并用出神入化、文采斐然、精炼而达雅的诗句刻画了晚生传奇般的人生,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的烙印;诗人褒扬鼓励晚生退休后焕发余热,涂鸦习作笔耕不息,回顾跌宕起伏、曾经沧海的人生经历,亦随涌发出的思绪,记录真实生活、针砭时弊、彰显正气,并见诸铅字。瞿叔对我的提携慰勉溢于诗言,其知遇之恩晚生定结草衔环,永生不忘。

我们的好叔叔瞿介章教授毕生从事文字及教学工作,学识渊博、丰功茂德、成就卓著,他为人开朗旷达,谦卑真诚,其国学功力深厚,诗词创作上更是笔下生辉、字字珠玑,创作了许多脍炙隽永的诗文佳品,值得永远学习研究。

不久前得知,近“期颐”高龄的瞿教授,欲将多年来辛勤编撰的《枫华诗词文稿》付梓出版。我十分欣喜地参与了排版制作,从而更多地拜读到他的翰墨鸿文,更深透地了解了瞿老,他:
爱梅花“凌霜傲雪懔昂然,历厉苦寒香暄妍”;
爱瀑布“浩浩泓水接天涯,滚滚波澜驰奔马”;
爱秋天“悠悠篱菊晚节薰,飒飒金凤诗意浓”;
爱学校“满苑书香弦歌盈,朝气蓬勃如日昕”;
爱父母“萱爱煦煦恩辉燊,椿诲谆谆泽海深”;
爱老伴“高山流水契知音,一觏倾情心相印”;
爱前辈“神州景明焕春光,永缅丰功史留芳”;
爱故友“夜阑寒月照无眠,诔诗一篇遥奠兄”;
爱子孙“谁谓福禄唯财鋆,芝兰玉树斯禧馨”;
爱故土“老叟盼得华夏燊,含哺鼓腹享祉安”;
爱加国“多元文化放光彩,枫叶之国永昌繁”。

初读诗集全稿,我发自肺腑地感到:“放心无求如玉刚”“嘉言懿行珏臧光”的瞿叔为我们作出了为人师表之榜样:
“甘作孺牛尽瘁劳,风雨沧桑志不馁”
“恬退明志世无争,甘作人梯笃舌畊”

在恭贺诗集出版之际——楹联“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玄孙”“天赐期颐长生无极,人间百岁积庆有余”代表了我们对二老的衷心祈愿。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