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给社区公共图书馆捐送《星星生活1000期汇萃》
2021-11-01 15:26:2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素净)去年11月27日,《星星生活》周刊迎来了第一个千禧期。1000期,意味着跨越了十九年有余,如果以一期五个移民故事来算的话,如今已刊登了超过五千篇原创移民生活文章。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星星生活1000期汇萃》应运而生。书中一共汇集了超过70位作者的102篇文章,图文并茂,真情实景,通俗易懂。总编捷克佳先生在序中写道:在这个特殊的社区中,许多素未谋面的作者如同邻里街坊,无私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与人生经历,喜怒哀乐尽现其中,正是这些看似平凡朴实的身边小事带来的沉浸式真实体验,日积月累汇集成时代的年轮,为华人移民群体留存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和编年史。

我是2000年登陆多伦多的,周刊于2001年创刊,虽然年份相近,由于因缘际遇的不同,直到四年前我才有机会与周刊结缘。所以,被收集的文章我大多数都没有阅读过。于是,我带着一种对同一时期同胞们的移民经历的好奇,迫不及待地翻开了页面。


【图:《星星生活1000期汇萃》封面】

先不说其中的内容如何引起我的共鸣,单看文章的题目就已让人会心而笑。从地下室起步的移民十年路,一个软件工程师在加拿大抓蚯蚓的辛酸经历,一步一台阶-我的十年学生历程,十八般武艺教中文,在洗车行打工的日子,我们住进了老人公寓,苦尽甘来-移民岁月总有收获的季节,渐行渐远的故乡……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鲜活的画面,读文就如同在看一部部微电影,似曾相识的经历把我一次次带回到了那些个特别的日子。

时代不同了,如今的移民生活也许跟以往的我们早已有所不同,就像我们跟上一辈的华工移民一样早已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这就是我们这一辈普通移民中最常见的生活经历和真实情感。总编说的没错,这就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既然是移民历史档案,就该有它的社会收藏价值和一个妥当的去处。于是,我开始萌生了把这本书捐送给社区公共图书馆的念头。

今年的三月,我抽空联系了离家不远的一间列治文山图书馆。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分馆,一是因为我跟负责人王先生比较熟落;二是因为王先生也是华人移民,懂中文,不用多解释他就可以知道书中内容和明白该书的收藏价值和意义;三是这个社区的华人移民比较多,该书被多人阅读到的机会应该会大一些。

只不过,见了王先生后才得知情况有变–由于受疫情影响,图书馆已暂时停止接受捐书的运作。还好,王先生没有让我失望。他站在图书馆的外面(当时的图书馆还只是提供路边提货服务),戴着口罩,耐心地听着我的介绍并随后翻看了目录。

王先生不但认同了捐书的重要性,他还跟我详细地介绍了图书馆接受捐书的正规流程,他说:“只有通过总馆的统一归类和管理,才可以让更多的分馆得到收藏和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到了八月,当看到图书馆终于消除了疫情的封锁界限,我就按王先生所说,给图书馆负责对外联络人Jenica 发了一份捐书电邮。巧的是,Jenica曾经是我女儿参加图书馆活动时的指导员,性格开朗,可爱可亲,我跟她有过几次愉快的闲聊,我把她给予我的好印象一并写在了邮件中,并付上书的封面和目录照片。

邮件很快得到了回复,Jenica热情依旧,她告诉我图书馆有一个专门负责接受捐书的小组,联系人是Beth,她已经把我的邮件转给了Beth,相信很快就会得到答复。

三天后,Beth在她的第一封电邮中高度肯定了该书的收藏价值和意义。而更为巧合的是,我曾经在四月的时候以小女学校校委会的名义邀请过图书馆派员给家长们介绍现有的线上的活动内容,当时的主讲人就是Beth。从此,我和Beth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长达差不多两个月的电邮沟通。

按照图书馆的要求,捐书应该有书号、发行日期和作者等信息,以便归类入档,才可以供给读者查询。而Beth的另一层意思是,如果有了这些信息,她就可以根据需要,多购买几本放在其它分馆。

看到Beth如此重视该书的收藏工作,我简直是欣喜若狂,连夜联系主编询问详情。后来才知道该书属于纪念性质的内部发行,并没有正式的书号。Beth又问我有没有其它的图书馆收藏过该书,那她就可以向对方请教和借鉴一下归类的方法。

遗憾的是,到那时为止还没有其它利好的消息,好像这个事情走进了一个小胡同,一时让我有点失望起来。但是,我并没有灰心,捐书的念头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跟Beth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也许列治文山图书馆可以成为第一间收藏此书的机构呢,那么别人就可以向她取经了。

也许是我的热情让人无法拒绝,更也许是Beth早就有了主意,她让我再给她一点时间,让她看看是否可以把该书归类为当地历史和文化类藏书,再做个特殊的技术处理,以便读者查询借阅。

希望就在前方,我耐心地等待着Beth的好消息。与此同时,旺市公共图书馆举办了一个二手图书促销日,福利诱人,我计划前往参加。出门前,给旺市图书馆捐书的念头突然蹦了出来,于是我顺手带上一本前往。一来买书,二来捐书,我“自鸣得意”。

由于有了跟列治文山图书馆打交道的经历,在跟前台接待员Bo说明捐书来意时,我还特别提醒Bo该书只属内部发行。也许是我运气好,碰上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员工,更希望是因为该书的内容吸引了Bo的兴趣,她让我留下联系方式后说:“我会把书交给负责接受捐书的部门,看看能不能把它归类到当地历史和文化类藏书供读者查询(这一点跟Beth的做法一样)。”

两天后,Beth果然给我带来了好消息:可以正式接受捐书!


【图:与列治文山图书馆Beth在大堂里相逢】

十月二十二日,我欣然携书前往。我和Beth在大堂里相逢,我们一起翻看着书中的照片(其中有一张还是我在自己经营的餐厅里接受《星星生活》记者采访–“如何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时所拍),我们互相表示感谢!

我告诉Beth,为了记录这一次捐书的过程,为了感谢社区图书馆对收藏华人移民融入当地生活史的热心支持,我会写一篇文章并给报社投稿。

Beth随即问我可不可以给她转发一份,她说:“虽然我不懂看中文,但是,我可以请其他同事帮忙翻译,你在一开始给我发来的书的目录我就是叫他们帮忙翻译的呢,并且,你的这篇文章也可以当作是捐书过程的一个部分,我们也可以把它收藏起来当一个完整的记录!”


【图:与列治文山图书馆Beth往来的电邮】

心中的感激一时真是无法形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无意踏入江湖,我对Beth的答应必须是“确定肯定以及一定”。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