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涨价与短斤缺两
2022-08-16 15:59:01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爱米)后疫情时期,物价大幅上升,多伦多自然也不例外,一包八公斤的大米价格从十几加元涨到二十几加元,价格几乎翻了一倍,无论是人吃的菜油,还是汽车需要加的汽油,价格也是一个劲地往上窜,偶尔跌个几分钱,加油站的汽车便排成长龙。

明目张胆涨价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人工和材料成本都上涨,各行各业都在涨,当然,涨幅还是有很大差别。

譬如:最低时薪讨论来争议去,十多年才涨几块钱,大米白面八公斤不声不响一年之内,就可以涨十来块钱,地税更是年年按比例增加,水电燃气网络等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耗品也是一个劲地往上涨。总之,收到的账单金额上涨的幅度肯定大于工资福利提升的幅度。

明码标价,理直气壮地涨价,买与不买,百姓只能看着办,怨不得商家,生意人不愿做赔本买卖,总归都是要赚钱。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但不少塑料袋包装的食品虽然依旧保持原来的外包装面孔,但无论从形体上,还是从重量上都在悄悄瘦身缩水。原本500克一条的奶酪,如今减肥成400克一条,原本500克一袋的糖果,减重至350克,每一颗独立包装的糖果全部缩小了一圈,在糖纸袋里晃晃荡荡……

这还不够,分量减少的同时,价格却疯涨,诸如此类的变相双重涨价的实例不胜枚举。相比明目张胆地涨价,那些暗地里变相涨价是不是令人有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

还有一种牟利的手段则是短斤缺两,更是令人无语。那天,我去附近的华人超市购物,买了一条袋装冰冻桂花鱼,包装袋上标明重量,收银员在柜台输入条码扫价格,然后用柜台磅秤称重量,我发觉称的重量明显比包装袋上标明的重,于是提出异议。

收银员振振有词地回复道:“这么便宜的价格,还计较称重多那么一点?”我又问:“袋里还有不小的冰块,也算鱼肉重量?”她抢白道:“若除去冰块就不会是这个价格,你到底买还是不买?”我说:“买。”

这以后,我还是照样会买桂花鱼,但再也不敢质疑磅秤的精准度和冰块的大小。盒装的有头虾也是如此,冰块化冻后,虾的重量减轻若干两。

这样的事见多不怪,一方面怕人说太计较,另一方面对华人同胞拉不下脸面,其结果就是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幡然醒悟后,决定不买此类货物。由此也不禁反思华人超市存在的“秤不准”与“水份多”现象,是不是也该好好整顿一下?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业经营之道需要坚守的底线是守规矩讲信誉,不做违反法规和有悖道德良知的事情。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