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加拿大勋章获得者文佳兰的华西情缘
2016-12-27 17:39:33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记者捷克佳报道)身边时常会有一些惊奇等待挖掘。在加拿大华西校友的引荐下,记者有幸结识到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加拿大中国通——文佳兰女士。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华西校友群体中,文佳兰因为其著作,《竹石》成为一位维系华西历史传承的考古者和纽带,而她原本是一个与华西毫不相干的人。

文佳兰是“加拿大勋章”的获得者,现在是一位社会企业家和慈善顾问,此前,她曾经是曼尼托巴大学中国学科的教授,1994-98年出任加拿大亚太基金会的副总裁。

回溯历史,在老特鲁多(Pierre Trudeau)执政时代,加中两国于1970年10月13日建交外交关系,1973年10月,特鲁多访华,这是自两国建交后加拿大总理首次访华。在周恩来和特鲁多代表两国政府签署的诸多文件中就有《中加学者交换项目》协议。

文佳兰便是作为第一批加拿大交换生来到中国留学的成员之一,首批学生共有20名,来自加拿大各地。在已经装进镜框的毕业证书上,这位名为卡伦-明登(Karen Minden)的加拿大留学生于1973年11月至1974年7月在留学生部汉语专修班学习,那猩红的印章还是“北京语言学院革命委员会”。


(文佳兰北京语言学院毕业证。摄影:捷克佳)

当时,相熟的约克大学的教授问她是否愿意作为交换学生去中国, “我说是的,我愿意。我当时24岁。”那时她已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硕士学位,在多伦多一间跨国图书公司工作,正筹划去新开一间书店,(安省的)滑铁卢大学也得到了讲授一门课程的机会。但最终,文佳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往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

不过,当年乌发遍布,如今银丝满头的她并不认同毕业证书上音译的“卡伦-明登”,而是坚守“文佳兰”这个颇具诗情画意的中文名。问及缘由,也是一段有趣的故事。

1971年,在从约克大学毕业到准备去伯克利读书的那个夏天,她在首都渥太华的外交部谋得一份工作。中午时分,她会定时前往国会山附近ByWard Market的一间杂货店与店主学习中文。

“老板过去是国民党的高级干部,他给我起了‘文佳兰’这个中文名字。”而她的父亲因早年与香港有贸易关系,朋友给出的中文姓名也是以“文”开始,父女俩颇为一致。

在前往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期间,正值中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中方的老师说,文佳兰这个名字受孔子的影响,需要更改,但她执意不从。

文佳兰回忆说,在加拿大外交部短暂工作期间,曾翻阅不少历史档案,接触到一些传教士的资料,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多年后这些能将她和中加关系联系到一起。


(一同前往探望文佳兰的加拿大华西校友,左1为理事刘军,右2为会长万卉,右1为理事焦奇志。摄影:捷克佳)

访谈是在普通话和英语的双语境况下进行,并不时转换频道。文佳兰的普通话相当不错,但在需要严谨表达的时候,她会主动采用英语进行表述。

稍显惊奇的是,文佳兰的普通话还带有文革时代的鲜明烙印。既有“传教士是帝国主义的狗腿子和传声筒”,也有“友谊第一比赛之二”。在回忆留学时代的身份归类时,她说:“我们代表帝国主义,加拿大因为有白求恩,所以我还好,但美国人和英国人就被贴上了标签。”她还接受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还记得1974年在中阿友谊人民公社收割麦子,阿是指当年欧洲社会主义的那盏明灯阿尔巴尼亚。

在回顾学中文的经历时,文佳兰说,18岁那年她在约克大学开始学习中文,从口语开始到逐渐认识汉字,由此爱上了中文。她还记得第一位教中文的犹太裔教授能说多国语言。在回答为何要学中文时,学生中有的说是喜爱语言,也有的是让家庭主妇生活更有趣,但文佳兰的回答则是想成为第一个加拿大驻中国大使,因为双方还没有外交关系。

“那个愿望最终没有发生,因为后来当我得到大使馆一个工作的offer时,我已经有了孩子,丈夫也不让去。”回望端茶送水待客的丈夫,她略带笑意又有些愤愤不平地说,“为此当时和他一个礼拜没有说话。”

从中国留学回来后,文佳兰于1975-1981年在约克大学攻读政治学和历史博士。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她有些纠结,文佳兰回忆说,基于家庭因素的考虑,不能长期远离年幼的孩子,她需要找能在加拿大完成的论文。一位教授提建议说,不妨去看看联合教会(United Church)的档案。

文佳兰最终选定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医疗传教士对中国医学现代化的影响。在当时,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兴学、行医这样的研究课题并不是热门。“直率地说,我当时对基督教传教士这个题目没有一点兴趣,因为我是犹太人。”虽然最初她还有一些抵触情绪,但很快她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文佳兰说,为了深入研究,她先后前往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档案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加拿大外交部档案馆等地寻找相关的历史资料。看过一些档案之后,发现有关加拿大和中国的历史交往内容十分丰富,非常有意思。

论文完成之后,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出资,希望她能继续研究。后来文佳兰的著作《竹石——华西医学精英的成长》(Bamboo Stone: The Evolution of a Chinese Medical Elite)便是以此为主线索,只不过她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华西协合大学。

华西协合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是一所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个教会组织于1910年建立于四川成都的私立大学,后数次调整并几易其名,经历了华西协合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演变,但核心关键词仍是“华西”。华西被誉为中国口腔医学的发轫地,其中西方医学传教士对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影响功不可没。

“我对华西的毕业生有兴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特别是1949年前的毕业生。”通过接触无数有价值的史料以及与校友的深入访谈,文佳兰最终完成这部鸿篇巨著,现已成为研究华西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文佳兰共有三个版本的《竹石》,分别是1994年出版的第一版和2014年的第二版,均为英文。还有今年(2016)出版的中文版,她评价说,这本书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

一同前来探望的加拿大华西校友会理事焦奇志拿出中文版的《竹石》,兴奋地请作者文佳兰签名,并视为珍宝般地合影留念。

在多伦多有众多的华西校友,加拿大华西校友会创办者之一、前任会长李峻是口腔系79级校友,他向星星生活记者表示,他多年前在网上淘得两本首版《竹石》,文佳兰惊见其父在书上的亲笔签名,当时是送给亲朋好友的,文佳兰后补上自己的签名,使得这本硬皮精装版有了父女两代人的签名。李峻说,他把其中一本赠送给了华西口腔博物馆珍藏。


(加拿大华西校友李峻持有首版《竹石》,其上有文佳兰父女两代人的签名。李峻供图)

《竹石》书名源自郑板桥的一首七言绝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她认为,华西有今日的辉煌,是当年医学传教士与几代人“咬定青山”的结果。

《竹石》的内容是,在十九世纪后期,加拿大传教士前往中国西南地区,为四川成都的学生制定了医学培训项目。在五个西方教会团体的共同努力下,该培训项目最终演变成为华西协合大学的医学、口腔、药学和公共卫生学院,成为华西全面发展的基石。

文佳兰认为,这间学院通过传播西方医学知识,为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提供了一个实例。通过跟踪学院的历史和师生的职业生涯,记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长期困扰中国的政治动荡的影响,以及学生和教师的校园生活。这项研究通过大量的访谈,以及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的相关档案,记述了加拿大医学传教士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角色,并深入探讨了科技知识的跨文化传播。

正如文佳兰在该书2014版序言中所表述:“我当初想进行这方面研究并出版一本书的想法是源于一种直觉:虽然我与1949年前毕业于传教士所建的医学院的,至今还留在中国的毕业生接触很少,但通过对华西协合大学医学和牙学院所进行的跨文化的医学技术传播的故事的发展却并没有由于1949年政权更替而停止过。的确,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为获取更多第一手资料,文佳兰于1986年首次访问四川,其后数次前往中国进行深入的个人访谈和阅读档案资料,每次约3个星期。如今,访谈的一些资料仍然保存在她的手中。她指着厚厚一摞的档案资料说:“我想应该整理一下,留在我的遗嘱里,将来捐给华西博物馆。”


(文佳兰还留有不少当年采访华西的原始档案。摄影:捷克佳)

基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她的访谈记录中,有不少是有顾虑要求匿名的,也有一些不介意留下真名实姓的,如元老级的妇科专家乐以成教授。文佳兰说,原本1989年准备出版的这部著作也拖延到1994年出版。

在访谈中,文佳兰特别感谢华西著名血液病学家邓长安教授在研究与写作这部著作过程中给予的大力帮助,对老教授于2015年1月去世表示深切哀悼。

文佳兰说,后来她随在曼尼托巴大学谋得医学教授职位的丈夫一同前往曼省,她也在这所大学担任中国政治学和亚太事务教授。1994-98年期间,文佳兰出任加拿大亚太基金会的副总裁。之后,一家人又于1998年返回多伦多。文佳兰的丈夫是Dr. Harvey Schipper(中文名石白河),他拥有诸多的头衔,其中的血液肿瘤专家在业内声望颇高。

文佳兰十分敬佩华西毕业的老校友们,尽管历经各种磨难,他们仍然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热爱他们的学生和病人,“真想不到他们的品质如此高尚。”她高度评价道:“老一辈是中国重新回归国际科技舞台的骨干。”

对于早年的医学传教士,文佳兰说,他们也主要分为两个派别,一个认为华西协合大学最重要,可以提高教育水平,另一个认为基督教传教最重要,可以吸收更多的教徒。但他们来到中国时,根本没有想到,五十年代会被逐出中国。

她说,传教士们对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这甚至一直影响到他们的后代。“我们生活中做的很多事并不知道如何结局。但我想我们是成功的,如同播下的种子,正在等待适当的时机。”

“我感觉自己是一个考古学家。这些埋藏在地下的故事,在我是学生和教授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现在这些种子已经发芽。我也像是一个信使,将这些声音传递出来。”除中国的华西之外,《竹石》这部著作在传教士的后代中反响很大,特别是在CS学生和校友会中。

CS是早年设在成都的加拿大子弟学校(Canadian School)的简称。根据首任校长Lela A. Ker在CS校友会网站的介绍,加拿大子校在1909年3月8日正式开学,第一批学生只有5名,没有课本与文具,教室是在一所教堂的后面。学生并不局限于加拿大传教士的孩子,也有英国美国的学生。

据介绍,1918年,CS学校搬迁至华西坝的华西协合大学校园内,学校也不断壮大,成为覆盖幼儿园至高中全科的全日制学校。不过,在1950年,CS学校彻底关闭,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的华西加拿大校友会理事刘军向星星生活记者表示,有关CS的故事,自己是在几年前才知道,他当年所在的公共卫生学院,就是在CS的楼里,学习工作十年,当时一点都不知道CS。

这批在四川出生长大的加拿大子弟及其后人,自称为“CS的孩子”,在1937年就在多伦多建立自己的组织CS协会(The Canadian School Association),至今已有80年历史。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在大多伦多地区都会举行CS聚会。

文佳兰说,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传教士,就是CS的父辈们。正是因为《竹石》这部著作,她与CS结缘,让CS的孩子们找到了中国的根。她被介绍到CS校友会,曾参加过他们的聚会,并在会上发言。

由于很多人询问已经断档的《竹石》,文佳兰很想再次修订,但作为祖母的她十分忙碌,还有其他工作,再次深入研究会很困难,所以2014年再版时她只好重写一篇序言。她说,很多CS校友会的成员都购买此书,“我也再次被介绍到这里的加拿大华西校友会等,我的世界也越来越大。”

“今年图片展的活动我一定会帮忙。” 文佳兰表示,她将动用多年来在政界和学界的积攒的人脉促成展览的顺利进行,并推广到本地西人社区。“因为这是有关中加关系一个很重要的故事,很多人并不知道,展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她所说的图片展是预期今年10月14日至18日将在大多伦多文化中心举办《加拿大人在中国》图片展,由中国北京和平世界书画院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CS协会以及加拿大华西校友会联合主办。主办方介绍说,该图片展旨在表达中国人对百年前以成都为家的加拿大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展示这些加拿大人对中国现代医学和教育的贡献和中加友谊。

据华西医科大学加拿大校友会会长万卉介绍,这些关于传教士在四川的影像记忆有40-45个展板的老照片,时段是1892至1952 年。万卉评价说,内容非常丰富。

文佳兰认为,这是老照片小组给加拿大最好的礼物。在这60年的历史记忆中,在白求恩之前,已经有很多加拿大的医学传教士开始了在中国的工作,历史不应该忘记。

在诸多人物中,有华西协合大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启尔德(Omar L. Kilborn),还有他的儿子启真道(Leslie Gifford Kilborn),启真道曾任华大医学系主任及医学和牙学院院长,而在启尔德家族中,一门三代10人与华西医院有不解的情缘。展览中也有华西赫赫有名的建筑总工程师“苏木匠”苏继贤(Walter Small),他的四个子女之一的John Small是继Ralph Collins之后,第二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

虽然喜爱教学与研究这些职业生涯,但文佳兰后来不得不转换工作方向,成为一名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专家,这缘于她的一个家庭成员出现心理疾病,她四处求医拜师,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并拥有自己的研究团队,她的文章也时常见诸于专业期刊。

文佳兰表示,传教士们的精神给她很大的勇气,“因为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此前从未遇过。”她介绍说,其后所开设的康复学校在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已先后有250名青少年从这所学校康复。学制一年的学校最多可可容纳40人,目前有多达200人在等候名单中。

由于在青少年康复领域和推进加拿大与亚太地区经贸合作关系的突出贡献,文佳兰在2010年荣获加拿大的最高荣誉“加拿大勋章”(Order of Canada)。

问及是否愿意“重出江湖”,文佳兰有些茫然,当明白是“come back”的含义时,她说,最近十五年来,由于专业的转换,与中国的关系已经很少,主要去美国出差。她选择在第一个外孙女生日的那天退休,至今已经2年半,“这是我现在的工作。”

文佳兰说,在退休之际,她对选择的工作非常谨慎,既能长久,还能享受,不能影响到自己的外孙们,“要是有机会在中国能开设一个辅导训练有心理问题青年的学校,我会把握这个机会。而现在CS和这个画展项目很值得去做。”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