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国】通榆年画:回放不算久远的历史记忆
2017-10-04 16:28:3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记者捷克佳报道)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绘画体裁,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作为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生态,曾几何时,用年画点缀年节渴望吉祥和谐的习俗遍布大江南北。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挂历取代年画,在不经意间,年画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在吉林白城参访期间,有关年画的历史记忆被按键回放。

白城师范学院坐落在素有鹤乡之称的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在学院逸夫图书馆内,有一个特别的展馆——通榆年画研究馆藏室,其内收录多幅年画画稿、印刷品等珍贵物件,展现并见证了通榆年画的发展历程。通榆年画源于早年闯关东的民间艺人,从早期的驱凶避邪祈福迎祥,到后来融入东北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元素,独成一体,形成自己的风格。

通榆年画是吉林省的传统民俗艺术和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并随着社会和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迁。它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果,是社会发展、民俗风情的重要历史见证。通榆年画延续了中原木版年画的生产技艺与历程,充分挖掘出中国传统美术的生命魅力和智慧创造,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据介绍,在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时期,通榆年画曾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是通榆年画制作的鼎盛时期,最高峰时有50多位年画制作者,全国30多家出版社出版了近300幅作品。其中著名的如刘长恩的《打猪草》等,而姜贵恒的《剪窗花》,后更名为《毛主席万岁》的这幅作品的统计发行数量超过5亿多张,居当时全国之首,更创下通榆年画单幅发行量之最。

据了解,白城师范学院通榆年画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旨在保护与传承通榆年画艺术,推动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地方文化艺术交流。目前该中心拥有多功能展示柜12个,图书10000余册。现已收集到通榆年画画稿70余幅、年画印刷品200余幅、照片1000余幅、年画缩样600余册、相关物证2000余件。中心还开设相关课程,为通榆年画艺术培养接班人,延续这个文化品牌的生命力。

记者在展馆内还遇到通榆年画非遗传承人之一的高静。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高静带着40余件作品参展吉林活动周,观众们有机会了解到东北的传统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通榆年画真正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舞台。

祈求吉祥和谐是年画永恒的主题,其寓意往往却通过画家特有的表现方式来呈现。高静受访时身后的一幅年画便是其表述喜庆的作品。她介绍说,大头娃娃,年年有余(鱼),和和(荷花)美美,福(蝙蝠)到了,鸳鸯戏水等,这些美好的祝福都浓缩在一幅年画中。

相关系列文章

【行走中国】精彩吉林相约世界共谋发展
【行走中国】摇篮之都长春渴望拥抱世界
【行走中国】在吉林,有一款美酒一定要品尝
【行走中国】中车长客,中国名片在这里闪耀
【行走中国】吉林长春向全球发布120家企业及产品
【行走中国】欧亚集团:这艘商业航母自长春启程
【行走中国】致力铸造品牌的吉林大米与金塔辣椒
【行走中国】通榆年画:回放不算久远的历史记忆
【行走中国】雁飞鹤舞的向海与猎而不绝的查干湖
【行走中国】长白山天池,请为我揭开面纱
【行走中国】图集:精彩吉林与你有约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