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还是逃离?爱岛华裔移民素描
2018-10-17 20:41:5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记者捷克佳报道)碧海红壤小绿屋,是人们对爱德华王子岛(PEI)的第一印象。近些年来,随着华裔移民潮水般涌来,一些人仓促逃离,一些人则落地生根,发生在这座小岛的故事不断。今年9月中,当地省府宣布永久取消企业移民省提名项目,更是将PEI推向风口浪尖。

记者日前赴爱岛采访,与当地数位华裔移民短暂接触,一些人的经历颇为有趣,于是在返回多城后又通过电话再度深入交流。巧合的是,几位受访者分别归属于加拿大移民的几个主要类别,这些随机的样本未必对爱岛的华裔移民有足够的代表性,但来自个人的感悟和心声却值得记载下来。

**技术移民王根博士

相比而言,王根博士算得上是爱岛的早期华裔移民,他1997年以技术移民身份移民加拿大,2005年因联邦政府机构国家科学院NRC组建营养卫生和健康研究所招聘专业人士,他获聘后决定举家由安省伦敦的西安大略大学移居爱岛首府夏洛特顿。

他回忆说,刚来爱岛时,当地的华人不足二百人,二三十户华裔家庭以早期的技术移民占主导,大多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或高校工作。

在爱岛,王根是一个小有影响的人物。他利用业余时间做了许多社区调查,为反映民意也向政府提出了不少报告和建议,一些获得采纳,勤于笔耕的他曾写过多篇文章介绍爱岛。而更广为人知的是他作为主要推手,创建爱德华王子岛中文学校这样一个纯公益性的学校,并在2007年9月正式招生开课,时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还亲赴学校剪彩致贺。

王根身兼中文学校校长多年,直到2017年3月因健康原因才退下来。他介绍说,中文学校的学生分别来自华人移民家庭、当地西人家庭、以及西人从中国孤儿院收养的孩子,其中包括一些收养的残疾儿童。虽然学校的教师和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也占用每个人的不少业余时间和精力,但他们都在乐此不疲地无私奉献。爱岛中文学校已经在华人社区和西人社会中,为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王根博士通过这些年中文学校就读生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投资移民群体中,约有九成都先后离开爱岛。因为目前学校有50名左右的学生,却有高达90%的更替率,从他退下校长职位一年多,已经不认识几位学生家长,就可以说明这个现象。

他表示,如此高比例的人数变动非常特殊,能坚持下来的学生很少,而且学校的班级更是难以升级,总是徘徊在两三个年级,过去还曾有过多个年级,以及才艺班等。

这些年爱岛有如此高的华裔移民流失率也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前些年,王根作为操盘手,亲自将他自己的几家亲戚多人申请到省提名项目的亲属移民,他对自己的移民登陆的亲属严格要求,让他们按提名计划书一步步实施项目,逐渐扎根于此,自食其力,用行动兑现了当初移民申请时的承诺,因此还受到移民官员的赞扬。

对于大批移民以爱岛作为跳板而转赴外省发展,王根认为,应当客观公平对待这一现象。政府每年引进的移民的确不少,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以及容量有限,因此很多人不能久居,“于是大批大批地来,大批大批地走,人员流动非常大,如潮水一般。”

有一个说法是,投资移民是PEI的穷人。因为许多人国内资产不申报,在加拿大也没有固定收入,于是孩子们可以拿很高的政府牛奶金,一些移民居住于此的目的就是把居住保证金和牛奶金拿回来。这样的漏洞对于纳税人确实不公平,也给政府带来不小的负担。

尽管如此,王根认为,这也是有弊有利,投资移民至少是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还是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有所贡献,而且越来越多的新项目投资移民,其中包括一些回流的投资移民,正在王子岛寻找各种机会,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移民计划。现在每天往来爱岛的航班上都有不少华人的身影,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在这位博士的观察中,由于流动性大,目前岛上华人的确切数字仍是一笔糊涂账,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他说,目测也许有七八千,经常来常往五六千,常年居住的估计四五千,这个数字显示,华人已经在王子岛的人口和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王根期待,华人能够继续融合到当地社会,既来之,则安之,为王子岛的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投资移民宋惠玲

宋惠玲(Selena)是爱岛交通要冲Hunter River小镇By The River Bakery & Diner的女老板。这间面包餐饮店的生意十分红火,对外来者而言,店里自制的海鲜汤和龙虾三明治是游客的必选。

来自海滨城市天津的宋惠玲之所以选择驻守爱岛,缘起她浓厚的海洋情节以及对海岛生活的向往。她早年毕业于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所学专业是水产加工。移民前,宋惠玲在国内有自己的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在食品行业内颇有建树。

2010年,宋惠玲以投资移民身份登陆加拿大,对全部十个省份都先后进行过考察,最终下定决心留在爱岛,2011年决定接手这间店。虽然不在省会城市和热门旅游点,但这里却是她心仪已久的理想地,因为邻里关系密切融洽,民风极为淳朴,爱岛还有相当不错的文化氛围,于是她决定在此地投资。

她介绍说,本来投资的目标就偏爱于咖啡店或餐馆,这间店则是两者兼具,依据多年的营商经验,主营产品各占一半,彼此可以互为依托,经营风险的可控度更高。对比前任店主所提供的前些年财务报表,与自己实际经营非常接近,更加印证岛民的诚实可信。

令宋惠玲欣慰的是,虽然换了店主,但老员工都选择留下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这间店的生意额还不断攀升,每年仅有圣诞节和复活节两天假日闭门谢客。

宋惠玲说,自己最初的规划是坚持十年,但现在则已改为坚持到退休。目前这间店面已经经营八年,加拿大的退休年龄是65岁。而且,她在爱岛的商业版图已悄然扩展,在其他地点的餐馆和冰淇淋店也先后开张,她成为拥有三间餐饮店面的女企业家。

“移民既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宋惠玲说,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通常外来者难以融入当地的社会,但小生意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她说,每个移民所面临的挑战和选择都不会少,但只要勇于坚守必胜的信念,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省提名企业移民徐建平

古道热肠的徐建平也是爱岛华人社区的名人之一,许多人如果遇到难事第一时间便会想到找“老徐大哥”帮忙。当地的奶牛曾经能听懂中文这个奇闻便是与他有关。

徐建平一家2007年以省提名企业移民项目(PNP,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移民,他们是爱德华王子岛的第一批PNP移民。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徐建平生活阅历十分丰富,夫妇俩后来分别在国内打造出各自的企业王国。

移民加拿大对徐建平而言是“洋插队”。他曾经的一份工作是在当地的一家养牛场养牛,照料场中的400头奶牛,这其中包括190头产奶。养牛场的工作其实很繁琐,挤奶,洗澡,剪毛,打针,接生,清理圈舍,投喂饲料等等,他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力求完美。

徐建平的英文并不好,于是对牛“弹琴”,直接用中文招呼。奶牛们对这位牛倌大哥也毕恭毕敬,只要他用中国话大呼一声“起来”,奶牛便纷纷站立起来等候下一步指示。一旦下达口令“卧下”,这些奶牛便即刻闲散倒地开始交头接耳。

徐大哥家有一只爱犬名为小白,本地出生后四个月后便一直与他们相伴,也是只能听懂中文指令,左蹄、右蹄、趴下等,强烈的中文熏陶与灌输洗脑让这只爱犬彻底丧失了听懂英语的技能。看来,环境不但能改变人,也能改变其他生灵。

徐建平一家来自中国江苏,人称秀姐的太太目前也很忙碌,在岛上经营三家幼儿园。热情好客的徐大哥更是接待了许多新移民,现在还为留学生提供家庭寄宿Homestay。动手能力极强且闲不住的徐大哥偶尔还会干一些装修的工作。

秀姐说,这些年,身边有许多亲近的朋友都纷纷离开爱岛,前往外地求发展,大体上九成离开,但也有几家再度返回。徐大哥说,人生道路上不断打拼之后,在这里安度晚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这就是他们扎根驻守爱岛的理由。

**家庭团聚移民罗丹妮

在爱德华王子岛首府夏洛特顿市码头区的Great George St,有一条名为“海龙”号的红色中国仿古帆船极为醒目,游船的主人是来自武汉的罗丹妮(Daniela Luo)和他的加拿大老公Montgomery Gisborne,这位西人还有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山龙”,其中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罗丹妮和山龙两人是通过网络交友平台在武汉相遇,那时山龙正在中国经商。结识相恋数年,丹妮发现山龙是一个彻头彻尾外白内黄的“鸡蛋人”,他对中国文化十分痴迷,所了解的历史知识甚至比自己还多。

丹妮一度试图让山龙加入中国籍,但因手续相当繁琐而不得不放弃,最终反被山龙说服,和孩子多多一道移民加拿大。两个之前均有婚史的人也终于找到真爱,于2017年再度步入婚姻的殿堂。加拿大著名媒体《环球邮报》也报道了两人这段神奇的跨国姻缘。

在多伦多短暂居住后,他们随后移居到爱德华王子岛。尽管丹妮目前成为岛民还不足三年,但期间经历的一些事情让她对这个小岛充满感激,更充满爱意。她更愿意以“爱岛”称呼这个美丽的小岛。

令她记忆犹新的是移居岛上第一次去超市购物,但所持有的某款信用卡并不被店方所接受,正当她准备放弃所购商品而离去时,后面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主动为她刷卡付款,并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难题,有时只要外人搭把手便可以安然度过。如果今后他人有难,希望她也能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丹妮由此深深地记住了“爱”。

丹妮说,“海龙”号的寓意是一条在大海里遨游的中国龙。这是山龙为了圆自己儿时的梦想,6岁那年,他看到了一本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书,就完全被征服,也从此迷恋上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和中国航海史。

据介绍,这艘1968年于香港出厂由缅甸柚木制作的仿古船世界上现存只有约十艘,前任船主是加拿大一位富豪。转手山龙后命名为“海龙”号,这位巧手匠工在五个月的时间里,耗用两千多个工时,终于在2017年7月完全凭借个人之力完成这项浩大的修复工程,让这艘仿古船焕然一新并顺利下海。

丹妮透露说,山龙的血液里还流淌着发明创造的基因,他本身是太阳能船舶制造的专家,其家族里名人不少,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牛顿,他的爷爷也是兴建加拿大海底电缆的重要人物,联邦跨海大桥边上就有他爷爷的纪念碑。

如今,在丹妮和山龙的共同浇筑下,这艘传播中国文化的仿古帆船正在大西洋上遨游。游程之中,游客会跟随山龙拜中国妈祖保平安,会听山龙讲中国航海史以及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品尝丹妮亲手制作的荷叶饭和中国茶,还有中国民乐家表演的古筝、琵琶、二胡等传统曲目。丹妮说,她准备把山龙造船的经历写一本书,以此来记录一位西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历程。

扎根还是逃离?这样的两难抉择的确困扰了不少移民朋友,但潮起潮落,大浪淘沙始见金,天道酬勤,那些顽强奋斗敢于打拼的勇士们总会在人生的舞台上获得成功。

相关文章:

闲话爱德华王子岛
http://newstar.superlife.ca/?p=232823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