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精华卷:华人的名校情结
2018-12-22 16:37:0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栏作者:阿妍)哎,我就不喜欢听别人讲这种话,华人喜欢上名校,喜欢买学区房,喜欢读顶级私校,这怎么了?教育是件非常私人,非常个体化的事情,妨碍着其他人什么事了?

华人家庭重视教育 众所周知,那犹太人也重视教育,印度家庭同样也重视教育。难道其他族裔的家庭就全部不重视教育?不是吧。我朋友的女儿能拿到谷哥的offer就是一位黑人同学做的推荐。人家那位黑人同学就是一学霸,先这位华人姑娘在谷哥工作。人家家庭不重视教育?人家可是正经名校毕业的。

英国有位老祖宗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力量是改变人生的力量,改变阶层的力量。普天之下,谁人不知。但凡家境好一点,有谁不愿意读好一点的学校。农民工的孩子如果能上重点中学,好的公立 学校能为他们打开大门,他们难道不愿意去读?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如果拿到了哈佛的通知 书,难道会扔马桶里?

名校,为什么是名校,那是因为它的学风,它的治学态度,它的人文环境 ,它未来的机会,它的方方面面都超过普通一般的学校。孩子的教育期放在人的一生中考量其实非常短。从7岁上学到22岁大学毕业 ,也不过十多年,而这十多年里要奠定他一生的基础。难道不重要吗?难道可以儿戏吗?也就只有十几年,他所学的,所看到,所认识到的东西,名校和普通学校是完全不同的。

微信里有位朋友说到她的女儿最近上大学后的改变。以前在高中女儿觉得自己很不错,难免自负,但是去到名校后发现藏龙卧虎的人太多了,孩子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聪明有趣的朋友胜过花哨的社交媒体”“除了和家人通话,几乎没有碰过手机”。最后她总结:一所好大学让孩子迅速成长,拥有创造未来的自信和勇气。

好的学校,好的学风环境,高素质的人群是可以改变年轻人的未来的。如果你刚好有孩子,而且你是有条件给孩子去读好学校的。那你自己会做何选择。

我所知道的,目前已经在加拿大政府工作,或在某些机构担任一定职位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名校毕业生。麻烦问一下批评华人家庭重视名校的人:这个社会,政府和几乎所有的大企业,他们用人的标准为什么是名校为首选,滑铁卢的某些专业凭什么就那么容易拿 到工作?名校倒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名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我们尊重这种价值而做出的努力,凭什么要诋毁?

《星星生活周刊》2018精华卷目录

捷克佳:扎根还是逃离?爱岛华裔移民素描
陈图永:四十四年前的移民路
星学:出国的诱惑一言难表
黄启樟:落叶归根与身份认同
爱米:落叶归根vs落地生根,此心安处是吾乡
玮仁:苦尽甘自来的移民生活
祎然:身边的铺路石子
阿妍:为什么要留在加拿大
黄启樟:努力走出华裔社群的小圈子
瓯越:海内存三子,五孙若比邻
华磊:到了“伸手要钱花”的年龄
夏婳:养花和移民的异曲同工
星学:老友晋级荣升为牧师
素净:我在加拿大佩戴罂粟花的情怀
华磊:地库出租二十年
枫叶树下:闪耀人性光芒 雨夜中的那盏灯
陶丽彬:暴雪中的搭车客
从个人经历看善意与相助的传播
爱米:温暖和睦的邻居
邓思杰:护士手记:病房的月光
华磊:一次打911看急诊的经历
静语:北美医疗系统如何化解医患矛盾
夏婳:浅说我所感受的国内外医疗的区别
王根:我的家庭医生怎样对待病菌的抗药性?
心仪:和死亡擦肩而过
黄启樟:分享白内障手术的经验
林卡:我为什么要写圣凯瑟琳的骑行
卓子:硅胶玩具与老小孩
杜杜:被家庭批斗会摧毁的辟谷计划
孙白梅:康乐中心里的好哥俩
小苗:我不喜欢这样钓鱼
丁丽茹:我和老魏哥的幸福生活
马强:追忆故乡的年
红叶:我在“印度王国”的日子
点心:找工作之面试之重要性
余若扬:央街惨案之后的思索
戴小厨:一不留心 竟然被警察尾随
三角梅:我所经历的电话诈骗
叶元凯:刨析骗子的伎俩
爱米:不高明的骗术
素净:暑期工对高中生成长的意义
大麦:我在北京实习四个月
爱米:名校情结知多少
阿妍:华人的名校情结
玮仁:女儿如愿得到大学助教实习工作
捷克佳:“地下”夏令营的少年教官
玮仁:结识一群可爱的小留学生
阿妍:多伦多各种教学班真是鱼龙混杂
夏婳:我家有儿初长成
林野溪:千万别小看 北美中小学的Project其实大有名堂
阿妍:孩子学兴趣班的体会
爱米:走进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
捷克佳:驶入汽车电影院 同样的故事 异样的体验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