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高尚――华人移民的精神面貌
2007-08-22 06:30:45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记者宛星)前些天跟一个老板朋友聊天,很多话题让我有当场就记录下来的冲动。这位在大多地区,温哥华,蒙特利尔等地有自己规模不小的市场发展公司的老板,谈起自己的事业来轻描淡写,可是在谈起如何回馈社会,帮助华人的话题时,却由衷地动了感情。

他刚来多伦多,一样也曾为了生存而放下硕士生导师的架子,毛遂自荐到一家工厂打工。老板干活比工人还卖力,看他没有车还主动接送他上下班。慢慢的,他才了解到,这个老板祖辈在香港曾有大产业,现在经营不止一间工厂,在多伦多还开发了几十套TOWNHOUSE,说有千万身家应该不为过。这样一个老板,整天以厂为家,勤扒苦做,有一天加班晚了,请他和另一个工人一起吃饭。好几年过去了,吃饭的那家餐馆还在,有次他开车经过那家餐馆,对一边的朋友说,这是我来多伦多后第一次上的餐馆。

他还记忆犹新地说起老板当时对他说的话,意思是,我知道以你的学历学识,你不会在这个工厂呆很久,但是,新移民出来不容易,只要你们肯干,我们作为同胞都愿意拉一把。

这位朋友还颇有兴致地回忆起老板的另一个趣事。很显然这个老板还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爱国人士。工厂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员工中谁能不买日本车,买其他任何国的车子,都可以获得老板请客吃饭;不过,如果谁买了日本车,那就别怪老板臭着脸不理了。这位朋友自己买的第一部车是美国车,当然,获老板在红宝石请吃了一顿大餐。

我立马感动得不得了,为了这转述的故事中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以及,这位十年奋斗之后已经是老板的朋友的叙述中的那份感恩之情。

已经成为老板的这位朋友,没有具体说他在工作中是如何帮助新移民的,但是,我从他的言谈间已经可以了解到他一定是有这样善心的人。

同一天的下午,我坐上另一个装修老板的工程车,去参观他新开的地板厂。几百平米的门店租金不菲,一进门,闪着金光的公司大名让人眼前一亮,而另一面墙上“爱心教育基金”几个字却让人一头雾水。

原来,该老板还是基金会的副会长。说起做慈善,这个中国大山里走出来的数学老师十几年前就开始行动了――为学生垫付学费,而现在,在加国艰苦创业成功的他,怀着更大的热情投入了慈善事业当中。难怪,多年的商场打拼,却没有磨灭他脸上的憨厚。

在几天前一个晚间的电话访问中,一位来自中国东北的加拿大发廊女老板,以其平实诚恳的故事,再一次打动了我。这位曾在国内任职大学的中年知识分子,经历了移民加国的短暂失落之后,在人生的又一次就业选择面前,把生存和梦想,职业和特长这两个矛盾点,完美地统一起来,并落实在自己坚韧不拔的努力上,几年后终于创业成功。

而我在细心聆听时,更从她“帮别人其实就是在帮自己”这样的朴素话语中,感受到了她打工时对报酬高低的平和心态;从她对老公和女儿的感激之词,体会到她谦逊宽厚的魅力人格。也许,这才是她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根本原因吧!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