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堂里的婚礼
2011-06-27 17:05:4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曹庆学)不久前,全世界约有20多亿人一起观看了英国皇孙的盛大婚礼转播,这在没有电视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那豪华奢侈的场景与形式,就像是当年皇子大婚的翻版回放,中老年观众都仍记忆犹新,仅仅是主角由查尔斯、黛安娜夫妻换成了威廉、凯特伉俪而已,距今刚好整三十年!

那教堂、王宫、仪仗队、御马车、街景人海等涛声依旧,惟俏戴妃已香消玉殒,老王储白发谢顶,教壁上观者不由地唏嘘酒新瓶旧、岁月不饶人,一丝感慨“从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在西方社会,高至皇家贵族,低及平民百姓,到教堂举办婚礼似是天经地义。王室的大典当然极尽铺排张扬之能事,择的亦是顶尖至尊的圣殿;普通人在寻常礼拜堂的婚礼又如何呢,尤其是海外移民的华夏教会婚仪咋样?俺出国旅居欧美已近廿年,出席过一些华人教堂的良缘喜事,感觉其实就是皇室婚礼的微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贴切不过。就将我亲身经历过的一点所见所闻,综述简介给对此好奇感兴趣的看官。

先说说在教堂里结婚者的资格。按照传统教规,只有基督徒才可以在教堂里举办婚礼,否则不予接受。此乃基于《圣经》的教义“信与不信的不能同负一轭”。常理亦应如此,因若不相信上帝,礼仪中起的那些誓约就没丝毫意义,也不具任何约束力。惟有共同信奉一位主宰,才能够在其恩光罩着下圣洁结合。至于现今个别教会出于种种原因松动了这一立场,抑或大陆的不少教堂也非信徒证婚完卺、几成了商业性的结婚处所等,则属于“基因突变”的另一回事。

再谈谈教会办婚的前期准备。千万别以在教堂完婚就简单,好像就是婚礼日那“一锤子买卖”,实际上早在这之前的三至五个月,有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展开了。候婚者必须要参加教会专门开设的辅导课程,每个周末来教堂上培训班,由神职人员给讲解婚姻的由来与意义,学习《圣经》中的相关理论教导,旨在打好坚实的上层建筑基础,确保未来的姻缘幸福美满、家庭和睦兴旺。

有时牧者还要查询一下伴侣双方的家庭背景、个人成熟程度等,看是否适合于成婚配。学习班结束后,教会会赠送他们《圣经》等精神食粮作结业礼物、新婚贺品,大多将在婚礼上正式颁授。

殿堂内婚礼场地的特殊装点布置事项,则属于教友们的义务劳动、临近良辰时才铺开。每间教会均有几位赋有专长的信徒,热心服事操持着这事:插花点蜡、装饰摆设,把庄严肃穆的大堂那日变得红火洋溢。另外,唱诗班也额外练习一些有关的圣歌,届时高吭增添欢乐气氛。再就是帮着婚家预备些餐饮点心或者小礼物等,备婚礼那天使用。

正常教会为会友办理这些应都是免费的,义工们在完事后是否得点辛苦费、证婚的牧师神父收个红包等,全都属于私人之间心意上的答谢与表示,并不在教义的规定与范畴。不过近些年有闻大陆有的教会开放办婚礼,租堂费至少三千元,茶会、司琴、唱诗班等开销另计,课程费两千元,给神父的红包数额不详,圣殿乾脆明码标价做生意了,令人瞠目结舌,确实与教义大相径庭。

至于同一教会的会友们的个人表示,则根据与新人私交的深浅酌情而定。较远的来参加祝贺捧场就可以了;较近的要送礼物的,跟社会上那套差不多。有的已西化了的华人教会,新人会明目张贴出一张“送礼指南”于教堂的布告栏上,上面罗列着所需要的物品,供大家参考着买礼物相赠。

如此“认购”就有的放矢、“正中下怀”。谁选了清单上的某项,随即打勾作记号,表明此项已被买断,后来者得另择别的。当然也可以几个人分摊、合购同一礼品,在附卡中注明列位人士的姓名即可。这种公开徵集式的做法,能避免馈赠的重叠,也省得送了人家不用或不喜欢之物反成负担。却是略与国人的送礼之道相去较远。

吉日当天,教堂里灯火通明,高朋云集满座,人们着装正式,连椅的两头此时以彩带花结联系起来,陡添些“连心索”的涵义。世人视“生命三部曲”之首的结婚,在天主教内亦被列七大圣事之一,自然是教会的大事。此刻的殿堂不论大小奢简,“神气”一样的“十足”,均被圣灵和喜气充满,毕竟它皆是造物主的圣所。

牧师宣布婚礼开始后,全场起立,新娘一袭白纱,光彩照人,缓移莲步,由其父挽踏上红毯,伴娘与花童随后,在优美音乐声中走向前台。红毯那端新郎已在恭候,那是人生的新起点。到了神坛前,老爸将女儿移交到快婿的手中,象徵着完成了对千金监护抚养的一段历程,从此换由新郎担当保守呵护的大任,体现着男性始终是家主的圣经思想,并在神的爱中实现了这历史性职责的新老交接。

这时新人或跪或立,听牧师按手祝词:感谢上帝将他俩从此合为一体,同走天路,互敬互爱,互教互信,白头偕老。然后分别询问二人:你是否愿意她成你的妻子而缔结婚约?无论是健康还是生病,或者任何别的缘由,都深爱、接纳、尊重、照顾她,忠贞不渝直到生命的尽头?双方自然点头“我愿意”。接着又问会众:大家是否愿意为其结誓作证?众口当然一词“愿意”。

于是新郎与新娘拉起对方的手,分别宣誓,那再熟悉不过、重复过千万遍的辞令,却每每令人震撼动容:“我以上帝的名义郑重发誓,接受你作我的妻子,从今起不论是祸福穷富,疾病健康,都爱你珍视你,直到永永远远。”然后交换婚戒,牧师再次为此祈祷:这戒指表示着他们誓言的约束,求神怜悯赐福;我以主的名义宣布你们结夫妇,神所配的任何人不得拆散。 众人齐声附和“阿门”。

新郎新娘双双向以十字架为志的天父感恩鞠躬,向主婚者和众人行礼致谢。音乐再次响起,诗班激情讴歌,倘若新郎新娘来自不同的教会,那麽“娘家人”诗班也会前来献礼,轮流出演。台湾人常选择的一首情歌是《你侬我侬》,由留美音乐家李抱忱据元代女诗人管道升的词改编谱曲,是被允许在教堂传唱的极少数非圣歌之一,而且惟有在婚礼上,这古辞新曲确让大陆人耳目一新。

仪式完后,人们纷纷走上前台,依次向新郎新娘握手祝福,一组组的与他们合影留念,记下这美好难忘的瞬间。有时候新婚夫妇会步出大门外抛花球或照相,众人可到楼下分享茶点,然后散去。参加筵席者晚上再去赴宴,那就是普通的餐会了,筵罢各自打道回府,在北美不会发生跟去新人的家、搞中国式的闹洞房等习俗那一出。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