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个胡同博物馆
2015-12-03 06:30:4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孩子们出生在加拿大,每次带她们回北京,在探亲访友之余,都会安排时间带她们游览名胜古迹,感受中国文化,与此同时,也勾起自己不少回忆,津津有味地给她们讲上一番。在看过天安门,登过长城,逛过故宫,游过颐和园等名胜之后,最近两年,我们把目光转向带有中国民风民俗的历史古迹遗址。

说起北京人的生活,首先想到的就是胡同和四合院,它们堪称是北京的民居徽识,不仅蕴含着京派文化,也记录着沧桑的历史,还承载着悠远的乡愁。

由于近些年来市政建设的突飞猛进,一批年代悠久的胡同和四合院惨遭厄运,我姥姥家曾经居住的四合院就于九十年代中期被拆迁,所在的胡同也随之消失,建起了现代化的商业区。

就在我盘算着该去哪里和怎样让孩子们感知北京人的胡同四合院生活时,发现在位于北京东城区灯市口附近的史家胡同,有一座于2013年10月开馆的由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建立的“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全长700米。三月下旬的北京已是春意盎然,我们一路走过去,首先吸引我们的是路两旁的树的树干上都齐刷刷地刷着白灰,不禁想起小时候上学时的义务劳动,当时老师说刷白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病虫害,阻止开春时土壤里的虫子爬上树。再联想到多伦多的树木不少,却没见过有刷白灰的,我家住的街道上的近二十年的树,前年全部死掉,听说就是病虫害闹的,致使现在整条街光秃秃,没有一棵树,看上去很不习惯。

史家胡同整条胡同保存有近百座四合院,其中有规模的大约有二三十座,而且基本保持着灰砖墙和大红门的老北京风格,有的门前还有两尊石狮子。可惜,这些四合院都是铁将军把门,谢绝入内参观。

记得小时候上学时,收音机里的对少年儿童广播节目中播放的儿童歌曲,有许多都是由史家胡同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演唱的,六一儿童节参加市里举办的活动,也常常会欣赏到史家胡同小学和幼儿园表演的节目,无限的仰慕之情由然而生:史家胡同的孩子们可真幸运!这一次在史家胡同里穿行,路过史家小学时,特意膜拜了一下。

当我们走到史家胡同24号院,抬头看见老舍的儿子舒乙题写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几个大字,迈上几层石阶,跨过门槛,穿过门洞,这幢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两进院落的四合院便展现在眼前。四合院,顾名思义,是由四面房屋围合起的一个庭院,这是四合院的基本单元,称作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

左手边的房檐下挂着几个鸟笼和一盏手提式煤油灯,每个鸟笼里都有一只鸟叽叽喳喳地叫着跳来跳去。不错,清晨提着鸟笼去遛鸟,这是北京胡同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我小时候生活的六七十年代,因电力不足,常常停电,晚上,人们只能以煤油灯或者蜡烛照亮,我们这一代人都有着在煤油灯下看书写作业的经历。

史家胡同博物馆共设有史家历史、人艺摇篮、近代教育、兰芷偕芳(陈西滢/凌叔华纪念展厅)、胡同名人、时代记忆、怀旧生活、世纪新姿八个展厅,还有主要作为文化沙龙、图书阅览以及社区居民开展活动的多功能厅。

史家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百多年以前,它是元大都的骨架之一,在乾隆十五年的京城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史家胡同的全貌。

史家胡同是孕育北京人艺的摇篮。1950年,华北人民文工团扩编更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于1952年6月12日在史家胡同20号院正式成立,后来迁至今址。曾经的旧址便成了人艺的宿舍,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等老一辈话剧艺术家都是从这个院里走出来的。

史家胡同最负盛名的是教育。早在1724年,史家胡同在教育界就扎下了根。清朝在此建立左翼宗学,专门教育八旗子弟,可谓清朝满族教育的私塾。民国初年,左翼宗学改为北京市立第二中学,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二中迁至与史家胡同一街之隔的内务部街。三十年代末,史家胡同小学便在原市立第二中学旧址建立。直到现在,这两所学校不仅是北京市东城区的绝对翘楚,也是全北京久负盛名的好学校。

中国近现代众多政治界、军事界、文化界名人都曾在史家胡同居住,其中一个花园宅院,也就是现在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的24号院,是现代文学名人陈西滢、凌叔华夫妇的故居,这里曾是民国前期著名的北京文化沙龙所在地,胡适、徐志摩、林徽因、齐白石、辜鸿铭等文化界名流常在此聚叙,泰戈尔也曾经到访过。

陈西滢是蔡元培力邀回国任职北京大学的英文教授,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媒体《现代评论》的创办者之一,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第二任院长,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首任代表。作为清末直隶布政使凌福彭最宠爱的女儿,凌叔华是文化怪杰辜鸿铭和文学巨匠周作人的得意门生,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冰心、苏雪林齐名的女作家,还是一位享誉中外的画家。解放后,这个花园宅院办成了史家胡同幼儿园,许多名人在此度过童年时光。1990年5月,凌叔华在弥留之际,被女儿、外孙用担架抬到这个她90年前出生和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着眼前捧着鲜花唱着歌列队欢迎她的孩子们,凌叔华竟像小时候一样低声说:“妈妈等我回家吃饭”。后来,陈/凌的后人陈小滢女士在转让产权时明确提出用于公益,于是就开设了这个胡同博物馆。

博物馆内时代记忆展厅的“胡同声音”的策展人是凌叔华的后辈秦思源,这些声音分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三个时间段,共有春夏秋冬七十多种声音。 有“警哨”、“脚铃”,还有老北京商贩招揽生意时用的“震惊闺”、“虎撑”、“糖锣”等等,由铁片组成的“震惊闺”,“哗”的一声响,就是招呼大家来磨剪子磨刀抢菜刀;“虎撑”是郎中手里晃动的串铃,一般是用铜或铁制作的,声音能传出很远。“糖锣”则是串胡同卖糖时吸引小孩儿敲的锣。

不仅如此,这里还收录了不同天气的胡同声音,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以及夜晚的打更声,挨个儿听过去,仿佛一下子回到那个时代的胡同中。炎热的夏天,知了不停地叫着,我们搬个小凳子,坐在姥姥家院中的树下乘凉做暑期作业,忽听到从胡同口传来“冰棍儿,败火!”“三分钱的红果儿冰棍儿!”的叫声,攥着姥姥给的零钱,赶紧跑出去……

怀旧生活展厅内各式各样的展品重现了当年的胡同生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聘文复印件、旧时家庭用的笸箩、铝制饭盒、台式收音机、戏匣子,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户口本、购货本、粮票、公交月票等票证,特别引人瞩目的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小人书。还有两间展厅,分别展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人的家居布置。

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人们生活水平还不富裕,百姓家里十分简陋,家具多为木质: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两个箱子,用蜂窝煤炉烧水做饭,半导体收音机、人力缝纫机、机械手表是家里的“大件儿”。到了七八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布置也逐渐时尚,有了组合家具,记得当时有句流行语“组合家具沙发床、黑白电视放中央”,电冰箱洗衣机液化石油气等等走进平常百姓家中。据介绍,这里展出的物品大多是从居民手中征集到的,它们就像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史家胡同的变迁,也记录了那个时代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民居生活。

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狭义上说,是史家胡同24号院,广义上说,是整条史家胡同,甚至是全北京的胡同的缩影。它让前来参观的人们把博物馆的展陈作为一个索引,由此引申出更加丰富的北京人的生活内容,切身感受它独有的带有时代色彩的气息与韵味,看到当代北京高楼大厦快节奏的生活的另一面。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