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九零后”:回首九旬人生 归来仍是少年
2022-02-22 19:59:38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前不久得知,2021年末举办的电影金鸡奖上,一部关于西南联合大学的纪录片《九零后》荣获“最佳纪录片”奖。影片拍摄时,当年学子已年均96岁高龄——这就是片名九零后的由来。

这些老人最年轻的大我一轮,最年长的大我两轮多,让我顿时感到自己来日方长“年轻有为”,便急不可待地在“油管”上找到了“《九零后》2021高分纪录片 1080P”。


【图:《九零后》中巫宁坤的镜头】

正片开始,第一位采访对象,竟是我曾见过的巫宁坤先生。在回忆日军沿京沪线向南京打去,家乡沦陷,扬州中学校长宣布学校解散时,巫老沉郁悲凉,动情地哽咽许久,遂挥着手说有个女同学唱起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他也边哭边唱,不能自持……。

有美军飞虎队译员和留学美国名校经历的他,去国七年,怀着一腔热血,放弃论文写作,回国任教,送他回国的是好友李政道。不久在“肃反运动”中被查,连同妻和母均遭搜身;在反右运动时被划为“极右分子”开除公职接受劳改,曾埋葬过饥荒死者。

保外就医后,1962年发配安徽大学外语系作为“临时工”,月工资六十元(文革中减到十五元生活费),没有公费医疗,仍担负教学重任。学生李世华在回忆中说,他“土气、寒酸”“才四十多岁,皱纹却过早地爬上了他的额头,脸上还有菜色”“但他富于磁性的、极具感染力的优美语言,犹如润物细无声的丝丝春雨,点点滴滴流入我们的心田”“使我们耳目一新”。

笔者1961年进校,大学就读时62至68年和巫老在同一个校园里生活。文革中目睹过他和我无线电系系主任戚作均教授等“牛鬼蛇神”被批斗游街——66年学校发生“六•六事件”,这天深夜,安徽大学上千学生倾巢出动,凌晨二时揪斗以校长张行言为首的“牛鬼蛇神”。

李世华回忆说,巫老师被两个大个子学生从楼上“揪”了出来,抓住巫老的肩膀,往楼下推。巫老低头躬腰,瘦削的身材显得更加弱小。“打倒巫宁坤!”喊得更响。几个男生拖着,一路又推又搡,拳脚相加,被押解到挤得水泄不通的水泥篮球埸。

在陈列的查抄物中,有一台写着“北京燕京大学巫宁坤”的手提打字机。那白漆字是1951年动身回国前,李政道博士帮他收拾行李时写的。

九一三事件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4年1月,巫宁坤被调到安徽师范大学任教,他和我妻子姑父张涵江的弟弟张春江成了同事,又因都有在美经历成了好友,巫老还写过《一江春水向东流——记张春江教授》一文。


【图:左起:张诚、巫宁坤、张春江】

我一直关注着巫老,惊闻他2019年8月10日在美逝世,享年99岁。他的追思会在弗吉尼亚的一个教堂举行,约300人出席。国内《人民网》以《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为题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提到他的著名回忆录《一滴泪》。

《九零后》影片中另一位精神矍铄的“九零后”是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许渊冲,他说当年联大一年级不分院系,他和杨振宁同班。在谈起往事时,眼中含泪,情绪激昂——感动之下,我暂停播放,上网查询方得知他的一生是何其坎坷,又是何等辉煌!

1941年,许渊冲应征到美军去做英文翻译。在欢迎“飞虎队”陈纳德的招待会上,许渊冲“救场”,借林肯的经典名句“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巧妙对译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传为译林佳话。

48年许渊冲登上开往马赛的安德烈号赴法留学。51年许渊冲和数学家吴文俊、画家吴冠中等人一同回国。


【图:许渊冲、杨苡和王希季的镜头】

52年秋,由于援越抗法战争急需翻译人才,许渊冲被调军队的外语学院,后又调张家口、洛阳等地任教。五六十年代,“一三五七九,运动年年有”,每次运动他都挨批,成了“运动健将”,直到1983年调回北大,开始了他“井喷”式的翻译实践,出版译作多达百部。

2014年,在世界翻译大会上,许老获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董卿在《朗读者》节目中说“因为他,我们遇见了包法利夫人,遇见了于连,遇见了李尔王;也因为他,西方世界遇见了李白、杜甫,遇见了崔莺莺、杜丽娘。”他的“翻译界泰斗”之头衔绝对是实至名归。

2021年4月18日许老整整100周岁,5月29日影片《九零后》上映,20天后他仙去。

近日笔者正在细读傅雷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搜索时知许老后来重译了这部巨著,改名《约翰•克里斯托夫》。他说:“重译不仅为了使人知之、好之、乐之,首先是译者自得其乐”这让我产生了也要读一下重译版的念头。

影片中16位国宝级大师成为史上最星光璀璨的“演员表”:98岁的诺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的两弹一星功勋王希季;101岁的《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106岁的《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

《九零后》以西南联大学子个体的角度回忆联大这段历史,彰显了当年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和他们矢志报国历经沧桑、洗尽铅华的历程——真可谓“回首九旬人生,归来仍是少年”!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