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在抗日战争中(上)
2002-03-27 16:33:17
来源:星星生活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沉积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帝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也不会忘记那些为了维护正义,反对侵略而舍生忘死,英勇奋斗的中华儿女。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有一位特殊人物,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挺身而出,以他独特的身份和地位及大智大勇,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起过特殊作用,但他的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只做大事而不做大官”的李石曾先生。

李石曾先生的名字是李煜瀛,石曾是他的字。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人,1881年出生在北京,其父是人称“高阳相国”的清代爱国名臣李鸿藻先生。李鸿藻先生是清同治帝的老师,清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李石曾出生在名门望族,他继数百年“内而相国外而封疆”之家风,耳濡目染,自幼形成立志强国富民之思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帝国主义的烧杀抢掠使青年李石曾受到极大的震动。1902年,他以“驻法钦差大臣”孙宝琦随员的身份,乘“安南”号邮船赴法国留学。

1906年,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而在此之前,他在法国已和孙中山先生认识,孙中山先生在他写的“孙文学说”里有这样一段话“吾友李石曾留学法国,并游巴黎高氏之门,以研究农学而注意大豆,以兴开‘万国乳会’而主张豆食代肉食,远引化学诸家之理,近应素食卫生之需,此巴黎豆腐公司之于由起也。”
李石曾先生一生所作之事太多,从倡导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到清帝逊位组建故宫博物院,从在巴黎创办《新世纪》周报到创建国立北平研究院,不胜枚举。本文所涉及的知识他在抗日战争中的二三事。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接着在上海又发动了“1・28”事变,军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正在迅猛之势对中国步步紧逼。这时,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召开会议,中国驻国联首席代表颜惠庆将中日问题(即上海事件)交由国联理事会转而提交国联大会申诉。

大会之中,很多中小国家支持中国,一致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国际舆论在道义上给日本造成极大的压力。当时,还有一份国联提出的《中国调查报告书》也将在大会上宣读。这是中国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持的紧要关头。而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当政的国民党还是民间组织都没有一个能与世界直接沟通的海外通讯社,更没有类似英国的路透社、法国哈瓦斯的电讯设备。

为了不失时机地报道国联大会的情况,把各国政府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的态度传达给国内的抗战军民,鼓舞士气,增强抗战信心,并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暴行,阐明中国人的抗战立场,李石曾先生当机立断,个人出资,以极快的速度筹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海外通讯社。

它的地址在法国巴黎的商业中心Boulvard Haussman一号大厦楼上,名曰:“世界新闻学社”,简称“世界电讯社”,法文名称为“Agence Chikiai”。他还及时果断地与法国哈瓦斯(Agence Havas)签定了交换电讯稿的协议,又和国际联盟新闻出取得联系,争取到他们的协助。为了争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他又不惜重金聘请了两名法籍高级记者协助工作。

这个通讯社是当时中国唯一能够与世界交流的传媒机构,也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能够直接向国际社会呼吁世界舆论、争取道义声援的新闻社。其后的事实证明,这家通讯社在当时的确成功地支持了抗战。(待续)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