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完没了的悲剧
2002-03-27 18:54:39
来源:星星生活

“9・11”恐怖事件是一出没完没了的悲剧。

对此事件成因的分析,见仁见智,“处方”多多。但大多归之于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美国的中东政策等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参加“全球化伦理”主题辩论会时分析说:“并不是所有愤怒的人都对文明社会愤怒,很多人愤怒是因为他们不能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分子”,全球贸易、公平分配财富、缩小贫富差距成为战胜恐怖主义的关键。其实不然,这只道出了悲剧的表现形式,而故事后的意蕴还得进行深层的挖掘。

有资料介绍,参与“9・11”袭击事件的19名劫机犯中,有15人都来自沙特。这些人大都来自沙特的原教旨主义组织,并且是受到自己的一位男性亲属的推荐才得以加入,其中,美国航空公司77号航班上的劫机犯头目纳瓦夫・阿尔哈姆兹兄弟二人有一位当警长的哥哥,同机的劫机犯哈尼是沙特富商之子,马吉德是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部落酋长的儿子。

这些丧心病狂、十恶不赦的恐怖分子竟然是这样的出身,倒叫人另眼相看,实不能等同于菲律宾那些绑架勒索、打家劫舍的流氓恶棍。这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财富、权利和享受着文明社会幸福生活的人,当他们被戴上恐怖分子的帽子时,面目就成了万圣节的鬼脸,令人厌恶;但在恐怖事件发生前,他们走在街市,不也像你我一样的平常。一个亿万富翁为了什么要钻进荒山?一群平民为了什么要舍身去消灭另一群平民?亲人残破的尸体在小孩子心中会种下怎样的仇恨?仅造成几人死亡的炭疽信为什么会形成西方世界大难临头的感觉?

当今的事件,不用作任何的编撰即可入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如果在世,其笔下的这群恐怖分子会是怎样的形象?他们不会是忧郁的复仇王子哈姆雷特,也不会是奥赛罗、李尔王、马克白斯,但他们一定也是悲剧人物,一定是为了他们自己也不一定明白的神秘而不由自主展开行动的悲剧角色。

史学泰斗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如果为这群恐怖分子立传,不知他会如何秉笔,但一定不会营造荆柯“风萧萧兮易水寒”式的壮士氛围,因为这些恐怖分子竟然是以平常心去面对死亡。

托尔斯泰知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那么,对“9・11”恐怖事件中所有的不幸家庭来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平民死难者家庭自然是痛苦与痛恨,恐怖分子的家庭又是怎样的情绪?不知托翁思路。

据说,最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有反伊斯兰倾向,他的新作如果描写这场恐怖事件会是怎样的正义和公正?文学是人学,他会从人学或人本的角度描绘这些恐怖分子的心态吗?

我们在申张正义的时候,有没有必要从非正义的方面作些思考?我们在张扬自己的文明世界的时候,有没有为所谓的不文明世界着想?克林顿说“很多人愤怒是因为他们不能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分子”,这些置身于文明社会并接受文明教育的恐怖分子又是为什么而“愤怒”?

他们不是为了金钱,因为他们比我们文明社会中绝大部分人还要富有,美国力图用冻结恐怖分子资金、资产的合法方式,来断绝他们的经济来源,但美国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些人为了达到目的去撞世贸大楼,难道不会为了金钱去抢美国金库?

有理的怕不讲理的,不讲理的怕不要命的,无论是拉登的组织,还是塔利班集团,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某种社会力量,其核心是一群死士。一群不畏死的人,何能以死来惧之?以美国为首的反恐联盟,以超强的武力,以剥夺生命与权力为目的,试图以力服人,一报还一报,成果不大,倒招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反美游行示威,暗藏在文明社会的“文明”的恐怖分子更是变本加厉。

可不是,你抓获拉登,打垮塔利班,以暴易暴,并没有铲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怎保美国新扶持的阿富汗政府转眼又成为新“塔利班”?拉登之于美国不就是“恩将仇报”么?这可能要应了中国那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以美国为首的反恐战争,按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只会上演一出没完没了的大悲剧,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悲剧已演了上千年,目前也仅仅拉开序幕。我认同布什的长久战争说,但我不认为通过战争能拉上悲剧的大幕,我也不认为美国改变中东政策就可以换来和平。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