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时代脉搏的《回流》
2002-04-19 16:39:34
来源:星星生活

也许是长期站在新闻第一线的缘故,孙博特别擅长书写贴近现实的题材,笔下的故事往往使读者难以分辨是真是假,有时甚至比生活更逼真,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就在我们身边。阅读他的作品不难看出,孙博是一个历史使命感很强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旅加十多年的上海男人,有着强烈的思乡情结,最近几年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深地震撼着他。以上两种情绪互相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他新鲜出炉的长篇小说《回流》,并将北美独家刊登版权交给了本报。

理着平头的孙博比想象中还要健谈,提起写作《回流》的初衷,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的兴奋之中:“最近几年,我一直想构思一部反映留学生群体的长篇小说,但这些作品世面上已经有不少,始终找不到一个新颖的切入点。”直到去年4月,他回国参加长篇小说《茶花泪》的首发式,上海的发展简直让他目不暇接。

有一天,他登上了雄伟的东方明珠塔,鸟瞰两岸全景,浦东的巨变令他兴奋不已,他说,“从明珠塔上看浦东的磅礴气势,那种感觉无法用文字来形容,就在这时,灵感从天而降,我终于知道了,自己要写的就是一部以浦东为背景的后留学生时代小说。”

回到多伦多后,孙博因为手头正在撰写《上海》旅游专著,还要策划那部后来引起很大反响的《小留学生闯世界》访谈录,只好将这个构思搁置一边。一直忙到去年8月底,前面两本书全部脱稿,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接下去,他除了到某报社上班,就是闭门编故事。10月底正是寒风凛冽的时节,孙博婉言谢绝了一切应酬,就连家中的电话机也时常关闭,完全进入了创作状态。从白雪茫茫的冬天,一直写到今年3月绿草钻出了泥土,25万字的《回流》终于杀青。目前,中国多家出版社对他的新著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该书上半年将在中国面市。

孙博是一个典型的“海派”作家,追求唯美。他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活泼,哪怕在一些细节上,他也是煞费苦心。仅是《回流》的开头,他就写了五六个版本,最终以诗一般的语言“网路股是泡沫,生化股是奶酪”作为首句,引出了留学生回流浦东创办生化公司的故事。

小说围绕公司上市前后的喜怒哀乐,将3对中青年的命运再次推向十字路口。其间,小说穿插纽约世贸中心被袭后人们价值观念的微妙变化,展现留学生创业的艰辛,讲述中西人士结合的情爱纠葛及他们婚姻的离离合合,反映中国加入世贸前后上海的巨变,反思20年出国热潮,并涉及了严打假文凭、土洋博士争斗、挽救癌症病人等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将人性欲望进行了大曝光。小说挖掘人类真善美,向读者展示了留学生回流创业后带来的情感回归和友情的返朴归真。

小说中,孙博一直在用新闻从业人员敏锐的触觉,感知上海日新月异的巨变,而这种感触是身在上海的作家难以悟出的,诸如“上海是一个海,一不留意,就会被淹没”的精彩对话,恐怕不是轻而易举流露笔端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个漩涡,时刻逼人上进,也会让人迷失,甚至沉沦,“阿拉上海人”,孙博在小说中把握得恰到好处。

透过镜片,孙博的目光显出异常的自信。他笑着对记者说,浦东开放十多年了,硕果累累,但遗憾的是至今恐怕还没有一部像样的长篇小说以浦东为大背景,无形中自己填补了这个空白。他表示,大家也许不会想到,描写浦东巨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不是出自上海作家之手,也不是外地作家来写,而为海外的上海人创作。

作为一名业余作家,孙博在短短几年内已发表了4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近十本专著,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茶花泪》、《男人三十》,纪实文学集《小留学生闯世界》、《枫叶国里建家园》及散文集《您好!多伦多》等近10部。仅在去年,他就在北京、上海和台北出版了4本书,可谓成果斐然。但他又是一名繁忙的白领人士,甚至在家还是一个标准的“居家男人”。坐在他的“银月轩”里,看着他饶有兴味地和两个儿子嬉戏玩耍,简直难以想象他哪会有那么多时间用来写作。孙博解释说:“业余作家和专业作家不同,就像我,少不了8小时上班,所以,写作的时间都是零星积累起来的,我是把别人喝茶聊天的时间,全用在写作上了。”

孙博呷了一口红葡萄酒继续说,他一般都是在周末或是节假日才能专心写作,几乎全是通宵达旦地敲键盘,往往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这种日子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简直是苦行僧的生活,但是,总有一种使命感在敦促我奋力地写下去,不要回避现实,而是要直面现实,全方位地暴露现实……”。在采访中,他由衷地感谢太太和岳母多年来对他的鼎力支持,使他有这么多作品面世。

“其实,我对这部小说还寄托着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希望它能给上海男人正正名。上海男人同样是热血沸腾的男子汉,只不过多了一点精明而已。”而记者已从眼前这位上海男人――孙博的身上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