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革广告再流行
2003-01-09 23:24:49
来源:星星生活

中国革命的过去并不“酷”,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到乡下劳动,人们留著很难看的发型,身穿廉价的棉布衣服,大小喇嘛都在播放歌颂党和领袖的歌曲,普通人不能都外面吃饭,也不能跳舞。

但是现在某些公司却发现其中的商业价值,发起运动,带著几分怀旧和几分“酷”,投入文化大革命广告运动。从1966年到1976年那场运动中最突出特点是政治斗争和社会动乱,也是许多中国人宁愿忘记的一页。现在的商业广告,不管是喜欢还是讽刺,都显示中国无法忘记最近的历史。


不红不革命,不辣不高兴(星星生活资料图片)

亚洲华尔街日报说,新闻集团的卫星电视公司(STAR Group Ltd.)五频道最近正在播送系列商业广告,突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众运动形像。一家保健品公司要把中年观众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黑白广告画联系起来。其它公司利用文化大革命的标志和图片推销从洗发液到牛奶各种产品。

那些画面虽然引起对受压抑年代的回忆,公司认为可以赋予那些图像新意。王蕾形像公司广告经理史浩吉(音译)说,这些标志同原来的含义完全不同。这家上海连锁发廊公司在名片上和推销材料上都印有社会主义工人的形像。

五频道的广告从去年十月开始播出,持续一年,以中小学校园内在七十年代流行的眼保健操为幽默题材。那些揉眼动作是根据大喇叭播放的韵律去做。现在的广告包括五个版本,持续一分钟,包括身穿毛式服装的老爷爷、身穿少先队校服的学童、报纸上的漫画――“为革命保护视力”。但广告的主题是“保护视力,看五频道。”

中国五频道总经理Scarlett Li说,过去在海外,对于自己从什么地方来感到难堪。眼保健操被看成非常老式的东西。现在他们要推销的是应当对自己独特的东西感到骄傲。

这些广告是“中国制造”运动的一部份,要把五频道作为以国内歌星为主、中国人的频道推销。其它宣传运动包括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以现代画家绘画为基础的广告画、革命工人农民的形像。

虽然广告商采用革命色彩的做法很新,但很多人已经多年从中发现灵感获利。讽刺性的毛泽东形像是中国前卫画家的主要支柱。大城市有很多小餐馆都供应类似六十年代食堂的饭菜杨树叶和玉米面窝窝头。

文章说,怀旧情感成为有销路的主流原因包括几个因素。在经济、社会和技术急剧变革的时代,许多人渴望60年代、70年代、甚至80年代的所谓朴素时期。

由于中国变化太快,甚至不太久之前的形像都能引起怀旧情感。同时,由于中国强大的宣传机器存在,过去的歌曲和口号肯定得到广泛认同。那是所有人都熟悉的共同语言。

有些广告直接诉诸于怀旧。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的所谓抗衰老草药胶囊广告就是要赢得40到60岁这一代人的心,那些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下乡劳动,有些人在农村多年。在两分钟的广告中,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上海现代化的大街上分开行走。那个人一看到青春宝胶囊,广告就转到三十年前的黑白回忆画面――一个梳小辫的姑娘坐在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后面。那对年轻人走上铁路桥,害羞地调情,小伙子回城,姑娘在后面落泪。广告回到现代上海,那个女人走上来看到那个男人,两人目光相接一笑而过。广告词是“二十年过去了,失去的青春如昨天。” (多维社 王海川)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