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六百年古殿 失火灰飞烟灭
2003-01-21 08:12:50
来源:星星生活

世界级文化遗产、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19日晚突然发生大火,主要景点之一、名噪千年的遇真宫主殿化为灰烬。遇真宫属于武当山古建筑的一部分,也是世界级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据报道,遇真宫位於武当山下武当北路,跟著名的玄岳门仅一公里之遥。19日晚7时左右,遇真宫突发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当地公安、消防、文物及当地民众参与现场扑救,因殿柱极粗,直径达70厘米,水泼上去,表面上看火已熄灭,但很快又腾出火苗,灭火极为困难。

令人惊讶的是,武当山属「世界文化遗产」,当地湖北丹江口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竟无消防站,也无消防车及消防人员,连消防专用水源也没有,现场十多辆消防车都是装满一车水前往,水用完了再去很远的地方汲水。据了解,这些参与灭火的消防车是从十堰市和丹江口市调过来的。而十堰市离武当山最近的白浪消防中队,到武当山的距离也有30公里,丹江口市则更远。更令人不解的是,报警人报警时竟没说是古建筑起火,而说是民用建筑起火。

现场目击者指出,遇真宫主殿已成灰烬,只有偏殿保住,无人员伤亡。火势於晚7时45分得到控制,9时15分全部扑灭。火灾烧塌正殿3间,230平方米,其他建筑无损。湖北省文物部门官员、专家已紧急赶往武当山,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悉,武当山遇真宫多年前出租给一湖南武术家当「武术院」,1996年,武当山文管所将遇真宫出租给陈逵文化武术学校。十堰市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多次反对,但无效果。

据《太和山志》(武当山原名太和山)载,遇真宫背依凤凰山,四面山水环绕,过去曾叫做黄土城。遇真宫在最鼎盛时,殿堂道房达四百间,占地面积5万6千多平方米;其大殿是武当山保存较完好的最具明初风格的建筑。

而最让人称道的是,遇真宫是皇帝专为一名武当道士修建的,这名道士叫张三丰。史书记载,张三丰名张全一,字玄玄。他丰姿魁伟,大耳圆目,无论寒暑只披件蓑衣“或处穷山,或游闹市”,人们都认为他是神仙中人。

明洪武初年,张三丰来到武当山,曾在此处结庵修练,名曰「会仙馆」。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此建大小殿堂、屋宇296间,皇帝赐其宫名「遇真」,是「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个重要单元,现存建筑33间,较好地保持了元末明初的建筑风格。

张三丰演创的武当拳,名振天下,后经历代宗师的不断演进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武术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因张三丰被奉为武当武术的祖师,遇真宫亦被历代武当拳第子崇敬。他们在武当时曾说,此山异日必大兴。几十年后,明成祖果然大修武当。

明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不知去向。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都曾下诏遣使求访张三丰其人。明成祖还在给张三丰的信中说:“……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但事与愿违,谁也没能访到有“长生久视之术,超凡入世之功”的张三丰,这位武当高人亦成为神秘而让后人仰慕。为表达其诚意,明成祖亲自下令建造了“遇真宫”,并谕敕张三丰祀像一组置于大殿正中,供人朝拜。

至高无上的皇帝为武当山的一名道士建造宫观,并塑像祀奉,派官员洒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遇真宫也因此成为武当道教浓重的一笔。

去年7月10日新华社消息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遇真宫将全部被淹,文物部门曾制定了就地保护和迁建两种方案。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