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新视点
2003-10-07 18:38:5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记者潘容北京报导)北京城东北角大山地区的798厂悄然进入了一批艺术家,在硕大空旷的旧厂房里搭建起画廊, 展厅,工作室,广告公司,酒吧,咖啡屋,形成了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

798厂是建国初期由前苏联援建的大型国有企业,德国工程师负责设计,同德国Bauhaus式轻工业厂房相仿, 目前仅在德国,美国,中国等国家有少量存留,堪称工业发展史的“文物“。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整个厂区转产、停业,一批艺术家开始迁入。艺术家们保留了原有厂房裸露的蒸汽管,通风管道,石砖墙。甚至有些屋顶上还存有文革时期的大幅红色标语。远离喧闹,浮躁的都市,低廉的租金(每平方米0.7人民币),原始、粗犷,高达5米的旧厂房给艺术家提供了无穷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艺术家们延续了国外艺术空间带给城市旧工业区新生命的实践,将原有的厂房进行大规模的重新定义和改造。使798厂已从一个地理概念演化为一个文化名词。在这里各展区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展览,同时还邀请世界各地艺术家参加。到了大型活动日,流连在各厂房间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老外,从打扮到穿着看上去各个像艺术家。

展览的内容有现实的,而以前卫,抽象和元素怪异居多。例如:表现残酷的主题。四面墙挂着数十张羊皮,羊皮上画了各种战争,屠杀的场面,而在展室中央用木栏圈了十几头真正的活羊,咩咩地叫着。

有一题为“辞海”的作品(见图)。一部高悬的“辞海”,将厚厚的词典中间挖空,形成一条条相互连接的纸链条延绵不断。它意味无穷的知识宝库还是其它,见仁见智。

总之不同理念或是暂无机会在国家级美术馆举办主题展的艺术家们都能在这里展示他们的才华和他们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现在艺术家们唯一的希望是在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保留这块工厂艺术区。已在798厂建立工作室的著名艺术家刘索拉担心刚刚形成的,类似纽约soho 区的现代艺术区被城市“规划”掉。


身穿文革时期毛式服装的一家三口和另一位外国记者在展览中。


作品“辞海”长达十数米。

另一个厂区的摄影展。


5米高的旧厂房,文革时期的标语依旧清晰可见。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