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在中国大显身手的“海归”
2003-11-09 17:20:31
来源:星星生活

一个月前,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敞开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大门时,他所款待的不是党内的同僚,也不是尽职的军人或忠厚的农民,而是4000多名已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并向他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于总是能巧妙地运用象征意义的中国人来说,胡的此举的确是个适时的象征。因为中国的迅速发展,正吸引着更多的在国外留学和接受过西方训练的精英们,用胡锦涛的话说,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文章在谈到中国“海归”现象时指出,中国欢迎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对政府来说是个重大的转变。当中国在1979年重新打开国门允许学生出国留学时,没有几个人在拿到护照后想过再把它交回去,更没有多少人想变成如今在中国特时髦的“海归”,就象真正的那样返回自己出生的海滩。

不过,倒是有一些例外的例子,如中国最早出现的那批老“海归”,其中最著名的则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他曾在法国度过五年的留学生活,然后返回中国为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去打天下。

文章指出,尽管中国现在仍在经历一场智囊流失(brain drain),过去25年中共有60万学生走出国门,而回国仅有16万,但最近两年的回国人数却在大幅上升,2002年就有1.8万名留学人员当了“海归”,这个数字是两年前回国人数的两倍。虽然这个数字与中国所拥有的众多人口相比微不足道,但这些“海归”人员对中国经济和知识领域的贡献则难以估量。

一个只有百分之一人口能接受到高等教育的国家,其百分之九十的“海归”人员都在国外荣获了硕士或博士学位。曾经于10月8日在北京参加了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90年大会、在加拿大担任教授的王先生(Henry Wang)认为,“中国已拥有硬件,中国最大的挑战是人力资料。”


9月13日,“北京留学人才招聘会”在北京人才市场举行。作为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成部分的此次招聘会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中新社)

那么中国向前发展的“软件”则应该由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去探究,因为绝大多数回国人员都进入了商界,他们不是加盟外国的跨国公司,就是进入了中国的国营企业,要不就是开创自己的事业。仅在北京,就有3300多家企业是由“海归”创办的,其中包括一些中国最大的私人企业,如电信网络设备制造商UYStarcom、著名的入口网站搜狐等。

想了解“海归”数字急剧增长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经济每年以百分之七至八的速度增长以及稳定地向资本主义过渡,都在帮助中国与被认为是追求成功与财富最佳地点的美国进行竞争。美国贝尔实验室前研究员、曾被美国著名杂志《亚洲之星》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亚洲之一的UNStarcom创始人兼总裁吴鹰指出,该公司7年的收入增长了百分之一百,“斯康达的显着成长显示出中国的市场潜力是无限的”。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搜狐创办人张朝阳认为,中国目前的发展同欧洲当年的文艺复兴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极为相似。

文章称,中国领导人在“海归”上表现得非常机敏,各级政府官员都在热情款待那些潜在的留学人员,并为他们的回归专门创办了70多个“创业园”,其中北京的中关村已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凡是选在中关村创办自己事业的“海归”将享受减税、办公地点优惠、优先贷款等政策,同时还会向海归者提供如何同地方官员打交道的建议。

中国媒体称,数十个“创业园”目前已吸引了1万多新华侨华人在园区内创业,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5000多家,年产值1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华侨华人共有5000多万人,其中,“海归”专业人士精英荟萃,从事的研究几乎涵盖了当今世界主要的高科技领域。仅在美国,45万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中就有3万多名世界一流的高级人才,约占美国同类人才的四分之一。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海归”在回国创业时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好多人遇到一些困难和不适应。一位刚从美国硅谷回国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向一家民企老总抛出绣球。这位有着十几年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海归”介绍了硅谷的情况和自己最擅长的软件从业经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现场反应平平。一位软件企业老总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网络十分发达,国内的很多企业尤其是IT企业对国外情况的了解并不少,一般性的情况说明,他们根本不感兴趣。想要合作,必须拿出具体的项目和有一定市场前景的规划。

此外,中国很多用人单位都表示,目前对留学人员和国内人才基本上是一视同仁,付出人才高成本,企业要考虑付出这个代价值不值得。外资企业一般不看身份,通过组织统一的面试、笔试录用员工。跨国公司采取本土提拔人才,在这个公司干几年后,逐步提升上来。专家指出,随着英特网的普及,信息交流通畅频繁,国内国外正在融通,国内外人才的差异在缩小。这也是一些“海归”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多维社 纪军)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