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绿灯红冷纽约
2003-11-28 20:09:43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图文:伊戈)仅仅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班机就把我从加拿大的第一大城市――多伦多,送到了美利坚的第一大城市――纽约。

十一月的纽约,已经秋风瑟瑟。昼夜温差很大,下午五点钟,夜幕已经不动声色地覆盖下来,整个都市的夜生活也就此展开。

一个人独自徜徉在华灯初上的街头。

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来到这个世界著名的大都会,曾几何时,纽约就是整个美国的代名词。身边经过的是陌生的街口和匆匆的路人,也许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环境没有和多伦多相去太远,我竟没有觉得丝毫的不安。的确,表面的一切都好像很熟悉,仿佛时空依然停留在多伦多,连港湾(Harbor Front)一带的建筑格局都好象出自同一个设计师之手。但是接下来的经历,却让我怎么也不能再把纽约和多伦多做比较了。

**午夜的欢乐场――百老汇和时代广场

纽约市地理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城区,皇后区(Queens),布鲁克林(Brooklyn)以及最繁华的曼哈顿(Manhattan)。曼哈顿似一个半岛,东西两边由东河(East River)以及哈德逊河(Hudson River)包围着,和东边的其他两区由多条桥梁以及河底隧道相联系。实际上,我这里讲的纽约,指的就是曼哈顿。

纽约是忙碌的,到处是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可能是快到感恩节和邻近岁末的缘故,商场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显得很繁荣。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继911以后,真正的复苏。

位于百老汇(Broadway)上的时代广场( Times Square)应该是旅游者的保留节目,而且一定要晚上去才能体验她的魅惑。时代广场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广场,其实就是两条百老汇单行线以及南北两个霓虹广告塔(分别位于42街和47街)所夹起来的一个小小的区域。可以想象,每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上万的人群聚在塔下是何等的拥挤不堪。其实看时代广场,就是看街边各式各样争奇斗艳的巨大的霓虹广告牌,声,光,电,影在这里交相辉映,八仙过海,各有各的招,千方百计吸引路人的注意力。霓虹的每一次闪烁好像都可以触动你的神经。但是置身在这样“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环境里,你并不会觉得无序,虽然什么色调都有,但是在沉着的夜幕黑色规范下,又都显得彼此非常协调了。说实话,我担心白天会难看很多。纽约的夜生活,是一杯浓烈的红酒,醇香似兰,酒不醉人,人已经懒懒地心甘情愿醉在其中,好像无法动弹了。

在缤纷眩目的广告牌的堆砌里,一个偶然的发现让我异常兴奋。我居然看到一块“999三九医药”的牌子矗立在那里,不是十分醒目,但是足以让我凝视好久好久。心里忽然有一丝不易觉察的快意。这可是寸土寸金的地界,999够牛的!

百老汇街很有意思,如果你察看曼哈顿的地图,你会发现,所有街道都是非常规矩,要么南北向,要么东西向伸展着,街道之间的间隔也很均匀,而且几乎所有的街道都是编号的,没有具体的路名 (倒是很方便外来的观光客)。整个曼哈顿就是一个国际象棋的棋盘,唯独百老汇是斜着穿越西北方向的一条街。不知道为什么荷兰人蒙特里埃用简洁的色块与线条组合所描绘的曼哈顿,却没有百老汇的影子,因为你在他的那幅画里面看不到斜线。百老汇,英文原意是宽阔的路,我想可能以前算是吧,现在已经窄得不行。当然,百老汇的舞台剧是一个重头戏,大大小小的剧院一溜排过去,任你挑任你选。在位于时代广场的北塔下面有一个好去处,那就是TKTS, 是一个可以买到当天几乎所有上演的舞台剧的折价票,大部分50%的折扣,算下来25-50美元不等,非常划算。对“票友”来讲,无疑是用最少的钱解解馋,一睹百老汇歌舞剧的风采。

有意思的是,我在位于42街上的福特剧院看了一出《42街》,这是一部传统的老牌剧目,没有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反而可以专心地体验百老汇歌舞的特色。但是你绝对不会觉得很闷,因为舞台布景的多变足以让你在两个半钟头的时间里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和新鲜感。呈现在眼前的舞台已经不是我脑海里传统意义上的舞台了。而是一个立体空间。如果把以前的舞台比作一个画框,那这个舞台就应该算是一个盒子,一个真正的Showcase, 盒子的空间分割颇具匠心,并且充分利用舞台的深度来造景,配合灯光的呼应,舞台台面的部分或全部的升降,让观众目不暇接,完全是新的体验。

剧院外面的等候厅不大,但是很别致,古朴典雅。领座的小伙子看上去很精神,查看观众手里的票根,不仅熟练地“唱”出具体位置,并且指示给他们座位的具体方向。几乎重复上百次,态度仍然一丝不苟,彬彬有礼,感觉很舒服。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舞台的视觉效果,灯光和幕墙的设计,让我如痴如醉。可以说这里的舞台就是纽约独特的城市风景缩影。如果不是禁止照相,我的相机可能会不停地聚焦了。台上的演员总是很敬业地表演着,任何一个角色都没有懈怠的表情和动作,观众也从不吝惜掌声,甚至在演出精彩之处,高声叫好。舞台剧不能被电影,或者别的什么形式取代,就像平信不能被电子邮件取代一样,她自成一派。舞台剧的狂热分子会对根据舞台音乐剧改变的电影版本,去年奥斯卡大赢家《Chicago》不屑一顾,因为他们始终坚信舞台剧的独特魅力。散场以后,我想他们是对的。百老汇的经久不衰自有它的道理, 它确实是娱乐性及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的典范。看来,百老汇和好莱坞会一直较量下去。

**铁笼里的巨兽

那是在回到多伦多以后,同朋友聊起我的纽约之旅,朋友说,你去听一听老鹰乐队(Eagles)的歌吧。名字叫《New York minute》,姑且译为《纽约的每一分钟》,歌词很长,但是绝对有意思。

这首歌所唱出的纽约和我对纽约短暂体验的影象重叠得是如此完美。我想“老鹰们”苍凉的嗓音配合纽约冰冷铁器的感觉是最恰当不过的。我仿佛能够听到这座城市体内铮铮作响的重金属的碰撞。纽约绝对是现实主义的,我相信浪漫主义在这个铁笼子里面很难开花结果。的确,纽约给我最强烈的触动,就是他的冷峻和生硬,没有一丝的柔情。连那些以单纯数字命名的大小街道都令人感到索然无味,毫无情趣。百老汇的歌舞也变得像武士决斗前的壮行仪式一般,热烈但是悲凉。这种刺骨的挥之不去的冷,不是因为气温,而是这座钢筋水泥带来的逼迫感。

纽约的交通相当发达,路面的公共交通车来往很频繁(不像多伦多,每一班间隔很长),而且每条大一点的街道都有好几条线路覆盖。买一张metrocard, 对旅游者最省心不过,7块钱一天,地上地下无限制转车。至于地铁,那更值得一提。纽约地铁历史很长,从1904年第一条线路开通至今,已经将近一个世纪。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可能正因为如此,经费的不足,使得现在的地铁系统显得异常陈旧破败。站台狭小,肮脏,而且有点臭。白色惨淡的日光灯管不知羞耻地裸露着,忽明忽暗,阴森森的。墙壁,立柱,顶棚都是煤灰色,斑驳脱落,部分钢筋露在外面,感觉乘地铁跟下矿井一样。空气里有一种发霉的味道,远处黑人兄弟幽怨的萨克斯曲调飘过道口,让我不禁打个冷颤。一列地铁飞驰而过,吹起我的长发,一切都暂时模糊了过去,仿佛那是时空隧道,把人们拖回纽约的从前。

纽约的地铁,在见证这座城市的历史的同时,又总是和人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总是发生着很多故事,有亲情友情,也有暴力血腥,很多文学电影作品,都通过纽约的地铁向你述说着一个真实纷杂的世界,就像《纽约的每一分钟》里讲述的那个悲凉的故事:他消失在地铁的深处,再也没有出现在华尔街上。纽约每一分钟都在变。

纽约是困在笼子里面的庞然大物。他咆哮着,无止无休。而25条四通八达的地铁,就是他涌动的血脉,沸腾着。911的打击把这头巨兽激怒了,仿佛是受伤的狮子,滴淌着鲜血,却还是屹立在黑夜的峭壁。在911世贸中心的废墟上,有一块牌子立着:“Human spirit is not measured by the size of the act, but by the size of the heart”,昭示纽约人勇敢的心。同样,这块正在重建的废墟仍然是在笼子里面,游人只能透过小小的铁丝网格看到小小的一部分。

纽约是冷的。纽约人有着特有的谨慎和小心,我好几次问路,说话都隔着老远。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遮天蔽日的,抬头只有高大建筑物顶部映照出夕阳的火红的光辉,你感觉象是在一个铁匠铺,那建筑物顶端就是铁匠手中烧得红彤彤的一块铁,四周是黑黢黢的,你还是感觉冷。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袭来,顿时局促不安。

纽约直逼云霄的摩天大楼是他的标志之一,从以前的世贸中心,到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密密麻麻的建筑勾勒出曼哈顿的天空,这些建筑各具特色,分别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线条大多挺拔阳刚,豪迈而粗犷。你会觉得纽约很man, 宁愿用“他”而不是“她”来作指代。如果一座城市正在被密集的高楼大厦所淹没,有一个英文衍生词就由此而生,叫做“曼哈顿化”(Manhattanize)。 有趣的是曼哈顿英文的前三个字母碰巧就是“Man”。

目前最高的建筑物,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的魅力更多的可能是来自电影《西雅图无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和梅格・瑞安(Meg Ryan)浪漫的见面被安排在大厦顶部的观景台上,由苍穹的星月见证这段传奇般的爱情。美好的事物都是人所向往的。我也向往一回,代价是长达一个小时的排队等待和类似机场的安检。设想的女主人公当然没有出现,不过纽约尽收眼底的感觉还是很爽。

**感受大师,感悟生活

如果把纽约当成一个人的话,他的性格里面除了冷峻,还拥有艺术家般忧郁的气质。纽约大大小小规模的博物馆,展览馆,画廊星罗棋布。短短三天,我只是按出发前圈定的去了两处:大都会博物馆MET(The Metropolitan Museum)和现代艺术馆摩玛MoMA(Museum of Modern Art)。在MET里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呆了5个小时,仍然觉得只是走马观花。

博物馆馆藏非常丰富,号称有两百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从古到今的艺术品(姑且不论怎么得到的),MET本身就是一部庞大的艺术发展史和艺术百科全书。大师们的真迹比比皆是,每每让我驻足良久。其间大量的学生在里面临摹,还有几岁的孩童拿着笔,趴在地上学画凡高的向日葵。

我想纽约这种艺术方面的得天独厚,应该是纽约人的一大幸事。其实整个纽约就是一座风格独特的铁艺作品。纽约人身在其中,多多少少潜移默化,可能都占点光。更不用说专门进博物馆去主动接受熏陶。

去MET是星期五的上午,原以为人会少一些,但是出乎意料的多。看来人们对艺术的崇尚的热情从来不会随着时间和朝代的更替而减弱。

我想,面对大师,不同的观者自然有不同的感受。人们总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从自我的生活经历出发,在他所观赏的艺术品上面去谋求“共鸣”,有了“共鸣”,对作品也就有了“理解”,不管多少或深浅。欣赏艺术的过程其实并不需要完全去把握大师们的创作本意,快感的产生更多是来自于观者对生活的感悟,来自这种感悟和作品带来的启示的重合。参观间歇,从二楼看下去,大厅里人头攒动,有一句话突然从我思绪里冒出来“感受大师,感悟生活”。

位于皇后区的MoMa让我颇为失望,展品撤了很多,布展显得很随意,后来从工作人员那里才打听到原来MoMa在曼哈顿的新址正在加紧建设中,估计2004或2005就可以开放,所以在皇后区的MoMa变成只是一个临时性质的过渡,时间真不凑巧。在MoMa的感觉总是怪怪的。说实话,我对现代抽象艺术知之甚少,只能去感觉每件作品给我的直接刺激,而无法琢磨作者的本意。很多作品都是“无题”。

后来我开玩笑说,看得懂的作品大概是不会放到MoMa的。不过有一个共性,几乎所有作品的视觉冲击力(Visual Impact)都很猛烈。如果有时间,我真的该去著名的Chelsea,Tribeca 和 Soho街区走走,相信会有更多对于纽约艺术生活的多层次的体验,可以看到更多“平民化”的艺术。不管是大师,还是平民,艺术从来就没有贵贱。

其实我一直在试图找寻一丝线索,可以把城市和城市里面发生的艺术联系起来。悲剧往往比喜剧更能摄人心魄,如果按这个逻辑推而广之,我想一座冷酷如纽约的城市似乎更能激发出艺术家们创作灵感和保持旺盛的创作状态。这只是我的猜想。

短短三天的游历,确实只能管窥一豹,蜻蜓点水,无法更加深入细致地去思考。然而,我对纽约的感性的认识已经深深印在脑海。再见,曼哈顿!再见,纽约!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