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选考验两岸关系或引发国际危机
2004-03-17 22:10:0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综合讯)在台湾总统大选和首次全民公投正如火如荼全力冲剌之际,一场已经拉开帷幕的政治大戏也同样在北京和华盛顿引起反响。许多外交官员、国际安全专家和政治分析家们都认为,台湾3月20日的总统大选结果可能会引发一场主要的国际危机,而最坏的设想则是导致中美直接开战。另外,这次台湾的大选、公投还将再一次探测两岸复杂关系的限度。

**台湾大选可能引发国际危机

据多维社报导,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亚洲资深记者齐迈克(Mike Chinoy),在一篇发自台北的报导中指出,与1996年台湾大选中国试射飞弹和2000年大选中国扬言动武相比,2004的台湾大选则是最危险的。

前美国国家安全理事会成员列伯萨尔(Kenneth Lieberthal)认为:“此时,台湾可能正处于东亚地区最危险的局势之中。我认为,它也是东亚地区唯一真正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地方,如果事态继续恶劣下去,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就可能看到(这场军事冲突)。”

CNN的报道说,这种最具爆炸性局势的根源可追溯至半个多世纪以前,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打败了蒋介石统帅的国民党,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两岸一直处于一种极为不安的现状。中国声称对这个距离大陆仅有62公里的岛屿拥有主权,但同时也表示可以容忍台湾以分离的形式存在,时间可持续到到台湾没有走向正式的独立。不过,正在谋求连任的台湾总统陈水扁,却显示出正在寻求独立。

目前,陈水扁与反对党总统候选人连战,在本次大选中打得难解难分,很难预料哪方将会在大选中胜出。不过,泛蓝总统候选人连战已谈论过要与北京和解,而泛绿总统候选人陈水扁则把自己的竞选建立在保护台湾从中国大陆分离的基础上。

陈水扁已要求台湾选民在大选投票之际,支持一项旨在对付中国武力威胁的全民公投,并呼吁推出一部新宪法――陈水扁的这些举措在北京来看,正在引导台湾走向独立,而这种局面则是北京曾经誓言过的不惜运用武力的前提。

政治分析家们认为今年的台湾大选,远比1996年的大选更具危险。中国问题专家Andrew Yang解释说,如果中国真的决定动用武力,“那可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演习,也不只是一个骗局,更不是一种胁迫,而是一个动用武力摧毁台湾的决定,以此来把台湾拉到谈判桌前。”

这样一来,已承诺过保护台湾的布什政府将被拖进这场冲突之中,而这样的冲突则是华盛顿拼命想要避免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斯韦尼(Michael Swaine)认为:“如果陈水扁赢得连任,他会继续巩固他的有关台湾主权和独立的政策,这可能会导致一场与中国大陆的完全没有必要的对峙,当然也不是美国所需要的。”

**台湾大选再次考验两岸关系

美联社3月16日指出,开战的风险对美国和全世界的经济和战略来说都是相当高的。两岸都是美国至关重要的贸易伙伴,台湾企业家控制著全球的手提电脑和计算机芯片,而其它东亚国家都小心翼翼地注视著中国的发展,期望华盛顿能成为该地区的一个平衡物。

两岸的关系在2000年总统大选时达到白热化程度。最终,陈水扁击败了连战,让民进党结束了国民党半个多世纪的统治。3月20日,寻求连任的陈水扁将面对国亲两党总统候选人连战的挑战,这意味著国民党有可能在失去政权四年后卷土重来。

中国对疏远台湾民意的危险十分敏感,近几年一直在淡化武力威胁,已意识到威胁只能起到相反的结果。因此,到目前为止,北京并未在台湾的2004年大选中扮演一个大的角色。一些专家分析说,北京对台湾已变得越来越宽松,并确信贸易将会逐渐把台湾“绑回”到大陆。据统计,仅去年台湾人便向大陆投资了77亿美元。

不过,中国领导人对台湾即将首次举行的公投已大声进行指责,担心公投会引导台湾人在将来选择独立。洛杉矶时报报导说,在距离台湾大选仅剩一周之际,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人大闭幕式后的记者会上,动情地向台湾人民发出的呼吁,而不是象他的前任那样发出动武的威胁。

中国总统温家宝3月14日在记者会上谈到台湾大选和公投问题时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同胞的血脉是相连的。”中国总理在台湾总统大选和首次公投前一周,向台湾人民发表了这番试图“打动人心”的讲话,一些分析家认为其原因是,中国曾在前两届台湾总统大选时所使用的武力威胁,只获得了适得其反的作用,让保护台湾独立的情感得以加强。

洛杉矶时报说,四年前,中国总理朱熔基用手指著台湾说,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中国将会发动一场战争。结果却是更多的选民把选票投给了陈水扁。报道说:“但温家宝并没有强调战争,只是更愿保持和平和现状。他的用词非常谨慎。”

不过,中国总理还在记者会指责陈水扁,为了达到个人的政治目标而升高了两岸的紧张状态。温家宝说:“台湾当局以民主为借口,一直试图推行旨在台湾独立的全民公投,他们所从事的一切已破坏了举世公认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已对海峡两岸的稳定构成了一种威胁。”但台湾政府官员则不同意温家宝的这番讲话。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