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残军成就金三角毒枭
2004-05-26 17:03:27
来源:星星生活

1950年3月9日,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支残军800余人在人民解放军的追击下,越过西南边界,闯入缅甸境内,当时这支残军的指挥官是第8军237师709团少将团长李国辉。在缅甸东部重镇大其力的一个村子小孟捧,李国辉与另一股残军600多人汇合,这支残军的指挥官是第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两部残军合并为“复兴部队”,李国辉任总指挥兼709团团长,谭忠任副总指挥兼278团团长。

李谭的“复兴部队”开始招兵买马扩充队伍,来投靠的一部分人是流动在中缅泰老边境的商业马帮组织,另一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留下的散兵游勇。“复兴部队”从1400余人扩充到3000余人,但以当年抗战的中国远征军人组成的军队,却因其战斗力较高,而成为金三角一带不可一世的武装力量。

中国远征军是1942年以后入缅抗日的,所部陆军第26军93师曾在中缅边境的车佛南地区驻扎5年之久,在当地颇有影响。远征军溃败后,许多部队被一起合编为93师,所以中缅泰老边境的各族百姓几乎都知道93师,无论是远征军的残部,还是解放战争后被赶到金三角一带的国民党军残部,他们都自称为93师。尽管李国辉一再声明“复兴部队”有别于93师,但当地人还是习惯称他们为93师。

1950年8月,原第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省绥靖公署主任李弥奉蒋介石命令从台湾来到金三角,接管并改编了这支“复兴部队”:709团改编为193师,李国辉任师长;278团改编为93师,新派彭程为师长;新派吕国铭为26军军长,指挥上述两个师,成立了“云南反共救国军”。1952年,又从台湾派来700余名官兵增援缅北的残军,1953年扩充到18500余人。

1954-1955年缅甸政府军对残军发动攻势,蒋介石派柳元麟到缅北收拾残局。柳元麟在金三角搜罗了残军4500多人,成立“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柳元麟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原是李弥“云南反共救国军”总部副总指挥,他这回当了总指挥以后,启用了两个副总指挥,一个是彭程,另一个便是金三角地区颇有影响的人物段希文。

段希文是残军后期李国辉式的人物,云南讲武堂出身,娶金三角土司刀栋材的侄女为妻。1961年,中缅通好,缅政府军派出精锐5000人同越界追击残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互相配合,向柳元麟部发起进攻,柳元麟大败后率残兵选到老挝境内的深山密林藏匿。

因为金三角四国山水相连,而跨境追击残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行动不可能任意而为。在解放军撤回中国境内后,当时有10万人的缅政府军的战斗力却难以抵挡中国远征军旧部为主组成的、尤其擅长丛林作战的李弥上万虎狼之师。国民党残军头目还放出话来:“只要我们乐意,随时可以攻取仰光,把缅甸变成我军的天下……”积弱的缅甸政府恐惧不安,为了避免邻国进入的强敌的军事行动一再扩大化,缅政府武而不能卫,那就转而“文攻” ――向联合国控诉,国际舆论一时大哗。

台湾的国民党当局顶不住了,在联合国和国际舆论的监督下,1953年11月至1954年3月,有五六千人乘飞机撤到台湾。1961年又一批残军撤回了台湾。但还是有一部分残军留下来了,主要是93师等部的云南籍人,如段希文和他的第5军中镇康子弟兵就没有撤,他们选择留在了家乡附近的金三角。1964年看,段希文率部向泰国政府投降,后被改编为“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泰国政府规定残军不得再涉鸦片,残军部队和眷属只好种些稻谷、大豆等作物,生活条件艰苦。

有趣的是,不管国民党残军的番号以后怎么变,隶属于谁,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仍和缅北那边的人一样,称他们为93师,这是抗日远征军给他们留下的唯一荣耀了。

1980年,残军首领段希文去世,原第5军参谋长雷雨田接任“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总指挥,李文焕仍为副指挥官。雷雨田原名张炳寺,1918年生,云南建水纳溪人,系段希文老部下,村民们称他为“雷将军”、“93师师长”。他们在泰国境内建立了一个“自立村”,村中有正规军600多人,基本上写汉字、讲汉语,许多人已人泰国国籍,并在当地成家。

1985年底,日本《现代》周刊特派记者松本利秋独自潜人金三角,进行了一个半月的来访。他来到93师的驻地――离泰国清莱不远的小镇美斯乐,会见了雷雨田。他是这样描写的:雷将军家在村中僻静处的小山岗上,住宅规模不算大,却像要塞那么坚固,房屋四周掘有堑壕,设有岗哨。客厅里有许多台湾出版的书,与军事有关的居多。书柜上摆着国民党要人的肖像。雷将军从不轻易在外国人面前抛头露面,据说是提防“红色恐怖分子”行刺。

对于松本的采访,雷雨田是这么回答的:“有关鸦片的事我们一概不介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归顺泰国成为泰国公民。虽然大家回故乡中国的欲望很强烈,但是,我觉得为了我们的安定生活,还是必须住在更自由的泰国。现在已经决定定居泰国了。”

是否真的93师与金三角的毒品关系不大?是否真的像雷雨田所说的那样“一概不介人”呢?其实不然。50年代初,国民党兵败西南遁人缅境时,真是惶惶若丧家之犬,也许根本就没时间去想什么鸦片,甚至连美丽的罂粟花也无暇多看一眼。不过在这片蛮荒之地,许多山民都是以种植鸦片为生,立足末稳、腹背受敌的残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种起罂粟搞起鸦片也不奇怪。

当年李国辉部立足金三角的秘诀就是将他的“复兴部队”分成三部分:一股开荒种地,伐木盖房,解决温饱;一股招募新兵,严格训练,以备不时之需,最后一股便是投人马帮运输业,或自己组织马帮,或者用武力为马帮保镖,向泰国边境贩运鸦片,换取金钱。残军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段希文选择美斯乐作为93师的根据地,是效其前任李国辉的做法。

美斯乐是傈僳人集聚地,种植罂粟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他们涉足毒品,除了生存本能的要求之外,因93师成员都经过旧中国的大烟熏陶,对罂粟并不陌生。在残军拼凑的人马中,也有一些当地的天真好奇的少年投入残军门下。谁也想不到,这些跟随残军摸爬滚打的孩子中,日后成长起使金三角毒名扬天下的两代毒王:“鸦片将军”罗星汉和 “海洛因大王”坤沙。

国民党残军李弥部败退缅北金三角,形成异域孤军治下的“国中之国”,这股力量涌人金三角,强化了缅北特异的生存状态,开了以毒养军的先河。他们当时在萨尔温江两岸设立了近20个武装押运站和征收所,凡是运往泰国、老挝的鸦片都要向他们上税,或雇请他们提供武装护送。他们在“金三角”地区活跃了近20年,使该地区种毒产毒迸人第一个高峰期:鸦片年产量在50年代末已达100吨以上,占当时世界非法鸦片年生产总量的50%。接踵出现60年代鸦片的“黄金时代”,产量翻了一番,从100吨跃升到200吨以上。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多吨,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缅共解体,鸦片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2400吨,1991年突破3000吨大关(据国际禁毒组织的测算)。

这片故事纷繁的高黎贡山余脉南伸进人中南半岛的掸邦高原,的确已成了夹在历史缝隙中的一块“飞地”。构成近现代缅甸主要矛盾的是缅甸国内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缅甸有130多个民族,比中国的56个民族多出一倍有余。20世纪40年代后期,缅甸国父昂山在缅北少数民族间不断奔走游说,谋求建立缅甸联邦国家。昂山当年的一句许诺民族平等的话打动了几乎所有闻听的缅北少数民族,那就是:“当每个缅族人得到一块钱时,你们也会得到一块钱。”在昂山的奔走呼吁下,1947年2月9-12日,在掸邦东部的小镇班弄召开了具有缅甸立国意义的历史性会议――班弄会议,会上通过了缅甸各民族和解、肯定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等条文,对缅甸未来国体作了大致框定,缅甸联邦因此而成立。会后不久诞生的缅甸现代第一部宪法,给予了缅北少数民族较大的权力,包括保留他们的世袭权利,并规定缅甸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班弄协议及其后的宪法约定:十年内,如果各民族不愿意,可以自行采取类似全民公决的方式脱离联邦独立。

但到了1959年,班弄会议十年期限到期,由于各少数民族认为缅甸联邦是大缅族统治,他们在缅甸联邦的权利甚至没有在英国总督时期的权利大,于是纷纷要求按照班弄会议的协议精神自行独立。其中以掸族、克钦族及未在班弄协议上签字的克伦族为主,导火索是缅政府要求掸邦高层交出司法及武装系统、向掸邦调派军队。缅甸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1961年,奈温军人政府上台,既没有进一步满足缅北各少数民族要求的自主自治等民族权利,也无法消碑民族矛盾,开始以武力“削藩”。奈温先是软禁了在班弄协议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掸族领袖、土司头人赵瑞泰(他同时也是缅甸立国后的国家领导人之一)。赵不久死于狱中,这激起了掸族人的极大愤怒,一部分人开始拿起枪来武装对抗缅甸政府。赵的妻子南含坎秘密潜入泰国,并于1964年在曼谷成立公开与缅甸政府对抗的组织。缅甸军政府不断向缅北民族地区派遣军队,从而揭开了民族武装冲突的惟幕。这构成了今天缅北几乎无法收拾的民族矛盾主线,使得自缅甸立国起,缓和民族矛盾与防止国家分裂远重于禁毒。为避免全面内战,不致于使涉毒少数民族公开脱离缅甸联邦,缅甸军政府多年来对缅北民族武装的涉毒问题不得不采取忍耐态度,也便掸邦毒魔在失控状态下肆虐。

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三角地区在生产鸦片、海洛因、吗啡等鸦片类毒品之余,还开始非法种植大麻,制造精神药品。其是90年代以后,随着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苯丙胺类毒品滥用的蔓延,金三角地区又开始大量制造冰毒、摇头丸等毒品。中国目前截获的该类毒品大部分来自金三角地区。

80年代中期,金三角的制毒者开始在生产鸦片的基础上大量精工提炼海洛因,金三角逐渐成为以出产海洛因为主的世界毒品中心。“东南亚海洛因”(Seaheroin)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代名词,其最好的品种如坤沙出产的“双狮踏地球”牌海洛因,纯度高达99%,畅销世界各地,成为毒贩和瘾君子们的抢手货。

1986年以后至1989年缅共彻底解体,其原属武装统辖地一分为四,成为今天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紧邻中国的各贩毒集团疯狂抢夺地盘和开辟贩毒通道,这四个地区迅速成为种毒制毒超过原来“狭义金三角”的更大毒源地,使得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产量剧增,大大超过其历史最高记录。

据国际禁毒机构透露的调查情况,至缅共1989年彻底瓦解前,除党主席德钦巴登顶等个别高级领导人尚未卷人毒品交易外,绝大多数高级干部均从毒品交易中谋利。金三角制毒贩毒重心开始更紧邻中国国界线,国际舆论将此定论为“金三角北移”,即现泛称金三角的“广义金三角”,它的面积比原来“狭义金三角”扩大了10倍以上。金三角(狭义)从三角形变成了扩大10倍以上的“广义金三角”的宝塔形了。

据国际禁毒组织的最新统计,目前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已占世界总量的70%-80%,其中产自缅甸的毒品占到整个金三角的80%。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吸毒者在2亿人以上,2000年全球毒品交易额约为4000亿美元,相当于这一年国际贸易额的8%,超过了世界汽车贸易额。2001年全球毒品非法交易额已达5000亿美元,超过石油化工业,仅次于军火贸易额。可见,虽然毒品生产交易始终以非法的形式存在,却是一股不可小视的经济力量,再联系到它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被人们称为“白色经济”的毒品实际影响力比人们想像的要大得多。

(文章选自赵世龙、戈叔亚所著《解毒金三角――中国记者跨国采访手记》一书,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年04月版。所有图片均源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鲜为人知的金三角中国知青游击队
http://www.newstarweekly.com/news/viewarticle.php?t=39169

泰国异旅-一段被全球华人所遗忘的历史
http://www.newstarweekly.com/forum/viewtopic.php?t=12342

世界最大毒巢覆灭:金三角最后一次罂粟开
http://www.newstarweekly.com/forum/viewtopic.php?t=12341

金三角美斯乐游记
http://www.newstarweekly.com/forum/viewtopic.php?t=12344

美斯乐的中国老兵
http://www.newstarweekly.com/forum/viewtopic.php?t=12345

泰国:美斯乐的中国村
http://www.newstarweekly.com/forum/viewtopic.php?t=12346

浪漫泰国游
http://www.newstarweekly.com/forum/viewtopic.php?t=12343

山水轻系泰北边界情
http://www.newstarweekly.com/forum/viewtopic.php?t=12347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