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你在他乡还好吗?
2004-10-28 17:41:20
来源:星星生活

近年来,出国留学风潮持续高热,而且留学人群越来越低龄化。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18岁以下的小留学生已占到中国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面对方兴未艾的“小留学生现象”,有人发出疑问:小小年纪出国留学,利大还是弊大,“镀金”的文凭是否更有价值?他们的生活究竟怎样,是自强还是放纵?

**孩子能否自由翱翔

据悉,从2001到2003年,华南地区每年约发放4000个以上英国学生签证。通过其他留学中介办理的前往德国、新西兰、法国等国家留学的中学生也逐年增多。南方日报报道说,据一名在某留学中介工作了5年的陈小姐说,近几年申请到国外念书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在中国大城市就掀起热潮,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越早把孩子送出去就越光荣,就证明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更有利,完全不顾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所以有很多孩子出去后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家长则异想天开地给孩子作了个最坏打算:即使什么都没学到,至少在外面几年,也能学口流利的外语。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外留学,英国大学联盟中国华南地区首席代表朱先生近日表示,尽管低龄化留学的趋势有增无减,但是,对于低龄化的界定应该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而且从接触家长方面可以感觉到,出国留学已经从早年的追求时尚转为理性看待了。

报道说,记者通过对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广州市内一些留学中介的采访,发现大多小留学生都能自如地融入西方社会,怀着自己的理想,借着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向高一级的学府攀登。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商学院对中国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认可。该学校在今年1月份进行了优秀学生颁奖,获奖最多的是中国学生,共17名。这不仅反映了中国学生人数的增多,也体现了中国学生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在寂寞与压力中选择逃避,在诱惑与自尊前选择妥协。一些孩子在采访中表示,他们有过“垃圾”的行为,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也由于自身的心理准备不足。

一位准留学生的母亲向记者说出了她的忧虑:“近年来,关于海外留学生的负面报道常常见诸报端,从生活习惯不良、学业欠佳,甚至升级到打架、勒索等。作为家长,我为他们感到痛心,也为我的孩子担忧,不知道把孩子送出去究竟是令他开阔眼界早日成才,还是把他推进了‘火坑’。”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董事总经理Ms.Jean Croski也意味深长地说:“7年前开始有中国学生来英国自费留学,他们学习都非常用功,但离开中国到英国留学前,由于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得他们在英国的学习非常困难。虽然近几年,他们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雅思成绩也考得不错,但我们发现,比语言更困难的是他们对西方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典型案例

刘女士有一个漂亮的女儿,4年前在国内初中毕业后,到了新加坡留学。“新加坡是个英语国家,我把女儿送出去是想她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也去感受和学习另一种文化,开阔眼界。”刘女士告诉记者她送女儿留学的初衷。

刘女士无何奈何地说,女儿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女儿从没有主动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都是做父母打过去找她,有时还经常找不到。一年过去了,妈妈按捺不住,跑到新加坡去看望女儿。

“你知道我在那边看到什么吗?那简直是太令我失望了!我的女儿越发出落得亭亭玉立,英语倒也说得滑溜溜。但嘴上涂着厚厚的口红,身上穿着薄如蝉翼的衣裳,脚蹬高跟鞋,与几个洋小子混成一片,搂搂抱抱的。为了我女儿,一名中国的留学小少爷还和那几个洋小子打了一架呢。”

刘女士说,女儿经常无故旷课,与无心向学的男孩子整天呆在一起喝酒打牌,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失去这个女儿。所以提前把女儿接回国内亲自看管,那几十万的留学费用就当是买个教训吧。

**出国留学求学有三种途径

据悉,学生出国求学的途径主要有通过留学中介、托国外的亲戚朋友做担保介绍,或是在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办学的预科班,考核通过后出国留学等三种。

据有关人员介绍,近几年,国外大学与广州一些知名学校联合办学的情况日益增多,这种办学方式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在读的中专生和高中生。不少学校和大学等都办起了类似的教学班,相当于让学生在国内读预科,一年后,直接升上国外的大学本科。

**留学须理性要有针对性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中学生出外留学,英国大学联盟中国华南地区首席代表朱先生表示,小孩出国留学须理性,如果尚未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贸然跟风出国,势必导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悲剧。现在的家长开始冷静了,他们会分析国内和国外教学的强项是什么,孩子出去后要学习什么专业,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家长和学生之间都有了充分的沟通。

他认为,本来外语就过不了关的人,出国学还不如在国内学好。因为在国外,由于文化的差异和隔阂,有可能使其很难找到当地合适的口语交流对象,难过“语言关”。如果外语水平太差,学生们很可能在语言学校一年一年耽误下去,不仅会浪费很多金钱,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感到前途渺茫,甚至自暴自弃。

另外,“中学生留学生”的年龄太小,而国外学校的自由度又很大,很容易造成他们情绪和心理的困扰;还有一些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洗衣、做饭、搞卫生都要从头学起,缺乏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在异国他乡求助无望,易忧郁和失落,行为上就容易出轨。

**孩子有想法 家长要尊重

对于诸多的留学生问题,布莱福德的国际部副主任Cyhthia Gault举了自己女儿的事例:女儿在高中毕业后不愿意上大学,Cyhthia并没有强迫她,而是按女儿的意思去一家工厂工作,最后女儿从实践中有所启发,并最终返回读大学。因此,她认为:学生要有学习的投入精神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多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对自身学习和前途的看法。

**留学建议

出国留学是影响教育和事业的重大决策,需要对所做出的决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有关负责人,为广大“准留学生”提些建议:

专业上:研究所选专业学校

一般来说,在出国前应该对该国教育制度和自己所关心的院校的一般情况有个基本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要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有清楚的了解,找到合适自己的选择。一旦对想学的专业有了初步想法,就应当研究提供你所选学科的院校,可以查看学校的概况、学费和入学要求、住宿条件、教学设施以及该学校所提供的各种课程。简单的做法是找到某具体学院的网站链接,查看有关其课程设置和对外国留学生提供的服务等更详细的情况。

心理上:做好承受失败准备

在心理上,要做好承受失败的准备。成绩对于小留学生总是显得很重要,通常到了国外第一课要学会的往往是如何承受低分的压力。因为受语言的限制,在国外学的课程往往没有在国内学的那么得心应手,要明白考试得低分是很平常的事,千万不能因为一两次的挫折就厌学,甚至自暴自弃。

生活上:要有一定自理能力

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重要。因为出外留学的中学生通常只有十七八岁,由于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还没完全改变,很多学生都是只会埋头苦读,甚少独立处理读书以外的事情。因此,父母应该在送孩子出去时正确估计孩子的应变能力和独立能力,不然,孩子会在异国他乡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所措,长期下去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出国留学就变成了得不偿失。(梁艳燕)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