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你的名字不是弱者
2004-11-25 16:32:5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 闻鸿)从1998年到2002年短短的的五年当中,34,986名中国学生进入加拿大留学。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留学生相比,新一代的留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对年轻的高中生,他们如何适应在加拿大的生活和学习呢?笔者很荣幸地参与了星星生活报主办的2004年度全加中国留学生座谈会。到场的嘉宾济济一堂,时间有限,不及详谈。在这里将一些想法写出来,希望对留学生适应在加拿大的求学生涯有所俾益。

呼吁关注留学生阳光的一面非常必要。任何一个人群都不免良莠不齐。如果因为有极其少数的害群之马,就否定留学生整个群体,是非常鲁莽草率的结论。另一方面,留学生也要看到加拿大阳光的一面。今天的留学生,比较起老一代的留学生,有众多的优势。首先,随着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传播与使用,今天的留学生可以和在国内的亲人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络,随时更新对国内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了解,这在十年,甚至五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其次,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个规模可观的中产阶级,很多留学生背后有父母的经济支持,这与老一代的留学生仅仅怀揣几十或几百美元上路,下了飞机就去中国餐馆涮盘子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第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很多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被引入了中国,耳濡目染之下,新一代留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适应相对于老一代的留学生来讲更自然和谐。此外,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没有家小的拖累,新一代留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来选择规划人生。

在加拿大学习的留学生,比起在其他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也有很多的优势。笔者曾经在德国学习工作近三年。很多欧洲国家种族单一,移民的社会地位与北美相距甚远。华人社区不成规模,成功人士寥寥无几,相当一部分人是非法移民或是避难者。做为一个中国人,每一步的发展都需要披荆斩棘,要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中国人不笨,中国人行。相反,移民是加拿大的国策。华人社区初具规模,老一代移民的开拓耕耘,为后来者扫除了很多障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多伦多能够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移民。

与本地学生相比,事实上很多本地学生的生活并不象我们想象地那样无忧无虑。很多人依靠学生贷款,才得以支付学费。毕业时不少人已经负债累累,欠上政府几万元的屡见不鲜。很多学生是live from check to check。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当你遇到冷漠的目光,应该心怀悲悯而不是愤怒。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挫折和挑战,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可怜最需要被帮助的那一个。

与国内的同龄人比较,不管是父母资助,还是赢得了一份奖学金-能读书,能出国读书,已经是幸运的一小撮了。在拿到了签证和入学通知的那一刻,大部分人应该是“漫卷诗书喜欲狂”吧?谈国家兴亡,谈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和民族的责任,谈如何不辜负父母期待的眼神,也许太沉重,太空洞。想想那些为了孩子读书要卖血的家庭吧,想想那些在都市夜色中卖花的小女孩吧,想想那些在中国城洗碗的工程师吧,想想那些开出租车的医生博士吧,想想人到中年,拖家带口,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的移民吧。卡内基讲过一个故事C我总是为自己没有好鞋子抱怨,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了一个没有双脚的人。

多伦多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特别是华人社区从五湖四海因为种种原因来到了加拿大。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加拿大一方面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另方面也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很多顶尖的高中毕业生是选择了美国或欧洲的名校深造的。换言之,我们并不是在和加拿大的顶尖精英在竞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能脱颖而出,试问我们又怎能到更广阔的天地中游弋?笔者今年夏天在北京采访了数十位海归企业家,深深感到国内的竞争残烈的程度,不管是做老板的,做管理的,还是打工的,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属于家常便饭。工作之余,很多人在充电,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靠各种各样的证书。因为仅有一个国外的学历是远远不能保证在国内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国际学生,或是有色的少数族裔并不是天然的弱者。真正让人软弱的是一种弱者心态,弱者文化。如罗斯福夫人所言:“No one can make you fell inferior without your consent。”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把自己定义为弱者,是处于一种寻求保护的心态?还是在向狼群发出“我是羊”的信号?奈何,我见犹怜者少,乘虚而入者多。所以首先要端正心态,要自信我不是弱者。

谈一谈策略问题。第一就是要主动出击,不能坐困愁城。被动的等待真是要等到“花儿也谢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我们中国学生常给人一种沉默寡言的刻板印象。语言障碍当然有一定的影响。出来乍到,用英语交流自然有困难。可是,如果你不开口讲话,交流就永远有困难。尽管我们可能有语言障碍,但是你的其他优点并不会因此而一笔勾销。如果你是一个幽默的人,很难想象在加拿大你会变成一个乏味的人。如果你是一个负责的人,很难想象在加拿大你会变成一个草率的人。改变自我C关键是让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C有一种“我拿什么奉献”给你的心态。这并不是什么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就象我们和本族人交往,有趣的,有故事的,有幽默感的,开朗活泼,健康的人是大家都喜欢接近的。

无论是移民还是留学生,从母国来到加拿大,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中国与加拿大的文化,制度,语言等等方面的差异无疑对每一个迁移者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而适应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的差异。我们大多数国人是有意或无意地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日三省吾身,要修齐治平,要日积月累,不断提高,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一个在本地长大的第二代曾对我讲,做为一个华裔越南家庭的长子,他不可避免地受这些价值观念的影响,然而他毕竟成长于西方文化,有很强的自我观念,很会让自己沉浸在一种我很好,我很优秀的幻想中,很少在日常交往中不停地反省是否每一句话都得体。此外,还要有一种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追求完美,反而会吓倒自己,让人瘫痪。

繁重的课业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如果听力暂时难以跟上,可以在取得教授同意的情况下,把讲课的内容录下来。如果有志进一步深造,进入研究生院,和教授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教授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从现实的角度讲,一封好的推荐信至少是和GPA一样重要的。即使是国际本科生,也可以通过Work-Study Program争取到为教授工作的机会。

和2004年度全加中国留学生座谈会的组织者一样,我相信年轻一代的留学生是中国的未来。伴随着中国的复兴,年轻一代的留学生更是历史的弄潮儿,是世界的未来。如果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跨掉的一代人中有一部分是今天美国社会的中坚,那么当年的放纵颓废只是瑕不掩玉,而不是必由之路。2004年大选后美国社会彰显出来的保守主义倾向不能说不是对当年的矫枉过正。而且,那些真正垮掉的人恐怕再也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加拿大,和中国一样,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有一天,你会选择离开,或者终于留下来。无论如何,我们将在加拿大渡过一段宝贵的青春年华。只要有梦,任何人都不是弱者。而所谓的强者,背后不免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不管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你在追寻什么样的梦想,请把握今朝。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