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产业界闻之色变的“中国价格”
2004-12-23 01:39:43
来源:星星生活

美国最新一期的商业周刊报导说,在美国产业界,目前最令人害怕的是四个字:“中国价格”。提起美中贸易,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充斥美国市场的中国造廉价商品以及迫使美国大批制造行业实行业务外包的中国廉价的生产成本。“中国价格”在美中贸易关系中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双边贸易关系有什么影响?

商业周刊指出,“中国价格”已经成了美国产业界闻之色变的名词。无论是家具制造商还是网络公司,只要面对中国同行的竞争,就不得不面临一大难题:或者忍痛降价30%,或者面临失去客户的厄运。报导援引美国制造业人士的话说,总体来说,中国工厂的报价比美国同行的价格低30%到50%,某些中国产品的价格比美国厂家的原材料价格还要低。

今年9月,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在美国制造业中心俄亥俄州举行现场听证会。俄亥俄州螺丝产品公司总裁埃姆布罗格诺在听证会上介绍了他们公司试图与中国廉价产品竞争,最后败下阵来的经过。为了与中国同行竞争,公司要求雇员与企业同舟共济,把薪金降低到10年前的水平,并把所有更新设备的投资都打在成本之外。

埃姆布罗格诺说:“我们召开员工大会,并恳求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经销人提供让步,最后把产品价格定在每件29美分的价位。这个价格已经抹掉了产生利润的任何可能,只求保持企业运转和工人就业。但是你们猜猜结果如何?中国工厂传回来的报价是每件产品21美分,仅比我们的原材料价格高出1点5美分。结果我们一败涂地。”

商业周刊的报导指出,美国生产服装、鞋类、电器和塑料产品的企业根本无法与中国竞争,早已停业或把工厂迁往中国。最近,一些本以为还可以倚仗技术优势竞争的产业也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美国一些经济界人士以最近IBM把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中国联想集团为例,指出这实际上也是迫于生产成本的压力而进行的一种变相的业务外包。

但美国之音报道说,专家认为美中贸易关系并不完全象媒体渲染得那样悲观。美国罗顿咨询公司总经理叶希诚在接受采访时说,来自中国的廉价生产成本的压力的确存在,但是美中制造业的竞争绝没有出现向中国一边倒的倾向。

叶希诚说:“单从工人工资方面来看,美国无法与中国竞争。中国工资水平很低,而劳动力来源似乎取之不尽。但是另一方面,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很高。这方面的竞争优势是中国所无法比拟的。另外,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受到中国的威胁,这也确保了美国制造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多年研究东亚贸易和科技发展的叶希诚先生不同意所谓IBM向中国联想集团出售个人电脑业务是美国高科技变相业务外包的说法。他认为个人电脑已经越来越“大路货”化了,如果属于科技产品,也是过时的高科技。IBM甩掉这一不赚钱的包袱,正是为集中精力研发更高层次的科技产品。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令美国公司感到恐惧的“中国价格”并不完全是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造成的。中国政府对出口外向型企业的行政性补贴、贸易保护主义和政府行政干预形成的贸易壁垒、尤其是长期人为降低人民币汇率,都造成了美中经贸关系中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美国科利尔・尚能・斯高特责任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服务主管罗伯特・卡西迪表示,单是人为低估人民币币值一项因素,美国厂家就无力应付。卡西迪说:“目前人民币的实际币值被低估的程度从15%到85%不等,我们认为至少低估了40%。这就意味着中国出口商品得到40%的补贴,而美国进口到中国的商品被额外加征了40%的关税。”

“中国价格”不仅猛烈冲击了美国的商品市场,也冲击和考验着美国人的观念。面对蜂拥而至的中国廉价产品和越来越多地外包到中国的加工服务业务,不同利益集团和不同背景的学者形成不同的看法。

国际金融研究所亚洲部主任格里高利.费格尔对“中国价格”持完全正面的看法,认为这对美国公司和消费者都有利。费格尔说:“许多制造行业迁往中国,利用那里包括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廉价的生产成本在内的有利环境,然后再把廉价产品运回美国,使消费者获利,这是两全其美的买卖。”

但是没有业务外包的美国厂商和担心业务外包会导致大批工人失业的工会组织却一肚子苦水。一些专家和学者也担心,长此以往,美国的制造业的基础将会流失。(许波)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