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中医治疗(上)
2005-04-12 20:43:03
来源:星星生活

湿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其皮损多对称发生,剧烈瘙痒,慢性病程、反复发作、病情顽固难愈是其特点。湿疹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它由希腊语“Ekzein”演化而来。中医古书中没有“湿疹”这个病名,但有许多类似于湿疹的病名,如“奶癣”、“旋耳疮”、“四弯风”、“绣球风”、“窝疮”、“脐湿疮”等,分别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婴儿湿疹”、“耳周湿疹”、“异位性湿疹”、“阴囊湿疹”、“手部湿疹”、“脐部湿疹”。

本病的发病原因,中医认为多为先天禀赋不耐,又加后天失其调养,饮食不节,如过食腥荤动风发物 及辛辣厚味,或嗜烟、酒、浓茶等食品,以致生湿停饮,湿困中焦,脾失运化,蕴湿内停;或因腠理不密,淋雨涉水,或工作、居住环境潮湿,或受湿邪,侵袭皮腠发为本病。因此湿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从湿疹的临床特点来看湿疹与风、湿、热三邪关系密切。现代医学则认为引起湿疹的因素可能是:遗传体质(如敏感体质)、精神与神经功能障碍(如精神刺激、疲劳、精神紧张、压抑)、病灶感染(细菌、真菌与病毒引起敏感)、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另外营养缺乏、肝脏功能失常等也可以是湿疹的病因。湿疹在临床上表现多种多样,按皮损炎症的情况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湿疹三型。(1)急性湿疹 :发病急,痒重,潮红斑、丘疹、水疱、肿胀、渗出、糜烂、结痂。(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经治疗病情减缓,潮红、肿胀不明显,渗出减少或无,有结痂及鳞屑脱落。(3)慢性湿疹 :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转化而来,或一发病即呈慢性过程,潮红、水肿、丘疹、炎症不明显,主要为暗紫红色上有鳞屑的干燥、浸润肥厚斑块,重则苔癣样斑片,或有角化过度、皲裂、脱屑、剧烈瘙痒,慢性发病,顽固难愈。对应于上述三型湿疹中医临床常分三类证型辨证施治。

热盛挟湿型:病程短,发病急,多为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皮损潮红灼热水肿,很快粟疹水疱成片,流水渗液,瘙痒无度,抓破则又痒又痛。常伴身热心烦、口渴思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此型应配合中药清热解毒、收湿止痒水剂湿敷及中药糊剂外擦,急性期内外配合治疗及时,痊愈较快。

湿盛挟热型: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发病较缓,皮损以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为主,潮红较轻,水肿明显,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常伴身倦乏力、胸腹胀满、纳食不香、大便或正常或溏或先干后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滑或弦滑。治宜:清脾除湿 佐以清热。对于此型可采用中药洗剂或软膏交替使用。

血虚风燥型:多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瘙痒重,可见抓痕、血痂、苔癣化及色素沉着,此型患者或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身倦乏力、食纳不香、下肢沉重、舌淡体胖苔白,脉沉缓或滑。治宜:健脾养血 祛风润燥。此型中药外用可选油剂、软膏及草药熏洗。上面所述是常见普通类型泛发全身或散发无特定部位的湿疹,临床上因病因、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不同,尚有几种常见特殊类型湿疹,下面简单分述其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施治。

奶癣(婴儿湿疹):发于婴儿期,多发头顶、眉间、颌下、颈、腋下、股等处,重则泛发全身,皮损可为红斑、鳞屑或糜烂、渗液、结痂、瘙痒,患儿常哭闹不安,伴小便短赤。临床分两型:胎热型:治宜 清心导赤 育阴止痒
湿热型:治宜 清热化湿 滋阴止痒。此型湿疹患儿幼小,服药困难者可以中药浸洗,中药霜膏类外用为主,如湿热重可让其母内服中药通过乳汁哺喂婴儿。其他包括四弯风(即异位性湿疹);旋耳疮(耳周湿疹);球风(阴囊湿疹);窝疮(手部湿疹);脐湿疮(脐部湿疹)等。

临床上类似于湿疹表现的病很多,尚有自身敏感性湿疹(自身有一原发慢性皮肤病灶引起过敏反应)、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炎性病灶分泌的细菌毒素分泌物引起周围病变)、接触性湿疹(接触过敏物引起,如染发剂、胶布、膏药、外擦药、表带、皮带扣、项链等过敏)、脂溢性湿疹(皮脂腺分泌异常引起的皮肤炎性病变),这些病都可根据病情采用中药辨证施治,对应治疗。

湿疹是一种趋向慢性的顽固性皮肤病,中药治疗湿疹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效果,急性期湿疹及时采用合理的中药内服外用可在一周左右时间治愈,对慢性反复发作的湿疹应仔细辩清证型,查明病因,对症用药,坚持治疗,同样可以彻底痊愈。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湿疹,如以内因致病为主,则重在内调,如以局部外因致病为主,则尽可能避免过敏源,以外治为主。总之湿疹虽顽固,病种虽复杂多变,只需寻根求源,找出病结所在,对因对症下药,则疗效显著,治愈不难。详情请电丁华大夫:647-271-9911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