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和冯小刚的幸福生活
2005-05-12 22:57:40
来源:星星生活

在分分合合的娱乐圈,徐帆和冯小刚是难得的一对。冯小刚曾在他那本《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张口闭口的“徐老师”,恩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现在二位结婚了这么多年,徐帆又是怎样评价他们的生活呢?

幸福生活从家开始

多年的共事使我不仅仅从演员的角度、而且有机会以女人的眼光对冯小刚有了深刻的了解。我发现他善良、真实,对朋友、对家人都很好,工作起来挺拼命的。相处时间一长,我觉得他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男人,我们的感情也在磨合和了解中不断升温,因此,在开始考虑人生大事时,我毫不犹豫地给了冯小刚一个机会。因为有爱情,所以我才敢下这个赌注,因为当时冯小刚已经有家庭,我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幸好的是,婚后的生活一直像我所期望的,很幸福。作为女人,我很满足。

在外人看来,我是影视圈人气正旺的女演员,小刚是才华出众的大导演,所以我们的家应该是难以想象的豪华雍荣气派非凡。不好意思,我们家的室内装饰都是小刚自己设计的,买的是最便宜的材料,地板是60块钱一平米,大白粉刷的墙,随便地抹,也没用彩色喷涂,洁具和洗具都很普通,洗脸池才花了120元,就用一个普通的陶瓷脸盆,正中间凿个孔儿,通个管子下去,简便实用又美观。圈里很多朋友都来我们家看过,无不交口“称赞”。

生活上,小刚的饮食习惯属于典型的北方人口味,爱吃醋熘白菜、尖椒土豆丝,不爱吃肉,而我是武汉人,口味和他南辕北辙,一顿无肉饿得慌。一开始几乎都是冯小刚做饭,他喜欢吹嘘自己有这方面的特长,又好表演卖弄,说实话,我打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他。为了给他“减负”,我开始潜心学习烹饪。这么一来,我才发现自己其实是比他有天赋的―――他往往每种菜只敢做一次,因为我学会后,以后他就不敢再做了,我做出来的东西总是令他刮目相看。

也许屏幕上的我总给人以娇气任性的印象,就像一个什么都不会做、什么也不想做的富家小姐,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恰恰相反。家里不但没请保姆,而且所有的家务都由我亲手来做。作为女人,我觉得做家务的感觉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围着围裙下厨房,洗衣服,收拾房间熨衣服,慢条斯理地做着这样的细活儿,心里会有一种很踏实的暖洋洋的感觉,尤其是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那个深爱着自己、自己也深爱着的男人,可以体验到一种纯粹的幸福。有这种幸福的地方,才配称之为家。
  
明星也还是普通女人
  
一个家庭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主人的操持。小刚在家看到我忙里忙外的,总是忍不住开玩笑地说:“你除了做家务,能不能有点儿别的新爱好?省得整天琢磨我。”这话听着像《手机》电影里的台词,可实际情况是,他在家时,我要照顾他吃、喝、穿,什么都得忙,日子过得特“充实”。

不过两个人在一起也有闹别扭的时候,幸好我和小刚都了解对方的脾气,无论是谁,只要有一个人急躁的时候,另一个肯定不吱声。小刚的善良和幽默是化解夫妻矛盾的重要法宝,这也是我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公开场合,小刚甚至向记者戏称我为“领导”、“老师”,说“她又有重要批示了,要认真落实。”其实那只是种娱乐,有时候娱乐别人,有时候也娱乐自己,怎么说呢,快乐是自己创造的。普通人家是这样,明星家庭也没有例外。

和小刚在一起,他的为人处世对我的性格影响非常大。以前人多的地方,我常常是极少说话,怕说不好伤害别人,自己也显得笨笨的,挺傻的。现在不同了,性格变得开朗许多,常常尽可能地主动与人沟通,说错了,没关系,道个歉,再接着聊。从消极到积极,这是小刚带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

照理说,外面认识我的人不少,大小也算颗“星”了,但我总是端不起来什么架子,用小刚的话说:“一小市民,扶不上大台盘。”也许因为我是从武汉这个“全国最富小市民气质的城市”出来的,平时,该坐公交车坐公交车,该坐地铁坐地铁,不像有些演员,打猎、玩高尔夫、骑马等这些贵族活儿我很少参加,赶时装发布会、泡吧开派对、这些在演艺圈流行的时尚行为,都没我的份,我基本与时尚无关。没片子拍时就待在家里,闲下来时,我能一个星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刚结婚时,小刚不让我对外宣传,因为他才离婚不久,怕媒体炒作起来刺激前妻,就跟我交代说,如果有记者问你和我的事,你一概别说。我理解一个男人的面子,理解一个男人面对感情所要保持的尊严,所以,在那段日子里,别人一问到感情的事情我就闭嘴。一段时间后,我俩的事都公开了,又有人让小刚谈谈对我的评价,有的记者还又直又硬地用上了“第三者”这词儿,可小刚也是又直又硬地回答过去:“我就是觉得她好看,所以才娶她。她是个好演员,更是个好妻子。”

小刚不能归入英俊一类,长相甚至有些让人不敢恭维,但我对他的感情不是语言能表达的,他身上的那种魅力带给我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只有亲近的人才了解,这也正是我多年来一贯爱着他的原因,无论遇到什么,始终不言放弃。
  
不同于《手机》的夫妻生活模式
  
近几年,小刚导的《手机》、《一声叹息》等片子越来越贴近家庭生活了,我相信这里面有我的功劳,作为一个妻子,是我让小刚对家庭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特别是《手机》,上映后效果特别好,以致于有些人跑出来对号入座,这根本没有必要。手机作为日常生活的意象,它其实反映的是平淡生活背后隐藏的可怕危机,也是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一种危机。

《手机》后期制作完成时,我完整地看了一遍,看得有点心惊胆战,《手机》不是恐怖片,但故事是说到人心里去了。这得感谢编剧刘震云,他是作家,观察生活的那种敏锐非常人能比,看过《手机》的男同志们应该再不敢那么胆大妄为了吧,总该收敛一点,多想着从平淡的生活里找出点乐趣来。就像在现实里,对于我和小刚来说,相互信任,一起制造快乐,

我是演员,小刚是导演,作为夫妻档我们算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这并不是说,我在小刚的戏里做演员就有多大的优越感。当然,我和小刚合作也有优势所在。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我能很快地领会小刚的意思,对要演的角色比较有把握,从不会让小刚着急,所以,有时碰到几部片子供选择时,我也就偷偷懒,驾轻就熟就选了小刚的片子。有人说小刚私心太重,女主角就定我,他倒是振振有辞:“我们俩是夫妻,拍一部电影投资总共就这么多,找别人吧开不起价,只能就地取材找老婆了。徐帆在我这儿拍戏拿的钱比外边少,她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虽然是一家亲,有嫌疑,但对我的演技小刚从来不吝惜赞美之辞:“她在人艺是挑大梁的青衣,当年,《阮玲玉》演得特别过瘾,现在她的戏也很不错。”他这样夸我,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作为演员,我在塑造角色的时候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不像有些演员,打麻将比看剧本的瘾还大,生活都是饭局、牌局,正经事儿反而成了副业了。

既然是夫妻,我们的合作几乎无时不在。有时小刚在家里写女人的戏,写乏了睡觉前,他会拿给我看看,我看了后就会告诉他,作为演员,我认为什么地方感觉好,什么地方演员会感到别扭,妨碍演员发挥,说得在理时他自然会听我的。

我常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像个吸血鬼,不断地吸取小刚身上那营养丰富的血,来充实自己。在我的演艺生涯中,最经常合作的是王朔和小刚,我认为他们都属于特别有生活激情的那一类,而另外还有一类导演是很冷静的,甚至有一点点阴暗。我喜欢有活力、激情,虽然我和小刚的生活看起来很平静,但其实,永远有激情的暗流在表层下涌动。 (女报)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