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年轻人对硅谷说不?
2005-06-22 16:54:07
来源:星星生活

在棒球的故乡,这可能不是你所预期看到的一幕。日前在微软公司(Microsoft)位于美国西雅图附近的雷德蒙厂区,午饭时间正进行一场临时组织的板球比赛。

软件业职位向班加罗尔等印度中心地区的转移,或许已成为一个引发美国政治骚动的问题,但它掩盖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现象。上世纪90年代末,印度工程师推动了美国的技术繁荣,他们与中国以及其它亚洲国家的工程师一起,一直是微软等美国科技产业巨头的支柱。

然而,现在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科技力量相交织,减少了人才的流入。尽管美国仍是亚洲人才的净吸纳国,但人才外流现象也很明显。

拉尼克・巴辛(Ramneek Bhasin)是来美国谋发展的大军中典型一员。他是著名学府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毕业生,80年代初移民美国,寻求自己家乡所缺乏的知识挑战。他说,“我获准使用一台IBM大型电脑,”它与当时印度的电脑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到80年代中期,他参与了第一台32位微处理器的开发。他说:“当时印度甚至从未听说过微处理器。”

90年代,亚洲工程师逐渐如洪水般涌入美国。拉吉・贾斯瓦(Raj Jaswa)是印度企业家的代表组织TiE硅谷分会的主席。他说,美国签发的H1B签证从每年大约5万个猛增至20多万。持有H1B签证的专业人员,可在美国就业最长达6年。据他估计,目前大约有2.5万到3万名印度工程师在硅谷就职。但几个障碍抑制了工程师的涌入。贾斯瓦先生说,2001年9月11日世界贸易中心大楼被撞塌后,对移民条件进行了限制,签证数量大大减少至每年约6万个。

与此同时,美国技术公司已到海外招募人才,一为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并且这些国家在未来总有一天可能成为其最大市场,那么需要现在就在这些国家建立基地。

就连小公司也不甘落后。Symphony RPM是一家成立仅两年的美国软件公司,其工程业务副总裁奈杰尔・普拉特(Nigel Pratt)在硅谷负责一支只有10位工程师的团队,另外大约110名雇员则在印度班加罗尔。与之相比,他的前雇主Aspect公司则把300名工程师几乎平均分布在印度和美国。

亚洲技术市场的壮大,对留住本国人才也很有吸引力。普拉特先生说,Symphony RPM只有两名海外工程师表示有兴趣到美国工作。这同90年代末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在硅谷繁荣期,即使让印度员工到美国短期出差,也是当地技术公司争抢的香饽饽。

随着其它地方的就业形势改善,硅谷还出现了小规模但显而易见的反向人才流失,因为美国培训出的高管都回到本国,通常去负责目前美国雇主在当地的业务。

美国人才流失已不鲜见。硅谷风险资本公司Accel Capital的合伙人卡尔・埃弗雷特(Carl Everett)说,台湾企业家的回归帮助创立了该地区的科技产业,来美工作的中国工程师也步其后尘,最终都返回了祖国。

早期回归者中包括台湾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积公司(TSMC)创办人张忠谋(Morris Chang)。他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工作了25年后,于1987年返回台湾。

埃弗雷特先生说,很多年轻工程师仍会被吸引到美国,但工作几年后可能就会回去。

他说:“这些知识的积累、带回、扎根和开花结果需要一段时间。”

在亚洲有着20年投资经验的风险资本家徐大麟(Ta-Lin Hsu)说,这种人才的流入流出代表着一种双向流动,未来将日益普遍,因为“人们两边以寻求发展。”

他说,年轻人“仍想来(美国),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人。”不过,工程人才的竞争已呈现全球化。

(作者/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 译者/安娜)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