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乡间皆是音符
2005-07-19 19:45:42
来源:星星生活

在广东省开平乡村广袤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在一起,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俨然一串闪闪发光的明珠。开平碉楼是中外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的产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1800多座千姿百态,形式多样,保存完好的碉楼,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开平的风雨沧桑。

碉楼,开平的每一个村庄几乎都有这种强壮的看守,它们千姿百态,亦中亦西。在来开平之前,你很难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五邑农村与古希腊神庙或罗马教堂联系在一起。大哲人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分布在开平的1800多座碉楼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一部中西乐器合奏的田园交响诗。在开平的阡陌中游走,去听,去看,去感受那些散落乡间的音符。

当那些高大坚固的怪物从村落间升起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刹那间变得光怪陆离,时间和空间模糊了界限。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并为它们添加了多立克列柱和哥特尖卷拱,还将巴洛克时期的绚丽桂冠戴在它们头上,再配以精巧的科林斯毛莨叶和柔美的爱奥尼克卷涡。窗裙、窗楣和山花都独具匠心,非但如此,在它们身上还能看到中式传统的灰塑和飞檐。这些建筑野心勃勃,尽华贵之能事,恨不得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及古老中国的所有修饰都穿戴一身,虽饱经沧桑,却依旧富丽堂皇。

开平,北扼鹤山之冲,西接恩平之咽,东南有新会为藩篱,西南以台山为屏障,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催促这里的水稻一年两熟,一百多年前,随季风一起来的还有大英帝国的炮舰。开平最早出现欧式碉楼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们的主人是一些早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的打工仔,开平人称他们为“金山伯”或是“花旗客”。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内社会动荡不安,而此时恰是美国、加拿大和澳洲等地出现淘金热,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时期,开平许多地区的社会底层民众或被“卖猪仔”,或作为契约华工,或以家庭移民的方式离开家乡,踏上一条未知的天涯之路,五邑之地成了著名的侨乡。

中国人“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情结让那些幸存的“金山伯”们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和娶亲。“金山伯”们以他们带回来的居住国建筑的印象碎片和从国外寄回来的“普市卡”(乡民叫做“公仔纸”)上印有世界各地风光与不同国家建筑的明信片为依据,边施工边指导工匠建造他们的“理想家园”。

然而“时局分更,匪风大炽”,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开平兵贼如毛。“金山伯”们不得不考虑建楼兼有居住和防御功能。于是,“富家用铁枝、石子、士敏土(水泥)建三四层楼以自卫;其艰于资者,集合多家而成一楼。”(民国《开平县志》)当美国人准备建造帝国大厦的时候,在那里打工的华工却带着血汗钱返回家乡,让防匪防洪的欧洲古堡在南粤大地上复兴。1921至1926年6年间,开平诞生了608座碉楼。华丽的西方盛装下面,是一个古老的东方情节,它是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留在大地上的象征。

开平碉楼把中国传统乡土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混泥土外墙厚实坚固,大门是沉重的钢板,窗户小并装有铁栅,墙体上设有枪眼,俨然一副防卫保守的姿态;碉楼顶层多设有了望台,配备了早期的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及石块、铜锣等防卫装置。

然而,它上部的装饰却又融会中西,精巧细致,有的已是不畏繁琐、画蛇添足,一种张扬外向的性格显露无遗。夜晚来临,贪婪的眼睛在黑暗中觑觎,愤怒的猎枪挂在墙上,这些开过洋荤的楼主们一方面想保卫的财产和女人,一方面又忍不住在白天向乡亲们炫耀财富。开平碉楼,成了“金山伯”们的记忆力和土生工匠们想象力的结合物。

沐浴在夕阳下的“方氏灯楼”。灯楼属于更楼一类,一般修建在村外较远处的开阔地,用于预警报信。灯楼上配置有进口的预警装置,据当地老人回忆,当年“方氏灯楼” 上的德国造预警器发出的警报声可以传到十几里之外。

蚬冈镇锦江里的瑞石楼有“开平第一楼”的美称。它坐落在村后东侧,被大片竹林包围,兴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历时三年建成。楼主人黄碧秀(号瑞石)当年在香港经营钱庄,为了保护家乡亲人的安全,不惜重金建造了这座非常坚固的碉楼。

瑞石楼占地92平方米,是开平现存的碉楼中最高的,高九层2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总体造型是混合式。碉楼的建筑风格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精髓。在瑞石楼里,门窗上雕龙附凤,既有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等中国传统的祝福字眼,也有罗马穹窿顶、拜占庭穹窿顶的造型。从这些建筑风格,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民间对西方文化表现出的从容、自信、大胆接纳的心态,并洋为中用,兼容并蓄。

瑞石楼一层至五层楼体每层都有不同的角线和柱饰,增加了建筑的立面效果,各层的窗裙、窗眉的造型也各不相同。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代替了其他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形成向上的自然过渡。六层是具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七层为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建有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八层中立有一座西式塔亭。九层小凉亭穹窿顶的罗马风格更多一些。在整体的西方建筑风格中,楼主人没有忘记注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因素,七层匾额上的“瑞石楼”三个遒劲的大字就是当时广东书法名家铁禅大师的墨迹。

碉楼默默地肃立着,用锈迹斑斑的铁门和伤痕累累的楼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见证着侨乡的变迁。它在沉睡了数十年后,终于开始骄傲地站出来,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