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上海人“死无葬地”
2006-04-04 21:20:43
来源:星星生活

每年清明期间上海市出现交通拥堵及火车与长途客车承载量紧张的现象,除了凸显上海是个移民城市,许多“新上海人”逢节就到苏州、杭州、绍兴和宁波等老家祭祖的背景,还隐藏着上海墓地存量日益紧张的危机。

联合早报报道,据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指出,该市80%的公墓土地存量,很有可能在5年内面临无地可葬的“死墓危机”;而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将使其年死亡人口在今后四五十年一再上升,进一步推行小墓穴、缩短墓地使用年限和鼓励“绿色殡葬”,已是无可避免的应对方案。

乔宽元教授刚完成上海公墓40年规划研究,他在提交给上海市民政局的规划中提出,上海公墓要在40年后进入循环利用阶段,但现在就得先从推行小墓穴、缩短墓地使用年限着手,避免“死墓危机”更早到来。

目前上海墓穴的使用年限是70年,而全市所有经营性公墓的占地面积为5000亩,目前已使用了3000多亩。由于每年占用墓地的人数是10万人,乔宽元教授预计5年后上海80%的公墓将出现无地可葬的“死墓危机”。

市政府过去20年来其实已通过建设骨灰存放塔(即壁葬)来减少死人与活人争地,近年更是大力提倡海葬、植树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措施,但大多数市民仍有中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选择骨灰墓葬的还是占大多数。

早在中共执政后时,即出台除少数民族豁免,其他人都得遵行死后火化的规定。然而火化后墓葬仍是全国首选。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民政部门的统计显示,至今进行海葬、壁葬、花坛葬等“节地葬”方式的,总计不超过10%。而成本最低的海葬仅占1%左右。

正因为大多数市民仍选择墓葬,上海的墓穴价位一直水涨船高。据了解,1平方米的墓穴面积,近年曾被炒到2万元人民币。不少市民为减轻“善后”经济负担,于是纷纷转向昆山和苏州等邻近上海的周边城市订墓地,这也构成清明期间,上海市民都到周边城市扫墓的另一原因。

上海近年来的年死亡火化数目约计10万人。由于上海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已有专家预计2010年上海的年死亡人数将达到12万,2020年更达到16万。为进一步节约用地,上海的墓穴面积,近年已从传统的3平方米走向1平方米。市政府通过缩减墓穴面积,再结合大力提倡“绿色殡葬”等措施,为上海节约了26万平方米的土地。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加速,如何减少死人与活人争地,看来已不只是上海需动脑筋。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