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艺术流派――马(季)派
2006-12-20 20:14:51
来源:星星生活

马季,原名马树槐,1934年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家境贫寒,曾在染织厂学徒。1951年到北京市海淀区新华书店工作,1956年调中国广播说唱团,曾任团长。现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顾问。

他自幼喜爱相声,常常光顾西单商场启明茶社,欣赏过赵霭如、刘德智、高德明等人的相声艺术。参加工作以后,常常在业余时间唱京剧,说相声。起初只是追求笑料,内容却是杂乱无章。有一次表演传统相声《黄鹤楼》竟说了五十分钟之久。1958年,以相声《找对象》参加北京市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初露锋芒,受到曲艺名家白凤鸣、侯宝林的赞赏。在他们的指导下,以相声《都不怨我》加全国职工业余会演,荣获一等奖。到说唱团后,受到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的热情关怀和指导,迅速成长。他认为:“相声并没有学校,只能口传心授,而只根据个人的领悟而发挥。行个有句真言,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作为相声艺术的重要流派马(季)派的代表人物,马季一身三任:演员、作家、理论家。

马季的相声表演独具艺术风格特色。相声表演风格有所谓“帅”、“卖”、“怪”、“坏”。凡属优秀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四个字都沾边,但在某个方面较为突出。一般认为:侯宝林占一“帅”;马三立占一“怪”。马季呢,可以说兼占“卖”、“坏”。所谓“卖”,不是单纯地卖力气,而是台风热情,精神饱满,善于调动观众的联想,共同完成艺术创造。所谓“坏”,完全不能从字面理解,而是聪颖、机敏、灵活、俏皮的意思。

马季以“说”见长,叙述语言洋洋洒洒,富于变化。嘴皮子利索,功底深厚。师承于相声大师侯宝林、刘宝瑞,又结合自身特点,有所创新。王决精辟地概括了马季的艺术风格特色;“舞台作风潇洒,表演亲切热情,语言幽默谐趣,动作舒展自如。真正做到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

马季为发展歌颂相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说唱艺术,相声以“说法”为特色,即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辅以人物摹拟,但,相声常常以谈话、聊天儿面貌出现,“我”具有微妙的地位。特别是“垫话”,多为自指性的。马季的歌颂相声,在坚持“说法中之现身”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马季对歌颂相声艺术手法的运用也有创新。有人看不起歌颂相声,论据之一是靠插科打诨支撑局面,没什么意思。其实不然。作为相声的艺术手法,插科打诨不仅用于歌颂相声,而且也用于讽刺相声、娱乐相声。

马季对相声理论研究也有建树。他主张全面发展相声的讽刺、歌颂、娱乐功能,特别是歌颂功能。马季说:“我向来就认为,相声应包括三种:讽刺的,歌颂的,知识趣味性的。创作时采用哪种手法,要因题材而异,不能说相声就只能讽刺。”

在相声创作方面,强调生活、“包袱”和构思。马季认为,仅仅熟悉生活是不够的,还必须认真加以消化,在创作中融会贯通,才能真正作到“从生活出发”。关于组织“包袱”,除了强调铺平垫稳、目的性以外,还特别提出忌露、忌厚、忌重。说到相声的构思,除分析一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外,他还特别强调批判地继承和借鉴相声的传统。

在表演方面,马季强调留有余地和善于应变。使“包袱”留有余地。一尺使八寸,忌讳人来疯。相声表演有时会碰到秩序紊乱和意外干扰。演员必须临危不乱,相机行事。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