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美国人“快乐”买房!
2006-12-28 09:33:05
来源:星星生活

在中国,我们买房就是成为房产专家的过程,首先要温习功课:比如价格、面积,哪个开发商做的,有啥特点,容积率、绿化率……都要了如指掌,既要懂得市场行情,了解区域规划,又要对建筑细节特别通透。

买与不买之间,对房地产业结构和未来竞争态势可以说的头头是道,好像在中国买房都要达到教授级别,才不会受骗上当,难怪买房让不少人有了感慨,有了痛苦。唐女士移居美国多年,已经成为美国中产阶层的一员,在大洋彼岸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谈及在美国买房与在中国买房有何不同。唐女士说,相比中国人,美国人买房要轻松、快乐了许多。

快乐关键词一:心态,美国人更“灵活”

相比中国人传统保守的消费理念,“买房养老”是美国深入人心的投资法则。具体说来,美国是鼓励消费的国家,对于他们来说,买房比租房更合算,人们喜欢买房,也买得起房。

买房可免缴个人所得税。美国联邦、州以及地方政府都有许多鼓励买房的法律和政策,对买房者提供诸如免税、低息贷款等多种优惠。美国个人所得税十分繁重,一般一年下来税款大约占年薪的20%到40%。美国税法规定,个人因为买房将月收入付了银行利息,就可以免税,而租房是不免税的。

买房是稳定的投资手段。美国人不喜欢储蓄,但乐于投资。买房虽说获利较慢,但基本上是只赚不赔。大家明白,只有房地产才能保值增值,购买房地产就等于确保自己在老年可享有足够的养老资金。

快乐关键词二:择居,美国人更“单纯”

美国买房的大多数是有固定收入的年轻人。他们对于房子要求比较简单,环境和教育是最重要的。房型方面,浴室一定要多,厨房一定要大。如果有四个睡房就要有五个浴室;厨房是一个家庭聚集的地方,全家吃饭、小孩子做功课都在厨房,所以一定要宽敞。对建材,他们没有特别要求,只要不是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就可以。在美国,如果谁家的花园不剪草,社区、邻居都会干涉,他们认为这样把整个景观都破坏了,会影响整体生活品质。

美国开发商买土地,是私有的,中国只有70年土地使用权。所以,美国人虽然到中国来投资房产的比较多,但对中国价钱不菲的豪宅,所谓的“HOUSE”却兴趣不大,“有这些钱,回美国都可以买永久用地”,比较受美国人欢迎的是Service Apartment,即酒店式公寓,投资者比较多。

快乐关键词三:市场,美国更“完善”

美国房地产的法律法规很多,而其中“关于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房地产执照法)是最严格的法令。执行法令的是“州房地产委员会”,包括拒发执照、扣留执照和吊销执照等。各地还有专门监察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一旦经纪人或销售员发生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就会被暂停或吊销执照,很难再继续从事这一职业。

为保障交易安全,许多州都专门设立了房地产复员基金制度,用于经纪人因自身错误而造成不能赔偿的损失,当赔偿被允许且已支付时,经纪人的执照会被取消,直到偿还所赔偿款项及附带利息。在加州,房产通过第三方“中性的中介人”来交易,买方的钱汇到他们那里,卖方也从那里取钱,房产中介也是通过这个机构来取钱,从根本上杜绝了中介的欺诈现象。

美国的房地产中介行业实行独家代理制度,即一个经纪人只能代表交易的一方。买卖双方都拥有各自的经纪人,由两个专业人士进行交易谈判。交易成功,双方经纪人各收取3%的佣金。而国内的经纪人是自己压房和收房,甚至有经纪公司把房东的价格压得很低后自己收房,瞅准时机后再高价售出。这很容易鼓励房地产炒作。这在美国是不允许的。

此外,行业协会也发挥着重要的管理职能。美国的行业协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升行业队伍的专业水平。而在中国,行业内部的交流较少,没有自己的教育基地,再教育和再培训很少。

快乐关键词四:房贷,美国更“便捷”

在美国,买房子可以100%贷款,不付本金,每个月只还利息。在国内,消费者买房,最难过的一道门槛,非银行莫属。条件之苛刻,程序之繁杂让消费者望而生畏。相比中国房贷的严格,唐女士认为美国银行房贷方式更灵活,“大家都在互动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

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借贷的考虑与工作、收入稳不稳定有关,与年龄完全没有关系。美国最长可以贷款30年,“尤其是对老人更宽松,银行甚至付钱给老人,但一旦老人去世,房子所有权就归银行”。

在国内银行看来,“假按揭”套现、高法的司法解释、贷款资金投向高风险行业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整体调整导致抵押物贬值等,都很可能加大住房抵押贷款的操作风险。因此,同房贷一样,国内银行也有意控制这部分业务量的增长。美国的国情不一样,“美国的贷款是联邦在作后盾,如果付不起房贷,银行就可以把房子收回再卖出”,银行损失不大。

编后:美国人的潇洒,多少还体现了负债民族的消费冲动,可是在中国,房产市场充满了这样那样的“陷阱”,让消费者不得不提高警惕;中国的买房观念与外国人还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不是差距,那只是适合不适合的差别,是传统文化不同造成的差别,是汉堡、雪茄与全家福的差别,不存在比拟性。新年新气象,看看外国人如何买房,让居住成为理性消费之后最为感性的满足。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