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投资风险,切勿随意投机(上)
2007-03-05 22:21:05
来源:星星生活

(谢亭恺金融规划投资宝典系列) 进入2007年度里,笔者连续发表多篇文章重点介绍价值投资,特别强调了要正确投资,切勿随意投机!笔者从事金融工作已16年有余,经历过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金融灾难,对本杰明・格雷厄姆大师的理论有着深刻的实践认识。

在RRSP季节里,许多客户找笔者做投资,笔者对每一位客户都详细介绍了格雷厄姆大师从股市大崩溃里得出的深刻教训和经验:时刻注意规避高风险。很多客户听了之后,或多或少有一些将信将疑。对于每一位客户我都很耐心的讲解投资中的要点与误区,最终他们都接受了建议,没有盲目只冒高风险,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上周二(2007年2月27日)从中国股市的大幅下跌引发全球股市的剧烈震荡,很多投机者或不懂投资的人再一次领教了市场的无情,而我的客户却都高枕无忧,很多客户专门来电表示感谢。

很显然,在投资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金融和财会知识,还需要掌握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知识。但是我们更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是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要学习心理判断失误理论,市场中的诱惑实在太多,我们很容易被误导,被人操纵。

能不能从理智的角度考虑,哪些是真正控制股权的因素?哪些是在潜意识里自动产生出的潜在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分析来帮助进行投资决策:首先考虑理智预期和概率;然后进一步仔细评估心理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些与投资心理有关的理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行为金融学与过度自信

1、行为金融学通过使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市场的低效行为。人们在与自己的金融投资打交道时,经常犯愚蠢的错误或做出不符合逻辑的推论。许多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发生判断失误是因为总体来说人们过于自信。就信心本身来讲,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度自信则是另一回事。当我们处理金融事宜时,它就尤其有害。信心过度的投资者不仅自己做出愚蠢的决策而且对整体市场会产生强大的影响。

2、投资者一般都表现出高度的自信,这是一种规律。他们想像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且能选择获利的股票,他们认为能轻易打败市场。他们趋向于高估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他们所依赖的信息也是能证实他们正确的信息,而对反面意见置之不理。更糟糕的是,他们头脑中加工的信息都是随手可得的信息,他们不会去寻找那些鲜为人知的信息。信心过度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做出错误的市场预测。

二、反应过度倾向

1、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家理查德・萨雷(Richard Thaler)指出,研究表明:人们是如何将重点放在几个偶然事件上,并认为自己已把握了趋势的。投资者尤其趋向于将注意力放在最近时期所得的信息上,并由此做出推论;如去年的收益报告在他们心中就成为未来收益的信号。然后他们相信自己已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趋势,并从这种人为的推理中很快做出决策。信心过度在此当然发挥了作用。

2、人们相信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比别人更清楚,对信息的判断比别人更准确。但还不仅如此。信心过度经常被反应过度所加剧。行为学家了解到,人趋向于对坏消息反应过度而对好消息反应迟缓。心理学家将此称为反应过度倾向。所以,如果短期收益报告不好,一般投资者的反应是过激的不加思考的反应,这对股价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萨雷将这种过度重视短期业绩的做法描述为投资者的“短视”行为(医学上称近视),并相信如果他们不接受月度报告,多数投资者的效益反而会更好。

三、躲避损失

萨雷还因另一项展示短期决策的愚蠢行为的研究而著名。投资短视的观念――投资短视导致愚蠢的决策。投资短视产生如此不理智的反应部分应归咎于心理学的另一个原理:躲避损失的内在愿望。根据行为学家的观点,人遭受损失产生的痛苦远大于获得的欢愉。萨雷和许多其他的人所做的试验均表明,人需要两倍的正面影响才能克服一倍的负面影响。在一个50∶50的赌注中,如果机会绝对相等,人们不会轻易冒险,除非潜在利润是潜在损失的两倍。这就是不对称形躲避损失心理:局势不利比局势有利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这是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将此原理应用于股市,就意味着投资者损失钱的难受程度要比因选择正确而赚钱的高兴程度大两倍。(未完待续)

★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您的决策建议,不对您的决策结果负责。具体问题,建议咨询有资质的金融理财规划师与投资专才。

作者:谢亭恺William Xie,特许金融规划师CFP,南京大学MBA,加拿大注册专业投资顾问,416-806-7768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