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频:赵本山在“忽悠”国人
2007-03-15 20:17:07
来源:星星生活

从美国演出后回国的全国人大代表赵本山,对在美国的不当言行并无反省,反而继续忽悠国内民众。(中新社)

多维社记者万毅忠报导/纽约时评家何频认为,在海外进行中文文艺演出,当然不会象在国内顺畅,有一些错失也应得到大家谅解。然而,现在许多人把赵本山这次美国行的失误归罪於演出承办者,赵本山也喊冤说自已是“受害者”。

事实上,赵本山是风波的源头,他不但侮辱律师、记者、海外华人,而且至今仍在中国媒体上“忽悠”,蓄意误导整个事情,欺骗国人。“赵本山现象”比几个承办者的失误更值得我们检视,因为赵本山是中国当红名人。以下是何频的谈话摘要:

**美国华人没有消费能力?

赵本山演出由华人社区救场,引发中国出现“美国华人消费能力有限”一说,因为连几百块钱的票买不起。赵本山回国也说“中国农民不易,海外华人也不易”,为自己票房遭遇滑铁卢寻找借口。实际上,华人的财政能力和消费能力在美国各族裔人群中名列前茅,相当多的华人进入美国高薪阶层,在美华人拥有房产汽车和稳定收入者非常普遍。

赵本山之行接触了多少华人?接触了一些什么华人?华人在海外当然不容易,靠自已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不止赵本山,中国一些文学作品和电视节目也常片面反映在美华人的生存状况。一些中国人士到美国在唐人街走一圈,回去便说在美华人悲惨。这种误导会助长一些国人的膨胀心理。

赵本山的票卖不好,说明他在海外认知度不高,海外华人接受文化多元,不会象中国这么大比例的人爱看小品。二来赵本山的票价超出了美国文化市场的规范,即使是世界级的巨星,他们的晚会也很少卖到500美元的高价。

赵本山这次只在纽约一个社区学院的礼堂演出,其档次甚至低於许多华人艺术家。赵本山表演的场地、表演内容和其在海外被认知的程度都与演出的叫价离谱太远。纽约作为世界文化之都,中港台多少巨星来此演出,没有一位如赵本山一样张狂。

**连华人的主流都没有进入

赵本山在回国后说自己的演出有老外观众,津津乐道,说是“史无前例”,以证明自己的演出进入了主流社会,这更是荒唐。不客气一点讲,他不但没有进入老外的主流,他连华人的主流都没有进入。

在美国各种场合,出现几个外族人士很正常,连福州人开的一个小外卖店都拥有比赵本山演出更多的洋人。赵本山在美国走了六个城市,美国英文媒体对他没有只言片语,他只是忽悠国内的人。

华人中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赵本山,赵本山站在纽约街上没有美国人认识他。赵本山拿大腕架子,在美国吃不开,他自己虽然不会睡在马路上,但他的弟子们回国时在肯尼迪机场确实饿了肚皮。侨界人士闻讯才送去几十份盒饭。

我们可以设想本山传媒拍摄的所谓“美国记录片”,只是一些笑的堆积、剪辑,而会避现场的混乱、人们的非议和他引发的风波。

**揭露赵本山是为了出名?

面对这么多失误,本山传媒说没有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其实最需要总结的是赵本山自己。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於赵本山缺乏做公众人物的基本素养,在於他的狂妄。在诸多矛盾中,赵本山是中心人物,他如果去了解真相,做出解释,事情不至於搞到这么复杂。

有人说赵本山也是一个“受害者”,这是错误的,他是一个搅局者,一个迫害者,是混乱的根源。真正的受害者是因发表真相报导而备受压力的记者,是那些降价前买了高价票的华人,是那些被误导的人。

你说赵本山“不了解情况”,但为什么他公然拒绝了解情况?他做的是:公开侮辱报导实情的记者,拒绝看原始报导,并指责记者写了她根本不曾写的内容。

赵本山还公开侮辱帮助他举办演出的侨领,说出“我的票不用你们推”这种无情之言。

赵本山说洛杉矶观众向他索赔是律师“借他炒作”,媒体记者报导也是“借他炒作”,目的都是为了“出名”,这是对律师和记者职业道德的侮辱,记者报导事实,律师进行法律诉讼,这些都是他们基本的职业行为。

世上比赵本山出名的人多多了,为什么他们盯着赵本山呢?揭露名人丑闻是为了出名?揭露总统丑闻是为了当总统?赵本山不是正视问题,他做的是:侮辱专业人士的职业人格。

再说到他的演出性质,既然是中国文化部牵头,如何又跑出一个没有专业能力的公司来主办这次演出?这里面难道没有猫腻?赵本山的演出到底是慰问演出还是商业演出?

赵本山回国后,利用本山传媒和经纪人发表言论误导中国媒体,渲染自己的演出成功,将一切问题说成是美国华文媒体造谣瞎搞,难道是媒体瞎编了在美国的记者会、社团声明和法律诉讼?多维电视的专题片已将读者带回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现场。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