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针法与糖尿病
2007-04-02 20:39:52
来源:星星生活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内分泌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升高血糖素过多等有关。其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体内多个器官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慢性并发症。临床上已多食、多饮、多尿、消瘦、高血糖和尿糖为主要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本病起病缓慢,早期或轻症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在检查尿液或验血时偶然发现。其典型症状主要是多尿、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肾气乏力等。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试验(FPG),糖耐量试验(OGTT),尿糖试验即可明确诊断。依据症状及体征,临床上有轻、中、重型之分。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至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但是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却有八种之多。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向却仅集中在胰岛素、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等方面,忽略了升高血糖激素的作用,忽略了胰岛素与升高血糖激素的矛盾关系,忽略了胰腺与全身器官的整体关系,这样的理论研究势必带来临床治疗上的顾此失彼。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与有两千年的历史。古称”消渴”或”消瘅”。认为五志过极、精神烦劳、气机郁结、心火偏亢、消烁肺胃阴津发为消渴;饮食肥甘酒辛、脾胃蕴热、化燥伤津而发为消渴;纵欲过度、耗伤肾精以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亦可发为消渴。故本症病机可概括为燥热和伤阴两大方面,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存在相互因果关系。其病变脏腑可设计肺、胃、脾、肾,遍及上、中、下、三焦。偏于上焦者以肺热伤津为主,症见口渴、多饮、尿频量多;偏于中焦者以胃热炽盛为主,症见多食善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偏于下焦者,以肾阴亏虚为主,症见尿频量多,尿液混浊如膏,口舌干燥。从五行理论分析本病,主要是脏腑系统的整体功能失调

五行针法就是基于五行理论以平衡五脏为治疗原则,补其不足,平其有余。患者黄太患糖尿病,每日吃十顿饭,吃光家里能吃的所有食物仍觉饥饿。以中医五行理论分析不过是中焦脾胃运化失常,胃热炽盛所致。取肺、大肠经穴用泻法,肝、胆经穴用补法,一补一泻,胃热自然得以疏泄。一周后黄太竟然毫无饥饿感,饮食正常,尿糖转为阴性。由此可见五脏功能失调才是本病的根本。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治病必求于本”。

华夏中医馆夏岩医生咨询电话:(905)881-8873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