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徐悲鸿之间的恩恩怨怨(1)
2007-05-23 23:22:21
来源:星星生活

(徐悲鸿以善於画马著称。资料图片)

(多维社记者高伐林报导)众所周知,刘海粟、徐悲鸿这两位艺术大师,彼此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就结下很深的芥蒂,一度笔墨对阵,水火不容,影响到中国当代绘画史上不少人的命运和地位。这段公案,时人和后人的评述汗牛充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天无二主”、“文人相轻”、两人“瑜亮心结”,到创作方法分野、美术流派之争、艺术家与当权者的瓜葛、民族气节……各种角度、各个层面的说法都有。

丛志远教授作为刘海粟的弟子,对徐刘之争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不过,因为他身处美国,拉开了一定距离,他在文章中和在对记者谈及这桩公案时,是相对平和、客观的。

一山不容二虎?

1912年11月,世家出身的刘海粟逃婚到上海,和盟兄乌始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前身)。年长刘海粟1岁的贫寒子弟徐悲鸿,循着《申报》上的招生广告前来投考。

1987年7月25日,刘海粟在新加坡接受《明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徐悲鸿“在校时,我很喜欢他,他家境虽贫穷,但却非常刻苦用功,古文根底很好,文章也写得好。我们常常一道到郊外写生,我画油画,他跟着临摹,我画水彩,他也跟着画。如此维持了半年左右,有一天,他忽然不告而别,一连三天没有音讯,实在令人担心。过后,才知道他到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哈同花园为其主管姬觉弥作人像画去了。他通过哈同花园主人,结识了不少当代文化名流,也拜了康有为为师,进入蒋碧薇家,后又在蔡元培先生鼎力支持下,终如愿以偿地到法国深造。”

1927年,徐悲鸿留学回国,不久受聘於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同年,刘海粟赴欧洲留学,於1931年回到上海。

1932年10月15日,上海市政府举办“刘海粟欧游作品展览会”,展出他欧游前后所作油画、卢浮宫临画、中国画共225幅,参观者达11万多人次,轰动一时,也由此引发了中国画坛影响达半个多世纪的论战。

导火线是评论家曾今可发表在《新时代》上的文章,文中说:“刘海粟和徐悲鸿这对师生都因在走向艺术道路的初期,遇上了蔡元培这样爱才惜才的师长,他们的艺术道路才会如此辉煌,反之,将会是另一种样子。”

徐悲鸿对该文十分不满,立即在1932年11月3日《申报》刊出《启事》,称“今有曾某者为文,指吾为刘某之徒,不识刘某亦此野鸡学校中人否?鄙人於此野鸡学校,固不认一切人为师也”。徐悲鸿还指责刘海粟“流氓西渡,唯学吹牛”。

刘海粟被激怒了,也回敬徐悲鸿,称徐悲鸿为“艺术绅士”,并言“美专21年生徒遍海内外,影响所及,已成时代思潮,亦非一二人所能以爱恶生死之”。

徐斥刘为“流氓”,刘讽徐为“绅士”,相比之下,刘海粟显得稍有风度一点。

《申报》同时还刊登了曾今可的《启事》:“今可认识徐悲鸿先生在认识刘海粟先生之前,彼此都是朋友,固无所厚薄。拙文中亦并无侮辱徐先生之意,此启。”

11月19日,徐悲鸿在《申报》上再次刊出《启事》,口气更咄咄逼人:“绘画之事容有可为,先洗俗骨除骄气,亲有道用苦功,待汝十年。我不诬汝”。

刘海粟咽不下这口气,正要回敬时,接连收到两封信,一封是诗人梁宗岱从北京大学写来的长信,大为激赏他欧游后的画作;一封是蔡元培派人送来的信,说笔墨官司闹得他心里很不痛快,劝他不要跟徐悲鸿一般见识:“以你目前在艺坛上的地位,与他争论,岂不正好抬高了他的地位?兄有很多事要做,何必把精力浪费在争闲气上呢?”

刘海粟消了气,没有再反击。后人倒不免疑惑蔡元培这封信何以如此褒贬分明:他是真认为刘的造诣远高於徐?还是为息事宁人有意给刘多戴高帽?还有猜测说,或许徐悲鸿过於锋芒毕露,招人反感吧。

二人停火,但心里头的疙瘩就此结下。徐悲鸿后来到了北京,刘海粟仍在南方,双方形成画坛上的京派和海派,各自都桃李满天下。

(《多维月刊》2007年5月号,未完待续)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