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与西安事变(11)
2007-06-12 19:31:22
来源:星星生活

(张学良(左)在看端纳(右)带来的信)

(西安事变发生后西安各界民众游行,拥护张学良、杨虎城联合抗日的爱国行动)

作者:杨瀚(爱国名将杨虎城嫡孙,现侨居加拿大温哥华,星星生活经特别授权刊载《杨虎城大传》)

(文接上期)蒋介石收到张学良26日的信后立即分送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展开了对张的迫害。在蒋的策划下,12月29日国民党中央召开了第31次常务委员会议,讨论处理西安事变的有关问题。听取了蒋介石有关西安事变情况的简报;否定了蒋介石因为事变而提出的辞职。

30日,国民党中央召开了第32次常务委员会议,会议决定对蒋再次慰留,并给蒋一个月假期。同时,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召开了第32次会议,决定将张学良送军事委员会依军法处理,并成立高等军法会审,内定李烈钧为审判长。

当天国民政府就发表了李烈钧为审判长的任命,军事委员会又决定朱培德、鹿钟麟为审判官。真可谓,紧锣密鼓,一环紧扣一环。

12月27日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发表了《西安事变对张杨训词》的文章。(称:张、杨是受了“反动派之煽惑,”此次“勇于改过”,是由于受蒋的“精神之感召”。 说蒋介石离开西安之前,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不再强勉我有任何签字与下令之非分举动,且并无任何特殊之要求”等等。

蒋介石企图通过这个所谓《训词》,来掩盖蒋与西安方面谈判的真相,吹嘘自己的伟大,迷惑国内外的视听。为了使人相信《训词》的真实性,在发表时故意加注有宋美龄笔录的字样。

12月31日上午,对张学良的高等军法会审开场。经过匆匆几个小时的“审理”当天就按蒋介石的授意下,以“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之罪,判处张学良有期徒刑十年,褫夺公权五年。

法庭上,张学良一面据理申诉了发动西安事变的的正义性;一面却又承认“我对于我们违反记律之行动,损害领袖之尊严,我是承认的,也愿意领罪的。”

蒋介石在判处张学良的当天下午又给国民政府递交了一份要求特赦张学良的呈文。

国民政府收到蒋介石的呈文后,立即交司法院进行核议,司法院当日即以“尚属可行”报复国民政府。1937年1月4日,在林森主持下,国民政府举行第22次委员会议,会议通过了给予张学良特赦的决议。当日下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张学良所处十年有期徒刑,本刑特予赦免,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此令。”

张学良从此失掉了自由,一直被管束到蒋家两代当权者都死后才恢复自由。

28. 奋力救张

蒋介石刚回到南京时,对西安的军事压力有所减轻。12月26日蒋介石致电杨虎城:“杨主任虎城兄勋鉴:中正于今午抵京,一切安好,请释念。中正,宥亥印。”何应钦也给杨虎城来电,称蒋介石“留余旬多,多得吾兄爱护,此间同仁咸深感念”。12月31日,撤消了讨逆总司令部,宣布停止对西安的军事行动。试图安抚杨虎城,分化张与杨,以便抓紧时间集中处理张。

但杨虎城不为这些小技所动,在南京发表《对张杨的训词》后,12月29日以致函陕西各县县长,述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和平解决情形并告今后施政方政的方式公布了与蒋宋谈判,蒋所作的政治承诺等真相。以正视听,争取群众的了解与支持,为下一步与蒋斗争做准备。

1937年元旦,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举行了盛大阅兵式,以振作精神,向南京示威,声援获刑的张学良。杨虎城当日致电宋子文:“此次举措,弟本应与汉公同负罪责,独罚汉公,至感不安。”“尚祈鼎力运筹,俾汉公早日返陕主持一切,无任祷幸。”再次表达了要与张共担罪责的态度,希望宋能帮助张恢复自由。

这一天,蒋介石在南京也为解决西安的事情忙碌着。他召开了有军委会办公厅主任朱培德、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甘肃绥靖署主任朱绍良、参谋本部厅长林蔚等参加的座谈会。研究解决西北问题的大政方略。会议最后确定了以采取政治解决为主,军事为从的基本方针。但在行动上,用军事压迫手段,迫使西安就范。

蒋在确定以上原则后,立刻部署五个集团军的兵力对西安形成东西夹击态势。空军指挥官为毛邦初,顾祝同为西安行营主任,到洛阳代蒋指挥部队行动。蒋完成军事部署后,便离开南京去浙江奉化老家休息疗养了。

1月2日,西安方面获悉:张学良原住宋子文处,自31日被审后押入孔祥熙宅失去自由。潼关以东中央军业已回师西进,藉口是西安方面至今不允通车,阴谋赤化。因此,杨虎城与周恩来及王以哲、于学忠、董英斌等东北军将领研究商定,一面由杨虎城等领卫分别致电蒋介石、宋子文等,促使张速回,一面作出相应军事部署做好应战准备。同时并速调红军主力南下找亍⒋净,做好参战准备。

1月3日,南京方面电话通知西安杨虎城等,告知南京政府准备给杨以革职留任的处分,以孙蔚如代理陕西省主席,王树常为甘肃绥靖主任, 要求东北军及十七路军将领发通电表示拥护。

当天,杨虎城复电何应钦表示不接受南京的人事安排。

四日,南京方面再用电话通知杨虎城,中央已决定派顾祝同任西安行营主任驻陕,并要求东北军立即恢复西安事变以前的位置,十七路军主力立即开回陕北。
同日,杨虎城再次致电宋子文:“我兄前电曾谓汉公可于5日离京返陕。现此间一切亟待主持,汉公一日不返,即军民一日不安。务恳我兄眷念西北,始终玉成,就近周旋,促请汉公如期返陕,实深感盼。”

随着南京方面对张学良的迫害和对西安的压迫日益严重,1月4日杨虎城、王以哲请红军主力迅速开到关中地区,全力支援东北军、第十七路军。杨虎城以及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的高级将领与周恩来、叶剑英共同拟定了三方联合作战方案。同时还决定,由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组成秘密的三人团,为领导核心(张学良未归时由何柱国或王以哲代),张学良为总指挥,根据张去南京前的手令,由杨虎城统一指挥。

周恩来将这个方案电告了中共中央,张闻天、毛泽东复电周恩来指出:“南京报复派现在没有政治口号,只能偷偷摸摸地干,希望吓一下,把杨虎城、于学忠、王以哲等吓得就范,然后慢慢宰割孤立红军。目前只要三方面团结,真正的硬一下,并把红军的声威传出去,使中央军不敢猛进(猛进时消灭其一部),有可能释放张学良,完成西北半独立局面。”

1937年1月4日政府公布对张学良的最后处理决定,激起了西安军民的更大愤慨。

1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将杨虎城和于学忠撤职留任。任命顾祝同为西安行营主任,孙蔚如为陕西省政府主席,王树常为甘肃绥靖主任。同时以军事委员会发出歌电,规定“陕甘军事善后办法”。

29. 力撑危局

蒋介石原以为,一面通过审判张学良;一面调集5个集团军40万兵力摆出对西安的夹击之势,就能将杨虎城等吓住,乖乖地执行他制定的“陕甘军事善后办法”。不料,这两着只解决了张学良的问题,却激怒了西安方面。使他一直想隐瞒的六项承诺被杨虎城等在全国通电中公布于天下。促使西安方面动员了起来做好了军事准备。

杨虎城等不怕恐吓,与红军结成了更加紧密的政治军事同盟,摆出不惜与南京方面一战的架势。这实际是蒋介石最怕出现的局面。迫使他不得不再次调整了策略。

到1月10日左右,东北军、十七路军已陆续在前线各战略要点与中央军发生武装接触。红军也迅速开到了渭北前线,彭德怀、任弼时、贺龙、左权等率领红军二万余人抵达三原、泾阳、富平一带,有力地支持了身处逆境的东北军、十七路军。杨虎城密电三原赵寿山:“着即由三原分库代领七九步枪弹20万粒、机枪弹10万粒,交左(左权)军团为要。”

1月9日,西安各界民众475个团体15万人,举行武装示威大游行。通电全国,要求国民党中央立即撤退入陕各军,惩办挑拨内战分子,实现对内和平、对外抗战之救国大计。表现了西安军民不惧威胁,奋力抗争的决心。使蒋介石不敢贸然动武。

这时,蒋介石人虽在奉化养病,但时刻在指挥着对西安的政治、军事行动。从1月7日到10日,蒋介石多次给前敌总司令刘峙、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去电,强调“政治解决为主,军事为从”的方针。同时他也做了大规模进攻的安排,甚至还准备施放毒气。蒋指示“教导总队与三十六师既定为功城队,则在未攻城之前即可作为总预备队,并令其携带防毒面具与即时练习,以免临时不惯也;并令空军充分准备各种瓦斯炸弹,以备万一之用。”

为了缓和西安方面的情绪,蒋介石1月7日给杨虎城等复电,称他会给张学良特赦,他正在休假,不便于明令甫颁之际。

蒋一面缓和气氛,一面继续撒谎。同时,充分利用张学良这张掌握在手心的王牌。不是直接压不服你们吗?那我压张,用张来制约你们。

1月7日,蒋介石写信给张学良,除简告“陕甘军事善后办法”内容外,主要是让张写信给“虎城及各将领,勉以切实服从中央命令”,同时威胁张说:“若再不遵中央处置,则即为抗命。国家对抗命者之制裁,决不能比附于内战。”

当晚,张就给杨虎城写了信,提出“切盼勿发生战争”“请兄稍忍一时,勿兴乱国之机也,仍能本我等救国之苦心,全始全终为祷!”

为了表示诚心,张在给杨写信同时,还立即给蒋复信。不但同意派人持他的亲笔信去西安,而且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竟自己提出了解决西安问题的“意见书”。

张学良意见书

甲、剿匪

一、调东北军全部驻开封、洛阳或平汉线上整理训练,担任国防工程,由良负责调出及整理。

二、请虎城出洋考察养病半年,不开却,以孙蔚如代理,由钧座给予充分之款项,对日发动,即召返国。

三、余陪同墨三等到洛阳、最好到潼关或临潼,由启予或庞炳勋派兵陪同前往,请虎城及各军长来会商。

乙、匪不剿

一、调虎城到甘,以何雪竹或刘经扶为西北行营主任,以庞、商、萧之楚、万等军驻陕。

二、调东北军驻 豫鄂一带整理训练,担任国防,由王树长负责,由良帮助训练完毕,良愿去读书。

关于虎城讲话问题,良以为力子、雪竹兄或于先生协调委员协同良到潼关或到冯钦哉防地,请虎城来谈。”

这时的张学良已放弃了西安谈判的六条成果;不再坚持反对南京进行“剿匪”战争;也不再主张保持西北三位一体,而力求东北军能够远离中共与红军。接受了蒋介石背信弃义的现实,惟蒋命是从了。

1月9日,蒋介石派东北籍人士王化一、吴瀚焘携他和张学良的亲笔信到西安。王、吴当天下午到西安后,即向杨虎城等递交了相关信件,并传达了张的口信。

30. 探蒋虚实

1月10日晨,杨虎城再次接见王化一、吴瀚焘,对王、吴说:“我不同意张副司令亲自送蒋,自投罗网,但抗日救国的主张,我和张副司令始终是一致的。遵照张副司令意见,停止军事行动。关于张副司令恢复自由,军队改编、待遇、善后诸问题,须双方协商,然后决定。”

10日下午,西安方面与洛阳方面取得联系,前方军事行动停止。11日祝绍周带着解决陕甘善后的甲、乙两个方案来到西安。

1月12日,杨虎城、王以哲、周恩来等研究南京方面的甲、乙两案及蒋介石10日来信。认为,当时最首要的问题是要争取张学良迅速返回西安;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无从谈起。杨、王、周决定派十七路军原驻南京代表李志刚和东北军代表鲍文樾赴南京进行谈判。

(待续)

收藏

发表评论